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區塊鏈遊戲到底是投資工具,還是遊戲?

    區塊鏈遊戲到底是投資工具,還是遊戲?

    在香港,今年48歲的蕭逸經歷過三次網路更迭,從無到有,從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然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在。

    1995年,他從波士頓大學畢業回香港,發現這座城市還沒聯網,成立了網頁和郵件提供商Cybercity。被收購後,金額足以開啓下一個創業項目,他緊接着做了雲計算服務Outbalze,為網頁郵件、在線文檔和遊戲提供算力。2009年,IBM收購了該項目,併入自家電子郵件套件。

    蕭逸每一次都幸運地踩在風口上。可如今沒人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

    2011年,他又做起了手機遊戲生意,成立遊戲開發和代理公司Animoca Brands,還購買了哆啦A夢和鐵臂阿童木等IP。同年,騰訊收購《英雄聯盟》開發商拳頭遊戲。在海外手機遊戲市場,大公司登場,競爭愈發激烈。

    他收購温哥華遊戲開發商Fuel Powered時,後者創始人正在和朋友開發試驗項目加密貓(CryptoKitties)。2017年年末項目火了。因為緊密的合作關係,年初,蕭逸便將第一個非同質化代幣(NFT)項目加密貓(Crypto Kitties)引入中國,還找到兔斯基的創作者王卯卯來代言。

    這是一個區塊鏈遊戲。在虛擬世界裏,人們繁育數碼貓咪,然後交易賺取以太幣。2021年,NFT銷售額暴漲,在美股市場,就連NFT概念股也跟着大漲。加密貓至今仍是第二受歡迎的NFT項目。

    熱衷公開表達自己觀點的蕭逸,更頻繁地出現在各類活動上。他常分享一個行業預判,區塊鏈會是下一代網路,而第一批10億用户來自遊戲玩家。

    6月24日,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蕭逸將在「設計智識周2021」分享自己發行、投資區塊鏈遊戲的經驗。

    然而,更多投資者擔心,區塊鏈遊戲也好,NFT也好,會是一場龐大的騙局。

    Q:鋭問(ID:tigerrecord)

    S:蕭逸(Yat Siu),區塊鏈遊戲公司Animoca Brands聯合創始人和主席。

    NFT到底是啥?

    NFT是今年藝術界炙手可熱的新玩意,可以簡單理解為一種數字授權證明,能防偽。作為拍賣行蘇富比名為「這改變了一切」數字工藝品的一部分,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 (Tim Berners-Lee) 正在拍賣其源代碼,該NFT項目競標價1000美元。

    藝術圈之外,幣圈人覺得NFT是一種投機工具。蕭逸認為,「NFT是開源的數字資產」,這是最能體現其潛力的簡短解釋。但他仍不得不舉例子把它講得更清楚些。

    現實世界裏,你買一輛車,車就是你的資產,有權自由改裝,租出去。車還會增值或者貶值。遊戲世界裏,你買一輛車,也可以改裝,但沒法在現實裏交易。引入NFT之後,虛擬世界裏,這輛車就是你的數字資產,可以自由買賣,甚至做成衍生品放到虛擬貨幣市場裏交易。

    玩法不限之餘,開源的另一面體還現在,車子、房子、藝術品、一張朋友圈自拍,一條微博,還包括網路的源代碼,都能成為標價的數字資產。

    可萬一手滑,這條微博被對方刪了,花錢買這條微博的人怎麼辦?這和發幣項目方捲款跑路沒什麼區別。但仍有人願意為這一行為藝術買單,就像塗鴉藝術家班克斯拍下即碎的名畫,消費事件背後的朋克文化。

    今年3月,藝術家Beeple(MikeWinkelmann)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 天》,賣了6700萬美元

    今年年初,NFT在藝術收藏界成為一種現象,貢獻了一個異常繁榮的二級市場。這不是個新趨勢。蕭逸認為,「對一些藝術家或者收藏家來説,現在二級市場已經比一級市場更賺錢。」大多數畫廊僅只賣自己代理的藝術家的作品,二級市場則處理那些至少被出售過一次的作品。

    藝術也是商業。簡單説,藝術家、收藏家出售一件藝術品的目的是賺錢。在蕭逸看來,「NFT的好處在於,把權利重新交給創作者本人。藝術家賺到了錢,才更有時間去思考更好的作品。」

    回到開源數字資產本身。「在一箇中心化的網絡裏,我們寫代碼都會卡住。」蕭逸一面探索,一面期待一個曾經出現過的時刻,再次出現。

    就像1972年美國傳統通信和計算機公司不知道該拿TCP/IP協議做些什麼,直到20年後萬維網出現。TCP/IP 這一底層協議才逐漸有了我們更熟悉的面孔,包括支撐網站運行的服務器,網景瀏覽器,應用程序開發語言 Java,黃頁,電商。

    之後,網路從根本上改變了公司創造和獲取價值的方式。

    Q:你購買比特幣或者以太幣嗎?

    S:從2018年起,我們投資了加密貨幣,主要是以太幣,回報還不錯。但目的不是投資,而是整合業務。比如,每筆發生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交易,都要花費以太幣。我們投資以太幣來降低交易成本。這和航空公司對沖油價類似。

    Q:進入2021年,NFT暴漲,你認為NFT動盪的行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S:今年早些時候,這個市場肯定存在泡沫。更多人衝進了加密貨幣市場,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幣。NFT藝術市場也是如此。這讓其價格在短時間內衝高。

    Q:你更看好開源的數字資產,還是區塊鏈這一底層技術?為什麼?

    S:都看好。自2018年,我們投資了超過50家區塊鏈遊戲或者NFT相關的公司。我們相信區塊鏈技術能讓網路繼續進化,就像開源軟件曾經逐漸取代封閉軟件一樣。因為區塊鏈技術能讓線上活動更為透明和公平。

    玩區塊鏈遊戲可能會賺錢,但它不是投資工具?

    有一類NFT項目叫區塊鏈遊戲。你打開AnimocaBrands官網,點開產品一欄,先是區塊鏈遊戲,然後是遊戲裏發的虛擬幣(NFT),最後才是遊戲。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蕭逸目前經營這家遊戲公司的優先級。

    在此之前,2015年AnimocaBrands在澳洲證券交易所上市後,公開財務信息顯示,靠賣遊戲掙來的錢,它至少嘗試了這些新方向——電子書、健身、人工智能。不過,電子書產品只存活了一月。健身和人工智能業務2018年賣掉了。

    區塊鏈遊戲是蕭逸為Animoca Brands找的最新方向。它會是個好機會嗎?

    2018年,蕭逸在中國發行了區塊鏈遊戲加密貓(Crypto Kitties)。後來,他還投資了其開發商Dapper Lab。

    加密貓原本是個實驗項目。幾個程序員湊在一起,試圖論證區塊鏈可以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之外,還能做點什麼。比如,遊戲。

    可一旦你拆解資金如何在區塊鏈遊戲中流動,又會發現這是個數字貨幣的模擬盤,既有挖礦,又有炒幣。Reddit社區用户u/DERPYBASTARD三年前好奇開發者如何從這類遊戲中賺錢時拆解過一次——

    初代貓咪(gen 0 kitties),相當於是原始幣,由智能合約創建,生成文件貓咪時鐘(Kitty Clock),屬於遊戲開發者。另外,最早的100隻數碼貓咪叫創始貓咪(CK COO)。

    按照遊戲規則,用户能從這些種貓裏繁殖小貓。不會玩的用户,可以請人幫你繁育,固定費用是:0.008個以太幣(約120.45元人民幣)。另外,交易數碼貓咪的費率:每筆3.75%。開發商掙的主要是這筆錢。

    除了加密貓,Animoca Brands還有區塊鏈賽車遊戲F1 Delta Time和沙盒遊戲The Sandbox。這兩個遊戲裏流通虛擬幣Revv代幣和SAND代幣。其中,SAND代幣還在數字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上市,價格和比特幣(Bitcoin)、泰達幣(Tether)和以太幣(Ether)掛鈎。

    在科幻小説《頭號玩家》裏,綠洲首富哈利迪的夙願是,讓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在一起,死後發起了一場遺產解密遊戲。「知道這是什麼嗎?給你一個提示。它是雅達利(Atari)遊戲比賽的一部分,如果你完成解謎,會贏得現實中的獎品」。

    Q:目前,玩區塊鏈遊戲的人,是一羣什麼樣的人?

    S:現在大部分區塊鏈遊戲玩家還是都是投資者。他們投資許多其他金融產品,因此也更傾向於玩包含去中心化金融(DeFi)要素的策略遊戲。

    Q:有人形容區塊鏈遊戲就是加密貨幣世界的網賺遊戲。當大部分投機者玩區塊鏈遊戲就是為了掙錢時,你要如何遊戲本身的質量和價值?

    S:我們不會將區塊鏈遊戲稱之為賺錢遊戲或投資工具。這些遊戲雖然具有盈利潛力,但仍是娛樂產品。如果我們忽視了這個事實,就沒必要幹遊戲這行了。

    傳統遊戲和區塊鏈遊戲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區塊鏈遊戲中的物品可以是 NFT。這些資產真正歸玩家所有,玩家可以相應地從中受益。

    有了區塊鏈,遊戲資產不再侷限於發行商集中控制的閉環生意裏。遊戲玩家可以將他們的區塊鏈遊戲資產 NFT 用於任何其他支持的遊戲,在任何二級市場上合法地出售和交易它們(不受遊戲發行商設定的條款和條件的限制),或者只是私藏。

    區塊鏈遊戲還提供了獨特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 )機會,例如抵押資產(通過暫時鎖定資產,隨着時間的推移被動地產生收入),以及挖掘流動性。

    玩遊戲賺錢,在區塊鏈遊戲裏變得有可能。遊戲玩家也是虛擬物品的最大買家。這個市場在2020 年已經價值超過 1000 億美元。我們已經有用户在我們的遊戲 F1® Delta Time 中每月賺取數千美元。

    目前大多數區塊鏈玩家可能還是投資者。但隨着行業發展,傳統遊戲玩家看到區塊鏈遊戲和 NFT 的好處,越來越多的認真玩家加入生態系統,區塊鏈遊戲的質量將進一步提高,並專注提供更好的體驗。2000 年代後期,移動遊戲崛起也是這麼個過程。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