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李彥宏的新「人設」

    李彥宏的新「人設」

    李彥宏主動「走下神壇」,用最通俗易懂的概念講清AI究竟能幹什麼。
    這個通俗易懂的概念之一,就是造車。

    一條新留言

    最近,百度Apollo攜手極狐共同發佈新一代共享無人車Apollo Moon。

    看起來極盡酷炫,未來感十足。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看了也很激動,在百度官方視頻號下留言,表示「必須要比打車便宜」。

    短短八個字,信息量極大。

    第一,這説明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來到了「下半場」——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商業化落地,跑通盈利模式。

    第二,李彥宏強調,「必須比打車便宜。」也就是説,百度寄望未來Robotaxi能夠在共享出行領域拿到一定的市場份額。

    對於百度來説,這可以説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

    將時間倒回到2017年的夏天,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坐着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上了五環,然後吃到了一張罰單。

    沒有人比李彥宏更希望無人駕駛早日落地。

    在2017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表示:「對無人駕駛,基本共識是2020年可以實現無人駕駛車的量產。但是作為一個創新者,百度是不甘心的,我們希望能夠把這個時間表再提前一些。」

    在追逐AI理想這件事上,李彥宏給出的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不過過分投入,卻遲遲無法直觀變現。在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懷疑百度在AI技術領域的話語權,但同時也鮮有人能説出這麼頂尖的技術究竟能幹什麼。

    直到新能源造車大勢所趨,百度才回過了味兒。

    2021年官宣造車,以及日前發佈的Apollo Moon,這一次,百度的AI無人駕駛技術終於接地氣了。

    主動接地氣

    從開發系統,到量產整車,戰略上看似一脈相承,但其實外界還是能夠可看到李彥宏想法上的轉變。

    阿波羅還是那個阿波羅,但李彥宏學會了不再渲染技術語言,而是頻繁地在公開場合講述普羅大眾都能聽懂的「應用」。

    比如這一次的視頻號留言,至少顛覆了李彥宏的兩個固有「人設」:

    第一,高大上的AI先生,玩起了視頻號。

    第二,他竟然沒談技術,只承諾「必須要比打車便宜」。

    一代「男神」主動走下神壇,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李彥宏似乎是真的想開了。

    回顧李彥宏近年來公開場合的發言,不是人工智能的「潮起東南」,就是人工智能的「百川追海」,要麼就是探索人工智能的「無人區」。

    説到底,經過百度的多年渲染,無論是資本還是普羅大眾早已明晰人工智能的深度和難度,敬佩百度持續深耕的實力和底氣。

    但人工智能究竟能幹什麼?公眾眼中一直沒有清晰答案。

    如今的資本早已不似多年前那般瘋狂,比起「押注看不懂的未來」,投資人變得謹小慎微,學會了把錢留給「看得懂的未來」。

    所以,百度深耕AI、李彥宏在雲端起舞的這麼多年內,百度一度成為了市值衡量單位,而取而代之「關心糧食和蔬菜」的拼多多、美團彎道超車,成了新一代資本寵兒。

    百度必須轉變。

    AI作為一種革新技術,在缺乏足夠普適性落地應用的背景下,是很難能獲得較高的觸達度。

    百度需要講出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科技故事,李彥宏也需要直給其產品的核心賣點。

    於是百度親身造車,於是李彥宏説出,「必須要比打車便宜」。

    效果立竿見影。

    自今年1月百度正式宣佈自主造車起,歷經長時間低迷的百度股價立刻迎來飆升,最高攀至354.82美元/股,市值重回千億大關。

    李彥宏也終於想通:在肩負起無人駕駛改變世界的社會責任之前,還是先得告訴人們,阿波羅要比網約車做的更便宜。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