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顫抖的不止是中國馬雲們 美國FAAMG也在十字路口|巨子點評

    顫抖的不止是中國馬雲們 美國FAAMG也在十字路口|巨子點評

    中共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首提「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擾動了一池春水。輿論立即開始討論:中央到底是指哪些企業和資本在搞壟斷和無序擴張呢?殊不知,顫抖的不止是中國馬雲們。或許這就是另一個維度的「全球化」的體現吧,太平洋的那一邊美國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對亞馬遜(AMZN)、臉書Facebook、蘋果(AAPL)、谷歌Google等大型科技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有關。

    近日盛傳,Facebook可能會被迫出售旗下WhatsApp和Instagram這兩項資產,原因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美國幾乎所有州的總檢察官日前發起訴訟稱,該公司收購WhatsApp和Instagram的交易是不公平的,並最終導致消費者收到了損害。這是Google在10月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來清除競爭對手之後,今年以來第二家遭遇重大司法挑戰的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事實上,今年10月6日,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就曾發佈報吿,詳細記錄了過去16個月對上述企業的反壟斷調查。10月底時,Twitter 、Facebook以及Google CEO,這三位美國最大社交網站的掌舵者遠程參加了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他們面無表情地坐在屏幕前,回應着來自參議員們的質疑和盤問。

    10月底這場聽證會持續 4小時,討論主題是「230免責條款是否助長了科技巨頭們的惡劣行為?」但這不像是一場國會聽證會,更像是一場政治批鬥會。(Getty)

    看來,這一次美國也是動真格的。顯然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日益達成了一種共識——推動對這些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和訴訟。如此看來,美國互聯網行業也已經走到了監管變革的十字路口。或許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美國互聯網業自由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主導美國經濟和互聯網監管的新古典自由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

    其實,互聯網經濟的崛起是新古典自由主義的成功象徵。從起初美國政府主持資助研究互聯網技術,之後開放這一領域,刺激私人資本湧入進行商業開發,鼓勵技術創新和創業機遇,造就了新經濟產業和就業機會。雅虎Yahoo、谷歌 Google、亞馬遜 Amazon、Facebook等諸多互聯網巨頭都誕生於這一技術熱潮中,資本的強大,也讓他們幾乎主導了全球所有的國家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全然是放任的態度。原因無他:用經濟利益換政治利益。

    如今,幾大巨頭儼然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的領頭羊。科技股已「統治」美股,僅五大科技股市值佔比超25%。幾大巨頭不僅市值超過萬億美元,年營收超千億美元,不僅徹底壓倒了所有傳統行業巨頭,更控制和衝擊着經濟的每個行業。此番新冠疫情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傳統經濟普遍蕭條,數百萬民眾失業,但美國互聯網巨頭反而「沸騰」到極點,超級富豪的個人財富急劇膨脹。

    終於,美國政府部門要對他們動手了。但有一點需要釐清——誘發「動手」的原因並不是超級富豪的個人財富急劇膨脹,更不是擔心貧富分化嚴峻所帶來的社會 問題。同中國基於「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的初衷不完不同。其根本推動在於:

    巨頭們控制着每個網絡用戶的數據,決定着他們所能看到的資訊,潛移默化影響着政治輿論。社交媒體在保護言論自由的旗幟下,長期無視放任平台上的極端、反智、仇恨內容,間接刺激了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在美國政治舞台的抬頭。

    聽證會上,互聯網巨頭們被指責存在政治立場偏見,在言論審查方面持有雙重標準,對保守派的網絡言論限流、刪除甚至封號。(Getty)

    回頭看,2016年美國大選正是美國互聯網行業監管環境的一個分水嶺。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特朗普上台,本身就是新古典自由主義的失敗。2016年特朗普當選,歸功於五大湖區鐵鏽地帶藍領階層的集體轉向,才推動特朗普通過選舉人票制度當選。這些選民在經濟全球化、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成為了被拋棄冷落的經濟弱勢群體。而不受管制的互聯網則讓這些群體更容易接受排外仇恨和反智陰謀論。特朗普當選之後,不遺餘力地推出貿易保護主義,通過行政干預措施,試圖改變全球化進程,穩固自己的選民基本盤。打擊互聯網巨頭也成為了他轉移矛盾的主要手段。

    事實上,正是2016年大選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讓社會開始關注社交媒體在政治輿論形成方面的影響力。於是,特朗普與保守派對谷歌Google、亞馬遜 Amazon、臉書Facebook等巨頭普遍持有了敵視態度,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愈加凸顯,這也是科技巨頭反壟斷監管大潮的直接推動力。

    前幾年有「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頭,現在是擔心「大到不能管」的科技巨頭。從近幾個月發展來看,縱然兩黨出發點不盡然一致,但在互聯網巨頭的監管問題上,他們卻有着相同的立場:打擊壟斷行為,加強言論審核,不能再讓市場自己做主了。相信未來美國的國家意識形態都會繼續和新古典自由主義漸行漸遠。

    Amazon.com(AMZN.US)

    Apple(AAPL.US)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