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芯國際核心技術高管離職 放棄價值千萬股權 媒體揭真實原因

    中芯國際核心技術高管離職 放棄價值千萬股權 媒體揭真實原因

    中國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7月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離職。7月5日,中芯國際科創板股價報收58.37元人民幣/股,漲0.41%,港股股價報收22.75港元/股,跌2.15%。

    《證券日報》7月6日報道,就吳金剛離職一事,中芯國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請以公告為準」。而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吳金剛離職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資料顯示,吳金剛是中芯國際的「20年老兵」。吳金剛於2001年加入中芯國際,2001年至2014年,歷任助理總監、總監、資深總監,2014年至辭職期間,擔任技術研發副總裁,任職期間負責公司FinFET先進工藝技術研發及管理工作。

    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的技術研發工作均正常進行,吳金剛的離職未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保薦機構發表意見時也認為,吳金剛已簽署相關的勞動合同、保密協議或條款及競業限制條款,吳金剛的離職不影響公司專利權的完整性,不會對公司業務發展與技術創新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吳金剛負責參與的FinFET技術已發展為主流的納米級工藝,在該領域,雖然中芯國際在國內處於龍頭地位,但是與國際巨頭相比,中芯國際尚處在努力追趕的狀態。2020年年報顯示,中芯國際已完成1.5萬片FinFET安裝產能目標,第一代量產穩步推進,第二代進入風險量產,「第二代FinFET工藝技術研發」和「14納米FinFET衍生技術平台開發」均屬於目前在研項目。反觀國外巨頭,全球最先進的量產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已經達到5納米,3納米技術有望在2022年前後進入市場。

    吳金剛離職一事廣受關注,與其近階段被授予股權激勵有關。

    《南方都市報》報道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此前5月19日,中芯國際公佈了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其中,吳金剛作為中芯國際核心技術人員之一,獲得了公司16萬份的限制性股票,佔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比例為0.21%。

    據悉,本激勵計劃首次授予價格依據本計劃公告前1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54.86元的36.46%確定,為每股20元。這意味著吳金剛將獲得的這部分限制性股票對應當時中芯國際股票市值為878萬元。若以7月5日中芯國際最新收盤價58.37元/股計算,吳金剛所獲的限制性股票市值約為934萬元。

    但這近1,000萬股權激勵將隨著吳金剛的離職自動歸零。根據股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離職的,自離職之日起激勵對象已獲授予但尚未歸屬的限制性股票不得歸屬,並作廢失效。

    兩百萬的年薪、近千萬的股權激勵,如此大手筆為何還留不住老將?有部分網友推測,或與待遇差異有關。

    記者查詢年報發現,吳金剛的年薪雖已達到200萬元,但與其他4位核心技術人員的年薪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中芯國際年報報露,在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當中,趙海軍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631.8萬元;梁孟松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881.1萬元;周梅生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418.5萬元;張昕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425.4萬元。

    相較之下,吳金剛的年薪為其餘四名核心技術人員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對於日前授予吳金剛的千萬股權激勵,其實也並不算多。根據公告,中芯國際另一名核心技術人員張昕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為32萬份,同樣是核心技術人員,吳金剛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衹有其一半,與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裁郭光莉數量一致。

    事實上,這不是中芯國際第一次面臨人事震動的困境。去年年底,有媒體報道傳出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擬辭職的消息,中芯國際於12月16日發佈公告稱已知悉,當日港股A股均大幅下跌。

    不過,依據最新消息,中芯國際應該是留住了這名老將。根據最新披露的股權激勵方案,梁孟松獲40萬份限制性股票。若以昨日58.37元/股的收盤價計算,梁孟松所獲的限制性股票市值約為0.23億元。

    2020年年報顯示,梁孟松的年度酬金也出現了大幅增長,從2019年的34.1萬美元飆昇至2020年的493萬美元,2020年酬金包括一套價值2,250萬元的住房。若按2020年全年平均彙率折算,扣去住房費用後,梁孟松2020年酬金約有167萬美元,較2019年的酬金漲幅將近400%。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00981.HK)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688981.SH)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