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被曝大範圍裁員 京東入「冬」了嗎│企業熱評

    被曝大範圍裁員 京東入「冬」了嗎│企業熱評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份致京東員工的「畢業須知」引起熱議。據網傳的一份文檔顯示,此次裁員覆蓋業務線較廣,京喜、京東國際、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科技等多個板塊的多個事業部都設置了裁員比例,多數在10%-30%之間,其中京喜廣東戰區裁員比例更是高達 100%。

    對此,京東方面相關人士稱,此輪裁員只是業務板塊的正常優化,京東主體業務依然健康發展。對於網傳的文檔,該相關人士稱,尚未看到,不便回應。

    其實,從大環境來看,京東集團的發展前景相當可觀。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客觀上增加了消費者對無接觸性網絡購物的需求。其次,網絡零售市場已成為穩增長、保就業、促消費的重要力量——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1年,中國網上零售額達13.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5%,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23.6%。

    只是,面對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的強力競爭,2021年淨虧損達到36億元的京東有必要進行業務板塊優化。正如京東集團總裁徐雷早前在財報電話會上所言,「京東不追求單一指標的快速增長,而是關注整體業務增長的健康度和可持續性;其次,中國網路行業發展日趨成熟,將會摒棄依靠補貼等粗放的流量型增長方式,而進入到精細化運營的階段,在這樣一個新的大環境中,京東的用户增長和運營面對着'長坡厚雪'。」

    新業務帶來大虧損

    在這樣的背景下,京東集團對京喜和京喜拼拼等近年來投入較大,卻虧損較多的新業務板塊進行優化,並不意味着京東集團的整體業務發展進入了「寒冬」。

    3月10日,京東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新業務收入為260.63億元,按年增長48.07%,但經營損失卻高達105.99億元,按年增長-105.99%。據中信證券分析,京東新業務虧損的大頭就是社區團購京喜拼拼和麪對下沉市場的京喜。

    此外,據晚點LatePost給出的數據,2021年高峰時期,京喜拼拼的日均件單量不超700萬單。相比之下,第一梯隊的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日均單量都已超過4,000萬單。除此之外,刨除配送、佣金、員工等成本後,京喜拼拼淨利率在-40%,而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的淨利率則在-20%左右。

    京東物流體量大 利潤少

    再來看京東物流,隨着收購公司數量的增多,其在物流領域觸及的範圍越來越廣,也急需進行一些調整來適應其龐大的「體格」,並避免觸發反壟斷調查。畢竟,自中國監管層加強對平台型經濟的監管以來,阿里巴巴和美團已分別吃下182億元人民幣和34億元人民幣的反壟斷罰單。

    2022年3月13日,京東物流以每股13.15元的價格收購了昔日零擔巨頭(零星貨物交運)——德邦物流約66.5%股權。目前該交易還需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申報,並獲得批准。2022年2月,京東物流獲得了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台達達股份的控股權。

    此外,自2021年起,京東方面還多次增持經營大型物流園區的中國物流資產股份,截至2022年2月8日,中國物流資產成為京東絕對控股的上市公司之一,持股比例為65.67%。更早的2020年8月,京東收購了主營"國內限時"快遞業務及物流業務的服務性企業——跨越速運。

    可以說,京東物流在業務拓展和業務增量上正與順豐速運看齊,更是遠遠超越了同為電商系物流——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但是,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京東物流也面臨着很多問題。比如,毛利率較低是不可忽視的事實,2018年至2021年京東物流的毛利率分別錄得2.85%、6.89%、8.85%、5.5%。對比來看,順豐速運在2018年至2020年(2021年尚未公布)的毛利率分別為17.92%、17.42%、16.35%。

    在此背景下的裁員,以及業務板塊優化,更接近於京東集團總裁徐雷早前所說的「進入到精細化運營的階段」。京東對京東科技、京東國際等業務板塊的調整也並不會有其他特別的因素。

    活躍用户增量不佳

    只是在活躍用户的增量上,京東確實面臨着較大的增長瓶頸。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年度活躍用户數為5.697億,增加9780萬人,按年增長20.7%。這一數字,比市場預期的5.8億人,少了1000萬。此外,京東財報還披露,大約有70%的新增用户來源於下沉市場,而在2020年,這個數據達到80%。

    對比來看,2021年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全球活躍消費者達到約11.80億。截至2021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為8.687億。

    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9618.HK)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