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歷史上縮表美股怎麼走?本輪又有何不同

    歷史上縮表美股怎麼走?本輪又有何不同

    在面臨40年來最高通脹的背景下,美聯儲已加快收緊其貨幣政策的計劃。除了結束擴張性的量化寬鬆(QE),提高短期利率目標之外,又把縮表(QT)提上了日程。

    當地時間周三,美聯儲公布的3月份FOMC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文件顯示,美聯儲官員們除了加快未來加息的力度和節奏之外, 「普遍同意」在5月初的會議上開始縮表,未來每月最多縮減950億美元資產,縮減規模幾乎是過去在2017年至2019年縮表時期的兩倍。

    01

    什麼是縮表,意味着什麼?

    所謂「縮表」是指美聯儲縮減自身資產負債表規模。是中央銀行減少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行為。美聯儲通過直接拋售所持債券或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的方式,可實現對基礎貨幣的直接回收,相當於變相提高利率,是更為嚴厲的緊縮政策。

    簡單點說,「縮表」就是從經濟體中抽走貨幣,貨幣減少,相應貨幣價值增加。可謂「QE」的反向操作。

    海通證券指出,相較加息,縮表對股市的傳導路徑更長。不同於加息直接影響資金價格,縮表對流動性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量」上。當美聯儲縮減持有的證券規模時,對應的負債端也相應減少,即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減少,因此資產端和負債端的共同影響使得美國整體流動性從「量」上得到縮減,此後流動性的緊縮才進一步傳導至「價」上,進而影響股市整體的估值水平。

    02

    此次縮表與以往有何不同?

    (1)更早開啟縮表周期

    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3日至4日的下一次會議上批准縮減資產負債表。對比上一輪緊縮周期(2017-2019年),這次縮表開啟時間更早。上次從開始加息到縮表間隔了2年。這次或只間隔2個月,時間較上次大大縮短。

    (2)每月縮表規模上限更高,縮錶速度更快

    紀要顯示,美聯儲認為每月縮表上限為950億美元(其中600億美元國債,350億美元MBS)是較為合適的,這幾乎是美聯儲在2017-2019年縮減資產負債表峰值時的兩倍。當時每月縮表上限為500億美元(3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200億美元的MBS)。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輪周期,美聯儲計劃在三個月內從零增加到950億美元,「或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延長時間。」

    而在上一個周期中,美聯儲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達到每月500億美元的最高縮減上限。美聯儲從每月100億美元(分為60億美元國債/40億美元MBS)開始,每季度增加100億美元,直到2018年秋季達到最高上限。

    (3)縮表方式有所變化,美聯儲或主動出售MBS

    通常情況下,縮表都是以到期不續做的方式被動進行,但紀要顯示,由於MBS的被動到期以及本金預付可能達不到每月的上限,官員們「普遍同意」,認為在縮表開始且按計劃執行之後,考慮直接出售MBS將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03

    以史為鑑,當美聯儲開始縮表,美股怎麼走?

    (1)2017年縮表:美股整體基本不受影響

    上一輪縮表發生在2017年10月,距離2015年12月正式加息後約2年時間。由於此次縮表從時點到規模、方式都基本沒有預期差,基本與市場預期一致,德意志銀行分析師 Jim Reid認為,2017-2018 年底的 QT 對整體股市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如下圖所示:

    (2)1999年縮表:美股暴跌

    1999年,人們對「千年蟲(Y2K)」問題的各種擔憂甚囂塵上。為了應對可能帶來的風險,當年第四季度,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約5700億美元大幅擴至6700億美元。

    美聯儲的大幅流動性注入疊加民眾對網路科技公司的趨之若鶩,這推動納斯達克指數一路狂飆,如下圖所示:

    之後由於意識到 「千年蟲」的影響沒那麼大,美聯儲匆忙回撤流動性,隨後「網路泡沫」破滅,股市暴跌。德意志銀行分析師 Jim Reid 認為,儘管導致網路泡沫最終破裂的因素有很多,但仍有充分的理由表明,大量流動性的撤出無疑是導致牛市結束的重要推手之一。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2018年美聯儲縮表過程中,新興市場多國貨幣大幅貶值,股市可謂是「劇烈動盪」。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在於2019年5月發表的論文《美元加息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影響與對策》中寫道:新興市場股市和債市遭遇不同程度衝擊:股市上看,2018年10月MSCI新興市場指數創2017年5月以來新低,較1月份高點下跌約21%。2018年新興市場經濟體中除俄羅斯股市略微上揚之外,其他各國股市齊跌。其中,阿根廷MSCI股指年內下跌48.5%。債市上看,除中國和韓國外,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調。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