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巨子點評】從四萬美元回落的比特幣是否還有支點

    【巨子點評】從四萬美元回落的比特幣是否還有支點

    1月11日,比特幣遭受重創。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比特幣1月11日盤中跌破3.1萬美元,至30,400美元附近,日內跌幅近20%。不過,比特幣在過去12個月中仍上漲了300%以上,上週(1月4日至1月8日)曾創下歷史新高突破40,000美元大關,略低於42,000美元。1月12日,亞市盤中,比特幣回升至34,000美元附近,震盪整理。

    「高蹺」之上的比特幣

    雙線資本CEO、有「新債王」之稱的傑弗裏·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1月11日警吿稱,在最近幾個月的瘋狂上漲之後,比特幣可能已變得過熱。岡拉克說:「我不喜歡現在的比特幣。我不喜歡這種好像踩着高蹺一樣的東西。在我看來,就比特幣的表現而言,它現在有點處於泡沫地帶。」

    新冠肺炎疫情和各國為應對疫情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似乎正是推動比特幣上攻40,000美元的「高蹺」。機構投資者和大散戶則是「高蹺」上的主力。

    根據Bitcoin Treasuries數據顯示,全球目前一共有16家上市公司宣布持有比特幣,合計持有約11.53萬枚,佔比特幣總量的0.54%。另據多家媒體報道,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和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等投資者都投資了比特幣,並指出了它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潛力。PayPal和Fidelity等大型金融公司也在比特幣領域採取行動,而Square和MicroStrategy等公司則利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購買比特幣。

    但是,機構的加持並不能改變比特幣「投機」的性。鑑於比特幣的「虛擬」屬性,以及尚未得到各國監管機構的普遍認可,即便比特幣被市場認為是「數字黃金」,是對抗通脹的「對沖工具」;其持有者並不具有穩定性的特質,比特幣真正的價值到底是多少也很難界定。

    現實中真正使用比特幣的人並不多。儘管,NBA球員——布魯克林籃網隊的丁威迪堅決要求NBA聯盟把他簽下的3年3,400萬美元的合同轉為用比特幣支付,並利用了這份合同作為保單眾籌購買了等額的比特幣(他完成這操作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是8000美元)。然而,在變動的資本市場裏,這只是「神話」一樣的存在,隨着比特幣價格的暴跌,一夜歸零的「慘劇」隨時都可能發生。

    沒有保護傘的數字黃金

    與法定貨幣和黃金相比,當前比特幣最欠缺的大概就是各國監管機構的認可。

    從其誕生之日起,比特幣能否獲得官方認可就是資本市場里長盛不衰的話題。但是,除了資本市場有一些動作——比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在2017年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合約;世界各主要國家並沒有明確表明認可比特幣。事實上,資本市場對比特幣也有所保留——比特幣ETF尚未獲得批准持;雖然,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在數據共享中發現了證明市場渴望比特幣ETF的證據——投資者已經減少了對黃金ETF的資金分配。

    這意味着,資本的力量再大,也並不是萬能的。而從當前各國央行對數字貨幣(CBDC)的研發力度上來看,比特幣要想獲得官方認可並不容易。

    近日,美國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稱,美聯儲正在評估數字貨幣的可能影響。2020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曾表示,美聯儲距離發行數字貨幣尚有進一步工作要做,目前還沒決定是否發行數字貨幣。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領跑全球。(視覺中國)

    與美國不同,中國的數字貨幣已進入到測試階段。2020年底,深圳、蘇州已先後進行了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2021年年初,數字人民幣落地上海,首先在上海同仁醫院開展了試點測試——可以通過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不同於此前使用手機支付數字人民幣,此次脱離手機的可視卡式「硬錢包」首次亮相。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城市進行數字人民幣測試。

    2020年,日本央行在東京發佈央行數字貨幣報吿,表示已為數字貨幣形勢的變化做好準備,如果現金流通量下降,可能會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支付。

    此外,在2020年的巴黎區塊鏈峰會上,法國央行副行長丹尼斯(Denis Beau)表示,歐洲央行為公眾推出數字歐元已開始實際試驗。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曾表示,相信數字歐元將使歐元區走在創新的前沿。

    種種迹象表明,比特幣不可能凌駕於官方的數字貨幣之上。沒有官方的加持,比特幣就擺脱不掉「投機性」的標籤,其價格的漲落,也就很難界定支點,「衝高、跌重」的走勢或許會頻繁上演。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