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A股95%上漲,港股募資翻倍,美股超7成下跌 | 2021上半年市場回顧

    A股95%上漲,港股募資翻倍,美股超7成下跌 | 2021上半年市場回顧

    6月30日,奈雪的茶高調登陸港股,首日破發,當日收報17.12港元,較發行價跌13.54%,引發二級市場「騷動」。滴滴出行則低調在美國紐交所掛牌,當日盤中一度上漲28.6%,最後收於14.14美元,市值678億美元。

    一高一低之間,上半年中資企業IPO熱潮終於迎來完美收官。而這兩家企業的上市表現,也多少成了這次IPO熱潮的縮影——在資本市場裏,總是有人高歌狂歡,也有人失望落寞。

    在全球經濟穩步復甦的大背景之下,2021年全球IPO市場表現活躍。

    畢馬威近期發布報告指出,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募資總額和上市總數分別為2100億美元和1047家,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96%和134%。

    這其中,中國A股和中國香港市場貢獻了關鍵力量。截至6月23日,在IPO募資總額排名前五的證券交易所中,港交所以260億美元位列第三,上交所以206億美元排名第四,僅次於納斯達克和紐交所。

    在這排名前四的交易所裏,隨處可見中資企業身影。據億歐EqualOcean統計,上半年IPO熱潮中,共有320家中資企業在A股(245家)、港股(39家)、美股(36家)成功上市。

    A股:七成企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

    整體概況——IPO總數較去年翻倍

    2021年上半年,A股滬深兩市共有245家企業上市,較2020年同期增加了126家,按年增長105.88%。首發募資總額達到2109.50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增長51.46%。

    從IPO數量和融資額度來看,在過去兩年半,A股市場2021年上半年的表現僅次於2020年下半年。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對於這場中資企業IPO熱潮的成因,市場普遍認為是國內經濟穩步復甦以及資本市場制度完善帶來的積極影響。

    德勤中國全國A股市場華東區合夥人趙海舟指出,上半年A股市場IPO較去年同期活躍主要是新證券法實施、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帶來的成果。

    由於註冊制審核程序相對簡單,可以有效加快企業上市進度,同時,註冊制之下企業上市門檻相對較低,一些營收少、利潤低甚至虧損的企業,也可以在其他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在科創板完成上市。因而,科創板和創業板也成為了眾多企業的上市首選。

    從上半年IPO的245家企業分佈板塊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在推動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分別有86家和85家,合計171家,佔IPO企業總數近七成(69.80%);募集總額1235.57億元,佔比58.57%。

    值得一提的是,245家企業中,募資規模前十的企業有6家是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其實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科創板和創業板就成為企業A股IPO的主要發力板塊。2020年Q3-2021年Q2,科創板和創業板IPO總數為118家,60家,69家和102家。佔比分別為67.05%、59.41%、69.00%、70.34%。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其中,科創板更是從2019年6月13日正式開板以來就表現亮眼,至今年6月30日已迎來301家企業上市。

    2019年全年有70家公司登陸科創板,包括金山辦公、傳音控股、瀾起科技、華熙生物等;2020年145家,包括中芯國際、福昕軟件、寒武紀、華潤微、凱賽生物等;2021年上半年86家,包括天能股份、中網軟件、生益電子等。

    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在整個A股市場上市企業數量佔比一直維持在30%-40%上下,已然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業內人士指出,科創板在上市條件更加多樣化也更具包容性,發行定價環節也更加市場化,能夠很好地適應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創企業的差異化融資需求。預計在下半年,科創板將持續保持活力,為整個A股市場貢獻力量。

    國盛策略張啟堯團隊認為,隨着市場資金由增量入場轉向存量博弈,2021年下半年高增速是制勝關鍵,而眼下科創板就是A股增速最高的板塊。

    另據德勤報告預計,下半年科創板和創業板均將會有180-210隻的新股發行數量。其中,科創板融資額或達1300億-1700億元,創業板融資額或達1600億-2000億元。

    行業分佈——食品飲料、醫療保健等板塊態勢見好

    億歐EqualOcean統計發現,2021年上半年A股245家上市企業主要分佈在資本貨物、材料II、技術硬件與設備等領域。

    其中,資本貨物的IPO數量和籌資額均列第一。該板塊主要覆蓋建築與工程、工業機械、航天航空與國防、電氣部件與設備等領域,包括天能股份、東威科技、科匯股份等共63家企業,IPO募資總額369.15億元,佔2021年上半年A股IPO募資總額17.50%。

    材料II板塊覆蓋多元化工、工業氣體、建材等領域,包括聯科科技、晶雪節能、江蘇博雲等共27家企業,募資總額160.56億元,佔比7.61%。

    技術硬件與設備板塊覆蓋電子元件、電子設備與儀器等領域,包括和輝光電、生益電子、達瑞電子等27家企業,募資總額267.66億元,佔比12.69%。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2020年,A股食品、飲料與煙草,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耐用消費品服裝等板塊漲勢喜人。尤其是食品、飲料與煙草板塊,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板塊,年度漲幅分別達到77.01%和73.93%。

    今年上半年,上述相關板塊的態勢依然見好。

    食品、飲料與煙草板塊共有15家企業IPO,募資總額達到143.49億元,佔比6.80%。其中,東鵬飲料和立高食品截至6月30日,股價漲幅均超過400%。

    醫療保健與服務,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也依然是備受資本關注的賽道。特別是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更多資本進入推高相關企業市值。這兩大賽道共有18家上市企業,共募集資金141.04億元,佔A股IPO募資總額6.69%。

    企業表現——漲幅最高達1356.01%

    截至6月30日,2021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245家企業中,95%的企業股價上漲。其中,漲幅超100%共有137家,佔比超過55.92%;漲幅超500%的企業有11家,佔比4.50%。僅有12家企業出現股價下跌。

    在漲幅100%以上的137家企業中,來自創業板和科創板的企業共有108家,佔比78.83%,在245家上市企業中佔比44.08%。

    其中,6月23日登陸科創板的微納科技上市以來漲幅高達1356.01%,該企業屬於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板塊。該板塊2021上半年有18家企業上市,其中有17家來自科創板,上市以來平均漲幅超281%。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而上市以來股價跌幅前十的企業主要分佈在滬深兩市主板和創業板,僅一家企業聚石化學來自科創板。

    可見,科創板與創業板上市企業整體表現較主板強。

    港股:中概股二次上市熱潮持續

    2021年上半年港股市場IPO數量46家,按年下降22%;募資總額約2129.5億港元,按年增長138%,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39家中資企業赴港上市,共募資2097.13億港元,約合1817.063 億人民幣(按7月1日匯率)。相比2020年同期的38家和約826億元人民幣,IPO數量基本持平,募資總額增長119.98%。

    綜合IPO數量和首發募資總額來看,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和軟件與服務兩大板塊表現較突出,分別有7家和5家企業成功IPO,募得資金202.71億港元和1024.84億港元。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在軟件與服務賽道,快手、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汽車之家4家企業募資規模在39家赴港上市中資企業中排名前十。快手、百度集團、嗶哩嗶哩與京東物流,還位列上半年全球融資規模前十榜單。

    這些巨頭企業可觀的募資額,推動了港股市場2021年上半年融資總額增長翻倍。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近年來的港股熱潮,源於一系列利好新經濟成分的改革措施。港交所在2018年4月修改了上市機制,接受個人股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在港上市之後,陸續迎來了小米、美團、阿里巴巴等新經濟公司入駐。

    2020年香港市場出現中概股二次上市浪潮並延續至今。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港股IPO發行規模達到3975.28億港元,僅次於美股和A股,排名全球第三;前十大IPO中,中概股回歸公司佔據6席。

    而今,越來越多巨頭企業選擇赴港二次上市,比如全球最大的旅遊零售運營商、免稅巨頭中國中免。中國中免於6月2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於6月25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畢馬威中國合夥人朱雅儀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港股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物流和供應鏈、及金融科技等新經濟板塊,新股上市活動勢頭將維持強勁。

    美股:超7成IPO中概股股價下跌

    2021年上半年,中資企業赴美上市熱情空前,IPO數量和募資額度都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這是2019年至今,赴美IPO中資企業數量最多、融資額最大的一個半年度。

    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赴美IPO的中資企業共有36家,其中有23家登陸納斯達克,13家在紐交所登陸。首發募資總額為136.62億美元,約合833.1億元人民幣(按7月1日匯率)。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這些上市企業中不乏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明星企業。比如6月30日上市的國內出行巨頭滴滴出行,汽車領域的滿幫集團、圖森未來等,生鮮電商平台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再往前還有BOSS直聘、水滴公司、電子煙巨頭悦刻的母公司霧芯科技、知乎等。

    上述明星企業均位列2021年上半年中概股募資額前十。從行業分佈來看,融資額前十主要集中在軟件與服務行業,共有7家;食品、飲料與煙草,多元金融,零售業各1家。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從首發募資總額來看,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軟件與服務,食品、飲料與煙草,零售業。值得注意的是,食品、飲料與煙草行業僅有霧芯科技1家企業IPO,但其首發募資額高達13.98億美元。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從企業上市後股價表現來看,截至6月30日,36家中概股中6家股價上漲、28家下跌(6月30日上市滴滴出行和普普文化未錄得股價漲跌數據)。

    漲幅超50%的企業僅有3家,其中圖森未來漲幅最大,為78.10%,其次是叮咚買菜62.84%,知乎59.53%。

    有16家企業下跌幅度超30%,包括5月7日上市的保險科技平台水滴公司(-33.20%)和跨境電商平台洋葱集團(-38.14%),1月份上市的霧芯科技(-70.42%)等。

    儘管中資企業赴美融資熱情不減,但目前來看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眼下,國內加強對赴美上市企業存在的數據泄露風險的管控,也給下半年赴美上市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結語

    回顧上半年IPO熱潮,中資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本市場表現出強勁實力。2021年上半年上市企業融資額全球前十的企業中,半數企業來自中國香港和內地。

    (億歐網/ 美股研究社提供)

    展望2021年下半年,雖然美股由於監管加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A股和港股資本市場仍可期待。

    安永報告提到,截至6月21日,A股共有633家排隊企業;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是上市的主力軍,有55%的排隊企業計劃在創業板上市,23%的排隊企業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德勤報告也指出,A股方面,隨着科創板的穩定發行以及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 IPO數量會有較大增長,中小規模的製造和科技行業會在發行數量上處於領先。港股方面,預期2021年香港新股市場可融資超過4000億港元,而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熱潮仍將持續。

    *註:中資企業包括A股+美股中概股+港股中資股;其中,港股中資股包括H股、紅籌股、中資民營股。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