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螞蟻財富"金選投顧"遭叫停 僅上線9天 或有這兩大原因

    螞蟻財富"金選投顧"遭叫停 僅上線9天 或有這兩大原因

    僅運作9天,螞蟻財富聯合6家機構重磅推出的「金選投顧」突然被叫停。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原因,主要是不符合監管合規的要求。

    據中國媒體券商中國1月14日報道,目前用户已經無法在支付寶搜索到「XX金選」的訊息條,理財欄目首頁也已經沒有了「金選投顧」的入口。

    1月4日,螞蟻財富聯合興證全球、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嘉實財富、中歐財富和財通證券六家機構,重磅推出了「金選投顧」組合策略。

    整體來看,金選投顧策略是在「支付寶·金選」基金的基礎上,結合投顧機構主理人,制定投資策略,構建基金投資組合,從而形成的十餘個基金組成的基金投顧組合;而「支付寶·金選」基金,是支付寶理財智庫從產品、管理公司、投資經理等多維度對基金進行綜合評價,最終在全市場9000多隻基金中初步篩選出百餘隻基金。

    由於其結合了投顧試點機構和網路平台的雙重優勢,這曾在業內被視為基金投顧業務的破局之舉。但僅上線9天,「金選投顧」便突遭叫停,有基金公司人士坦言:「我們也很懵。」

    對此,某基金公司合規部人士透露,此次螞蟻財富「金選投顧」被叫停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是螞蟻財富沒有基金評價資格,基金公司卻是在「支付寶·金選」基金池基礎上進行的二次篩選、組合構建,不符合監管規定。根據《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2019)》規定,試點機構應當在公司層面建立專門的投資決策委員會,建立基金產品的備選庫制度;公司應當安排專業研究團隊對每一隻入庫基金產品及相關基金管理人實施標準化、流程化的盡職調查,形成評估報告;試點機構應當明確各類產品的出、入庫標準,產品出、入備選庫應當經投資決策委員會審議。

    「如果基金投顧決策需要由螞蟻和投顧機構兩個主體完成,就會涉及到權責劃分不清晰等問題,為後續產品平穩運作埋下隱患。」該業內人士表示。

    二是「金選投顧」的展示頁面有明顯的收益預期暗示。在此前的「金選投顧」頁面中,曾明確標有「目標年化收益率x%」的字樣,而2021年11月下發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服務業績及客户資產展示指引(徵求意見稿)》規定,基金投顧服務業績展示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提及模擬業績(使用概率模型工具的除外)、為個別客户創造的收益,不得預測未來業績。

    自2019年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來,至今已有包括公募基金、證券公司以及第三方獨立銷售機構在內共計約60家機構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財富管理市場開始了從賣方模式向買方投顧時代的轉變之路。

    證監會在2021年7月舉辦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目前基金投顧合計服務資產已逾500億元人民幣,覆蓋投資者約250萬户。以此來粗略估算,相當於户均2萬元,我國的基金投顧業務方興未艾。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資管行業的一大新興業務,基金投顧在發展過程中難免面臨一些問題,對此,監管層不斷推出多個舉措,強化持牌經營,推動投顧機構由「投」到「顧」轉型,持續加碼對基金投顧業務的規範和約束。

    例如,此前,市場上有眾多具有基金銷售牌照但不具備投顧試點資格的第三方機構,或者一些財經大V在提供基金組合。但在2021年11月初,北上廣三地證監局陸續向轄區各基金公司下發《基金投資建議業務規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不具有基金投顧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

    這使得眾多基金銷售機構和財經大V的基金組合被叫停,多個平台表示會嚴格按照監管要求來進行業務調整和升級,調整期間會暫停部分組合的申購。

    再例如,金融產品具有收益前置而風險後置的特徵,只有「投」沒有「顧」的業績排名會引導投資者頻繁追求歷史業績最佳的投資組合。2021年11月18日,監管部門向多家基金投顧機構下發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服務業績及客户資產展示指引(徵求意見稿)》,針對服務業績展示、責任邊界和具體的展示指標等等作了十分細緻的要求,例如不可對外宣傳推介一年以下的短期基金組合投資業績,引導投資者關注中長期業績;不得進行基金投資組合策略表現指標排名和規模排名的展示等等。

    受上述多個監管舉措影響,多家銀行暫緩推進基金投顧業務,其中招商銀行「摩羯智投」等多家銀行智能投顧產品近日暫停買入,原因多為「規範改造」。

    總結來看,中信建投認為,基金投顧監管側主要發展路徑有三:一為強化持牌經營;二為推動投顧機構由「賣方」到「買方」,由「投」到「顧」轉型;三為投資者教育的推廣迫在眉睫。其中趨勢二和三分別從塑造行業和提升客户知識水平兩個角度緩解財富管理行業的供需錯配問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