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如何理解2022年中國經濟的「穩」字當頭| 巨子點評

    如何理解2022年中國經濟的「穩」字當頭| 巨子點評

    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連提25個「穩」,毫無意外地把「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定為2022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主基調。那麼,如何理解這個時期所提出的「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同時,「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面對內外經濟下行壓力,近期政策信號持續而又清晰,就是穩增長。基於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這個「穩」顯然不是字面上穩定、慢慢來的意思,而是要穩住經濟,保持速度,防止下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新華社)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當中。檢索2014年以來的歷次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通稿,發現除了2014年重申「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2018年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之外,只有2015年提及「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剩下年份均未提及。當然,不提相關字眼絕不代表不重視經濟工作,只不過是代之以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或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之類更帶有今天中國政治經濟政策導向的字眼。

    如今突然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增加了一句推動經濟「量的合理增長」,甚至表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這是在釋放什麼信號?其實,意思很明確:就是提前發力,保證經濟增速。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在解讀會議精神時,特地說了一句:「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意思無疑是妨礙經濟發展的政策改革要先緩一緩。

    自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上淡化了對發展速度的追求,甚至認為經濟增速慢是「質量高的表現」。一些地方政府以此給經濟下行找理由。然而,不唯GDP論,並不表示不要增長。中央這次的定調,就是對這種錯誤認知的一次糾偏。

    事實上,中國很多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一旦發展速度慢下來,各種矛盾就出來了——這是歷史經驗。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很明顯也是在向全社會重申:發展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

    另一方面,對未來期許的「穩」,是相對於前一段時間的「不穩」。

    一個明顯的變化發生在今年5月。5月以來經濟開始放緩,自8月經濟下行加速,主因是前期金融信貸政策收緊開始產生滯後效應、房地產銷售投資大降、基建投資低迷、上游成本上漲對中下游擠壓、就業低迷影響收入和消費等。儘管高技術、裝備製造投資、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新基建快速發展,還是難以對沖傳統經濟的下滑。在政策支持偏弱的情況下,能源供給緊張限制生產、疫情反覆困擾消費復甦、大宗商品價格高漲擠壓企業盈利,導致中國經濟第二季度顯露疲態,第三季度增速失守5%。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7314億元,按年增長6%。(中新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重點闡釋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的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等七大政策之後,提出了「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五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中特別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還專門提到「精準拆彈」,這似乎隱含着預估2022年很可能會有「雷」要爆。如何提前佈局,避免這樣的」不穩」,就成了題中之意。

    這就好比衛星的推進,在軌運行,但航天器在每一個階段亦需要做軌道變換、軌道校正、姿態穩定和控制,才能穩定在軌運行,保持良好狀態。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