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投資潛力公司盤點之醫渡科技(02158.HK):“醫療大數據基建”賦能醫療生態,加速顯現“乘數效應”

    醫渡科技(02158.HK)自年初在港交所上市就備受矚目,獲得超1600倍的超額認購。儘管醫療板塊個股受到近期整體行情影響,表現持續在低位震盪,筆者認為,隨着國家對數據基建的重視以及“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支撐,AI和大數據技術加持醫療和民生領域的價值將被長期釋放,以醫渡科技為代表的行業企業在2022年將頗具投資價值。 

    歲末年初,我們不妨來看看醫渡科技公佈的中期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醫渡科技營收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總收入達5.0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3%。毛利潤達1.44億元,同比增長64.4%。 

    財報公佈後,儘管面對港股大市行情疲軟,但仍有多家券商看好公司表現,醫渡科技獲得包括高盛、花旗、大和、國泰君安、光大證券等在內的多家國內外機構的看好。其中,高盛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50港元,花旗買入評級目標價至45港元。外資機構看好程度可見一斑。此外,內資機構方面,國泰君安維持增持評級。其考慮公司目前各業務板塊保持高位增長,繼續採用PSG 法估值,目標價維持61.71 港幣,對應2022 年PS 為37 倍。結合醫渡科技目前約20港元的現價來看,國泰君安的目標價仍有兩倍潛在升幅空間,足見機構對公司的看好。光大證券研報則顯示,看好生命科學解決方案能夠大幅改善創新藥行業痛點;此外,考慮到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成長空間廣闊,維持醫渡科技“買入”評級。 

    近日,筆者也參加了醫渡科技舉辦的2021醫療AI主題研討會,會上,多位臨牀研究、創新藥開發、AI技術和數據安全等領域的業內專家參與發言討論,也共同看好醫療科技產業領域巨大的市場成長機會。例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國家藥物臨牀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江旻女士表示表示,用AI賦能臨牀試驗的數據質量管理是大勢所趨,對比傳統的人工抽樣和質控,無論在準確性、處理效率還是量化評估方面,AI都具有顯著優勢。漢坤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朝應提及,近期數據安全相關法規的出台,對醫療大數據技術行業而言機遇大於挑戰,大數據技術在醫療行業的價值亦有目共睹。中國內分泌與心腦血管疾病專家李光偉則在會上指出十分期待AI幫助醫護工作者加強患者教育,改變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同時藉助智能化信息處理,實現醫患信息的反饋,解決臨牀痛點。 

    從各方觀點再結合醫渡板塊的既有業務板塊,不難看出,醫渡科技圍繞大數據平台和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和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這三大領域都將大有可為。這預示着,醫渡科技在行業長期深耕佈局下,不僅實現多元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同時也已經驅動公司整體業績邁向加速釋放的轉折時期。這是公司未來將保證經營持續穩定、高質量增長的“諾曼底登陸時刻”,這一點投資者應當報以十二分的重視。 

    多維度築造競爭優勢,受益醫療新基建浪潮 

    疫情之下,中國醫療環境面臨深層次改變,醫療行業的技術升級、數字化轉型迎來全面加速,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驅動等多重因素助力下,醫療科技產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醫療新基建”站上風口。 

    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真審視圍繞構建醫療新基建所必須的三個極其關鍵的要素———人(患者、醫生)、機構(醫院機構、監管方、保險機構等)、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圍繞這三大要素所形成的生態優勢將是整個醫療科技行業商業模式的基礎範式。而醫渡科技打造的醫療大數據基建YiduCore與這三個要素緊密耦合,其創造性的商業佈局下,令公司不僅在行業內拔得頭籌,同時也將持續在整個醫療科技賽道的演進和拓展上起到引領作用。 

    財報數據顯示,報吿期內,在大數據平台和解決方案板塊,醫渡科技頭部研究型醫院客户數增長到78家,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客户數增長到21家。在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板塊,公司活躍客户數提升至127家,其中核心製藥、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械公司活躍客户達到了90家。在健康管理和解決方案板塊,其健康管理平台上至少購買一次的付費用户超過800萬人。 

    YiduCore的數據基建已覆蓋全國超過20個省份的超過600家醫院。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醫渡科技已協助北京、武漢、廣州、寧波等12個城市的疫情防控。報吿期內,醫渡科技已累計為5個城市提供城市惠民保險的運營服務,並連續兩年作為主運營平台支持北京、寧波和合肥等城市級惠民保險項目和提供後續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健康保障需求,減輕大眾醫療負擔,更進一步協助城市降低醫療財政支出。 

    此外,持續擴大的醫療數字生態也令其保持了高粘性,僅從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板塊來看,報吿期內,其所有客户的整體收入留存率達133%,核心藥企、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械客户的收入留存率達到了140%。 

    其次再從技術層面來看,公司圍繞YiduCore大數據基建和各應用場景所對應的自研應用系統及軟件等持續投入。財報顯示,期內公司研發開支佔收入的比例從上年同期的31.9%增加至38.2%。 

    大規模研發投入亦不斷實現開花結果,財報顯示,截止報吿期末,公司與知名醫院和專家合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完善和細化真實世界疾病模型。YiduCore中的醫學洞察和知識圖譜已覆蓋8,000種以上的疾病,專病庫覆蓋60個疾病領域,其中包含超過20個主要癌種。基於專病庫和大數據平台發表的論文近120篇,發表平台亦不乏柳葉刀和Nature Medicine這類國際知名期刊。 

    醫渡科技以技術驅動的核心底座不斷支撐公司業務板塊的持續迭代升級,並展現出不俗的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於今年被評定為“2021年北京市知識產權示範單位”,充分體現了對醫渡科技創新能力成果高度轉化、知識產權戰略意識深入、知識產權管理規範、主營業務擁有核心專利的高度肯定。 

    技術硬件的不斷突破下,公司的人才亦成為是其重要的“核心資源”所在,對人才的重視和投入實際上展現出公司對長期主義的堅守。截止報吿期末,醫渡科技總人數達1448人,其中具有醫學經歷和背景的員工人數佔比45.9%。具有AI技術背景的員工人數佔比36.7%。從人才結構不難看出,龐大的專業及複合型人才團隊令醫渡科技形成了有別於同行業競爭企業的強大優勢,這也將充分體現在對市場開拓的活力、專業經驗的深厚以及與客户的粘性上,令公司具備了深厚的競爭優勢。 

    正如,醫渡科技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宮如璟女士此前在2021醫渡科技醫療AI主題研討會上分享公司戰略,“自2014年成立以來,醫渡科技致力於通過建立醫療數據智能基建,提升醫療證據與知識產生的生產力,提升研發和診療的效率,助力醫療體系由‘基於經驗’向‘基於證據和價值’的決策方式轉變。公司的發展路徑則始終緊扣安全、科技、創新這三大主題,推動數據智能在公衞、研究、診療等多場景中的應用。”不難看出,公司的發展始終圍繞在技術與科技賦能的創新應用生態的建設之上,並日益形成了難以超越的“護城河”。 

    業績維持穩健增長,行業深耕下釋放“乘數效應” 

    公司在新基建浪潮之下所構建的核心壁壘,也充分體現在其各項核心運營數據上。 

    翻覽公司2022財年中報,業績增速的亮眼表現集中體現在公司三大業務板塊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下。特別是營收數據層面,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板塊以及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板塊收入的大幅度增長,成為驅動公司整體業績提升的重要動力源。 

    數據顯示,報吿期內,公司大數據平台和解決方案實現收入1.58億元。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實現收入為1.46億元,同比增長106.3%;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實現收入為1.90億元,同比大幅提升642.6%。去年同期公司三大板塊收入結構分別為67%、23%、8% ,而今年已轉變為31%、29%、38%,各業務板塊佔比整體已經趨於平衡。 

    從上述一系列變化以及其業績強勁的發展勢頭不難發現,這背後實質上是醫渡科技自成立以來在行業內不斷深耕,並不侷限於簡單的線性增長,而是透過系統性的佈局,商業模式的持續迭代優化,最終實現乘數效應的釋放。 

    總的來看,醫渡科技快速的增長態勢下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驗證了公司在水大魚大賽道下的成長確定性,同時也反映了其圍繞醫療科技產業核心要素所構建的商業模式的巨大潛能。 

    展望後續,在老齡化趨勢下,醫渡科技充分受益於醫療新基建浪潮,其構建的業務板塊所形成的全鏈條整體解決方案和產業佈局,實現了對行業的核心卡位,這也將足夠支撐起公司在資本市場迎來價值的躍遷。財報業績驗證的巨大潛力以及財報公佈後的個大機構的看好,這一系列訊息或寓意着一個彈性向上空間巨大的不錯機會,已經形成。

    本文由《格隆滙》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