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021年中國經濟運行揭盅 全民痛點和未來可期 | 巨子點評

    2021年中國經濟運行揭盅 全民痛點和未來可期 | 巨子點評

    中國公布了2021年全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從數據本身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143670億元,突破18萬億美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大大超過年初中國政府確定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的目標。

    但分季度看,一季度按年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0%。各種因素夾雜下,增速下滑趨勢明顯,可見經濟下行壓力之大。按照官方數據,2020和20021兩年平均增長5.1%。也就是說,回顧中共十八大以來,2012年GDP增長開始下降到7%-8%區間徘徊,「7時代」持續了四年。2016進一步減速,進入「6時代」。在疫情影響下,2020和2021的平均經濟增速跌入「5時代」。按照趨勢預測2022年,中國經濟將在5%-6%的低位徘徊。

    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整體運行在調控預期之內,並未失速。但總體來說,兩個層面的變化特別值得關注,其中有喜有憂。

    其一,全民痛點——中小企業太難了。這恐怕是新冠疫情後,中國社會的共識。

    從數據層面看,投資和消費數據孱弱。去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54.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9%。投資增長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僅增長0.4%,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僅為4.4%。一方面,這意味着,中國沒有像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四萬億」計劃那樣飲鴆止渴,大幅增加基建投資和刺激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孱弱的投資數據也反應出,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市場需求不足,中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資金偏緊,投資動力更加不足。

    再看消費方面。毫無疑問,在疫情影響下,消費受到的打擊最為直接和劇烈。在2020年的低基數效應下,中國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才實現12.5%的增長,兩年平均增長率僅有3.9%。分月份看,去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1.7%,創2020年8月以來最低。增速低迷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反覆所導致,當然也包括上游原材料上漲傳導至部分終端消費品,導致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抑制了消費恢復。疫情反覆之下,無數包括餐飲、酒店、旅遊等消費相關企業被迫結束營業,從而影響到廣泛的就業和收入,進一步導致消費能力和意願沒有根本性改善。

    同時也需要注意到中小企業的「兩面夾擊」。除上述因素之外,正如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瞭望》撰文所寫,「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相互關聯的複雜系統。要防止出現合成謬誤,不把分兵把關變成只顧自己、不及其餘,避免局部合理政策疊加起來造成負面效應;又要防止分解謬誤,避免把整體任務簡單一分了之,更不能層層加碼,導致基層難以承受」。確實,很多政策導向不是不對,但在特殊環境之下,層層疊加、層層加碼,結果就直接導致了終端上的中小企業無法生存。

    中國官方對經濟困境並不諱言,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把三重壓力描述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而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暴露出的「預期弱」問題,在三大挑戰中最為棘手。「預期弱」將進一步削弱企業經營意願,導致更大範圍就業問題的產生,最終對「穩增長」產生不利影響。如今,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預期轉弱」正陷入負循環當中。當前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已經跌至疫情後的最差境況,急需宏觀政策的支持。這也是在全年經濟數據公布當日,央行選擇調降MLF利率,次日調降7天逆回購利率的原因所在。鑑於降息具有強烈的信號指示意義,以期提振企業預期、穩定就業。

    然而,危中有機,另一個必須要放大的看點就是——未來可期。期的是「工程師紅利」指日可待。

    也從數據層面來看。毫無疑問,全年進出口數據是最大亮點,其中出口數據可以說是拿到最高分,年度出口份額還在繼續上行。其實,特別需要看到細分數據的變化。其中,汽車是出口規模擴大的典型行業,2021年出口增速119%,在整體出口中的佔比也從過去10年穩定的0.6%左右上行至1.0%。電子元件2021年前11個月出口增速為32.9%,在整體出口中的佔比從2018年的3.9%上行至2021年的8.0%左右。集成電路是另一個增長速度偏快的領域,2021年出口增速31.9%,在整體出口中的佔比也從2018年的3.4%上升至4.6%。這幾個行業趨勢背後,實際上是中國正在持續的產業升級。

    再看另一組數據。中國2021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FDI為1,734.8億美元,繼續創歷史新高,按年2020年增速達20.2%。要知道,2020年FDI並未因疫情形成過低基數,年度增速其實也在4.5%左右。可以說,2021年這一表現是超預期的。數據顯示,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按年增長17.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0.7%,高技術服務業增長19.2%。

    加之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中國第四季度房地產業GDP按年下降2.9%,建築業GDP按年下降2.1%,訊息傳輸、軟件和訊息技術服務業GDP增長11.5%。

    從GDP分項數據、出口、FDI的特徵均可見,中國製造業融入全球分工和專業化的進程有所加快,中國的「工程師紅利」開始逐步釋放。

    需知,這裏所說的「中國製造」,並非過往低端、低附加值的中國製造,而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中國製造」的壯大。很顯然,近年來中國的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的增長很快,對相關產業和上下游的帶動力不斷增強,製造業內部投資結構優化明顯,智能、低碳、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等多領域的爆發式增長。

    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加快產業升級的態勢。更要看到的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背後,已經呈現出產業鏈層次。我們都知道,富士康的增長和蘋果的增長是不一樣的。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奔向「中國製造2025」。必須認識到,當前中國生產函數發生變化,科技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突破一個技術,往往能夠創造一個細分產業,盤活一個大行業,激發大量投資和消費需求。科技對「中國製造」的影響剛起步,還需要時間醖釀。

    言而總之,中國肯定是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內外因素皆有。但經濟運行本就是一個有序演化的動態過程。保證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發展韌性持續,是一場持久戰。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不把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