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美國車企紛紛逃離,印度還敢對Tesla提要求?

    美國車企紛紛逃離,印度還敢對Tesla提要求?

    印度高官於日前喊話Tesla,想擁有印度市場,就要在印度建廠,而不要在印度銷售「中國製造」。印度的自信源自哪裏?

    貼着錢也要走,福特汽車逃離印度

    福特汽車公司正在結束在印度的生產。在9月9日的一份聲明中,該公司表示,大約4000名員工將被解僱,生產將立即結束。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要實現長期增長,此舉「困難但必要」。

    福特汽車在印度市場一直舉步維艱,去年印度是全球第五大汽車市場。這家汽車製造商於1995年開始在印度運營,在過去的25年裏在印度投資了超過20億美元。

    但它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市場份額。根據代表汽車經銷商的汽車經銷商協會聯合會的數據,今年7月,福特對汽車市場的控制率約為1.8% ,低於去年同期的近2.1% 。

    根本原因: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支撐不起美國車企的生意

    二手車在線市場 CARS24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魯希特•阿加瓦爾(Ruchit Agarwal)表示: 「儘管從外部來看,印度似乎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市場,但它也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市場。」

    他將市場稱為「價格敏感型」,並補充稱,一輛新車的平均售價約為1萬美元。索拉布吉表示,這個廉價汽車市場「被少數製造商鎖定」。

    不僅如此,印度為了保護本國車企的利益,還對進口車收取了高額關稅:售價4萬元以下的汽車,關稅為60%;售價超4萬元的汽車,關稅高達100%;過去多年,奔馳、奧迪等一眾汽車廠商希望印度政府下調豪華車進口關稅,但卻遭到了印度車企的聯合抵制。

    結果就是:平價車佔據了印度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2020年印度汽車年銷量為240萬輛,絕大多數售價在2萬美金以下,其中電動汽車只有5000輛,售價多為2.8萬美元以下的低端車。

    日本鈴木株式會社集團旗下的印度公司——馬魯蒂鈴木在7月份佔有近45% 的市場份額,而韓國現代控制着17% 的市場份額。

    如此環境下,福特也只好走為上計了。事實上,福特也並非首個做出從印度撤出決定的公司。此前,許多的歐美汽車製造商在印度的發展都並不理想。

    比如德國的大眾公司儘管在全球的銷量位列第一,但其在印度的相關市場份額卻僅僅佔了不到百分之一。而美國通用等公司更是早早地就從印度退出。

    反其道而行之,Tesla主動給印度遞橄欖枝

    2016 年時,Tesla CEO 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他們計劃進入印度市場,然而隨後這個計劃一直處於擱置狀態,並未實現。時任Tesla首席訊息官的傑 · 維賈揚(Jay Vijayan)就出生於印度,他曾代表Tesla前往印度考察將Tesla汽車出口至該國的可能性。

    此後,Tesla還與印度卡納塔克邦政府就在當地建立研發中心一事進行了會談。消息人士表示,Tesla與卡納塔克邦政府官員進行了探索性的討論,該公司有可能將在班加羅爾進行投資,從而建設研發中心。

    時隔五年,在2021年年初,Tesla在印度註冊公司,並開始了招聘,計劃將汽車賣到印度。

    「有求必應」,但是必須「二選一」

    Tesla主動合作的意願,並沒有得到印度過多的領情。

    10月8日,印度交通部長在會議上要求Tesla避免在印度銷售中國產汽車

    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長加德卡里說,他在Tesla進入印度前要求其避免在印度銷售中國生產的汽車,Tesla應該「在印度生產、在印度銷售和從印度出口汽車」,並依靠當地供應商。他說,Tesla在印度的車型每輛將耗資350萬印度盧比,印度政府將為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提供一切幫助來進軍印度。

    加德卡里在今年3月份就明確向Tesla承諾全力支持,這次更是強調:「無論你們想要什麼支持,我們的政府都會有求必應。」而「有求必應」的支持,無疑也是印度敢於要求Tesla「二選一」的底氣所在。

    據報道,根據印度公路運輸網站上的公告,Tesla8月獲批在印度生產或進口四款車型。Tesla目前在美國和中國的工廠生產汽車,同時正在等待德國的新工廠審批的最終結果。

    Tesla不當軟柿子

    Tesla將定於10月20日美國股市收盤後公布第三季度財報。

    市場普遍預期,這家電動汽車先驅的每股收益將達到1.44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90%。與此同時,預計營收將按年增長52%,達到創紀錄的133億美元,主要受強勁交付的推動。

    10月8日,Tesla的股價收於785.49美元,市值達到7776億美元。

    馬斯克在10月7日的年會上表示,2023年確定新工廠選址,此外,公司在德國提高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價格,還有信心在全球保持50%以上的交付量增長率。

    其實就是在說,Tesla的產品非常優秀,而且沒有交付憂慮,從來都不擔心缺乏合作,更不會接受無理的要求。

    此外有消息稱,包括日本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在極力爭取Tesla新工廠落户。

    加通貝祥在年會後將TSLA.O目標價從768美元上調至94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加通貝祥分析師Jed Dorsheimer表示,在年度股東大會上,CEO馬斯克的發言「直接觸及了我們投資主題的關鍵點」。分析師上調了估值倍數以反映他對Tesla的積極看法。分析師預計Tesla交付量強勁,Model S和中國製造的Model 3、Model Y的毛利率將提高。

    認清現實,開始低頭示好

    2021年3月份,印度又不斷示好:希望Tesla去往印度建廠,並表示保證生產成本比中國還低。7月,Tesla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求印度政府下調電動汽車關稅,將稅收調整至40%左右。很快,大眾、奔馳、現代等車企也加入遊說中,並表示印度電動汽車品牌不多,不會對本土車企造成威脅。

    在面對新能源車關稅問題上,印度當時回應:「暫時沒有調整進口關稅的打算!」但沒過多久印度政府就「服軟」了,表示會商討是否將電動汽車關稅降至40%-60%。

    因此,儘管印度不餘遺力地「拉攏」Tesla,同時高調拒絕「中國製造」,不放過任何與中國競爭的機會,但企圖以「印度製造」撼動中國的製造業大國地位,絕非易事。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