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美博弈主戰場轉向金融領域 中概股惨遭殃及|巨子股評

    中美博弈主戰場轉向金融領域 中概股惨遭殃及|巨子股評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出台一條新規則,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細節,即使訊息是來自相關外國司法轄區。

    表面上看,這一新規則是為響應了美國國會於2020年12月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旨在確保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遵守美國的法規。然而其實質是針對主營業務在中國,並且實控人是中國國籍的企業。此法案將大大提高中國企業在美國股市掛牌的成本、風險和不確定性。

    12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有關問題時表示,美方的有關做法是對中國企業政治打壓的又一個具體行動,也是美方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又一個具體表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曾表示,美方頒佈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完全是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無理政治打壓,嚴重扭曲美國自己一向標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也剝奪了美國投資者和公眾分享中國企業發展紅利的機會。

    在此之前,《外國公司問責法》每次獲得重大進展,都曾引發中概股價格大幅波動,上周也不例外。12月3日美股收盤時,超過八成中概股錄得下跌,衡量中概股整體表現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暴跌逾9%,總市值一夜蒸發近7,000億元人民幣,創次貸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中概股這個概念不是2021年才有的,早在1992年就有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中概股讓美國金融機構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也讓美國投資者分享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一直以來,中美兩國的意識形態、政治體制、法律制度、經濟結構都有很大不同,這些矛盾並非不可調和。

    長期以來中美兩國的監管機構對於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以及審計底稿問題,都是秉持「不爭論」的精神。換句話說就是擱置爭議,共同賺錢。這幾年中國經濟體量越來越大,產業結構升級、政治影響力擴大使得兩國競爭越來越多。從2016年到2020年時打時停的貿易戰表明,增加關稅對中國產業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小,反而增大了美國的通脹壓力。美國商界和專業的財經官僚們不斷呼籲取消關稅,比如耶倫最近就表示,特朗普任內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一些關稅「沒有任何實質戰略理由,卻製造了麻煩」。通過重啟排除程序降低關稅,可能有助於緩解通脹壓力。

    不加關稅了,就得從其他方面打擊中國。比如重構全球產業鏈,將中國排除在外。此手段難度高,時間長,不確定性大。或者是制裁中國個別企業,這種手段雖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中國本身市場就非常大,僅靠制裁個別企業根本無法拖慢產業升級步伐。思來想去,以維護資本市場的名義「問責」中概股,這張牌或許威力最大。

    從同花順軟件可以查到,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總市值約為8.5萬億人民幣,A股總市值的90.44萬億元。中概股如果全部退市將給A股造成巨大沖擊,另外中概股主要是網路,而現在中國資本市場重點支持的是新能源、高端製造、生物醫藥以及專精特新等能夠引領中國產業升級的行業。所以若是美國不斷在中概股上做文章,中國的壓力會非常大。

    面對美國的打擊,12月5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證監會與美國證監會、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等監管機構就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坦誠、有建設性地溝通,對一些重點事項推進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前面說了美國打擊中概股不僅是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問題,也有相當大的政治因素,所以恐怕很難靠協商溝通在短時間內就解決問題。俗話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打擊中概股,其本土的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也將利益受損,並且傷及自身市場經濟地位。因此美國將中概股一竿子打死的概率極少,更多的是中美兩國圍繞中概股相互博弈。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日收盤,2021年以來,在美上市的所有中概股中有239只累計出現了下跌,佔比高達73.8%,其中更是有123只中概股的累計跌幅超過50%,佔比達38%。除了美國政策面因素,中國網路管控、行業增長遇天花板、經濟處於下行區間也是年內中概股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

    2021年中國一系列監管政策是為了促進平台經濟規範發展的政策措施,規制壟斷行為,保護中小企業權益和數據安全、個人訊息安全,消滅金融監管真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通常外部壓力變大,內部壓力就會趨於緩和。2020年,中國的數字經濟佔國民經濟總值的比例已達38.6%,位於全球第二。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預測到2025年,佔比將超過50%。這樣一個支柱性產業,監管層不可能只給棒子不給甜棗。2022年網路行業或許會像現在的房地產一樣,得到政策面的呵護,並且下一次降準正在路上,中概股很可能迎來一波情緒修復。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