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IMF看淡全球經濟前景 對中國的增長預判或存嚴重偏差|巨子點評

    IMF看淡全球經濟前景 對中國的增長預判或存嚴重偏差|巨子點評

    4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世界經濟展望》。IMF將2022年和2023年全球增速的預測值均下調至3.6%,較1月時的預測值分別下調了0.8和0.2個百分點。

    IMF認為俄烏衝突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國際貿易和世界金融體系都受到了廣泛的衝擊,是其下調全球經濟增速的首要原因。這場衝突導致143個經濟體今年的增速被下調,佔全球GDP的86%。

    戰爭和由此引發的制裁除了使俄烏兩國經濟急劇萎縮外,還可能讓歐盟的增速下降1.1個百分點。IMF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任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稱,俄烏衝突將減緩經濟增速並加劇通貨膨脹。整體經濟風險急劇上升,政策權衡變得更具挑戰性。

    預期經濟增速下滑對市場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際油價下跌。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俄軍在烏克蘭正開始下一階段的特別軍事行動。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俄烏衝突階段性升級會促使油價走高。然而19日當天收盤時,美油6月合約跌4.84%報102.4美元/桶,創一周新低;布油6月合約跌4.91%報107.60美元/桶。美元走強及對能源需求前景的擔憂是油價下跌的重要原因。

    除了下調經濟增長預期外,IMF還上調了世界通脹壓力。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的主要供應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小麥和玉米的主要供應國。這些大宗商品供應減少導致其價格大幅上漲,歐洲、高加索與中亞、中東和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宗商品進口國受影響最大。食品和燃料價格飆升將對全球較低收入家庭造成損害。

    IMF認為,2022年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率預計為5.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通脹率預計為8.7%,二者較1月的預測值分別高出1.8和2.8個百分點。

    在對各國的經濟預測中,IMF將中國2022和2023年的增長預期下調至4.4%與5.1%,比年初1月時的預測值分別少了0.4和0.1個百分點,遠低於中國政府的目標。理由是中國廣泛的抗疫封控措施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加劇了通脹的壓力。

    IMF認為,中國長期的經濟下滑可能會暴露出結構性弱點,如地方政府的高負債、房地產開發商的槓桿、家庭債務和脆弱的銀行系統。對於IMF的悲觀預測,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網19日發布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增長前景,並未反映中國經濟的充分韌性。

    由於經濟增長存在周期性波動,所以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的聲音在國際上輪番出現。經濟好的時候渲染威脅論,經濟差的時候又冷嘲熱諷。這兩種論調皆是不了解中國國情,卻又懷有惡意揣測所做下的無知言論。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被推出,物流運輸和供應鏈有序恢復,工廠逐漸復工。此外,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革新措施穩步進行。客觀看待,2022年剩下的3個季度經濟增速不太可能低於第一季度的4.8%。事實會證明,IMF對中國經濟的預測可能有嚴重偏差。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