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新華社:增長或已見頂 美國經濟下半年怎麼走

    新華社:增長或已見頂 美國經濟下半年怎麼走

    7月23日消息,中國官媒新華社發文指出,經歷連續兩個季度快速增長後,美國經濟增速見頂已成為多數經濟學家共識。展望下半年經濟走勢,美國經濟預計受到供應短缺和通脹等因素影響而開始放緩,步入更温和擴張階段。為抑制通脹壓力,聯儲局可能考慮在今年年底前宣佈開始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上半年:個人消費驅動復甦

    受新冠疫情衝擊,美國經濟去年全年萎縮3.5%,陷入74年來最糟糕經濟衰退。今年整體疫情因疫苗接種推進而趨於緩解,加上大規模財政刺激和寬鬆貨幣政策支持,個人消費復甦帶領上半年美國經濟強勢反彈。

    美國商務部6月底公布的最終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6.4%。其中,佔經濟總量約三分之二的個人消費支出大幅增長11.4%。

    分析人士指出,許多美國人已經接種疫苗,並得到經濟救助計劃中的紓困金和額外失業救濟補貼。在疫情緩解後,消費者釋放此前被壓抑的需求,花更多錢購買汽車、傢俱等商品,推動經濟強勁反彈。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格雷戈裏·達科表示,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家庭已積累約2.5萬億美元儲蓄,大約13%預計用於消費,這將支撐個人消費持續增長至2022年。

    美國商務部將於7月底公布第二季度GDP首次預估數據。達科預計第二季度增速將達11%,或已見頂。美銀美林全球經濟研究主管伊桑·哈里斯認為,當前經濟增速和通脹明顯不可持續。《華爾街日報》日前公布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總量在二季度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同期經濟增速見頂。

    下半年:更多制約因素顯現

    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從第三季度開始放緩,步入更温和擴張階段。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日前發布預測稱,美國經濟增速今年第二季度將達9%,第三、第四季度將分別放緩至7.8%和4.2%,全年經濟預計增長6.6%。2022年、2023年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至3.8%和2.5%。

    哈里斯表示,當前美國經濟增長面臨的限制因素比預期更多。一方面,供應瓶頸限制商品生產;另一方面,缺乏勞工制約服務業消費擴張。

    行業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球晶片短缺局面仍將延續,美國汽車業等製造產業或不得不繼續減產。汽車業是美國最大的製造產業,汽車業持續減產將制約經濟增長。

    經濟學家認為,受疫情反彈、失業救濟福利降低人員外出工作積極性等因素影響,美國企業將繼續面臨招工難問題。美國商會統計顯示,教育、衛生醫療、專業技術和商業服務等行業受勞動力短缺衝擊最大。

    聯儲局7月14日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也稱「褐皮書」)顯示,過去兩個月供應鏈中斷問題更加普遍,部分企業因缺乏勞動力而推遲擴張或縮減服務規模,多數企業預計未來幾個月投入成本和銷售價格將進一步攀升。

    由於經濟全面恢復開放後需求增速遠超供應,近幾個月美國通脹壓力快速上升。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增長5.4%,創2008年以來最大按年增幅;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按年增長4.5%,為1991年以來最大按年增幅。

    通脹高企衝擊消費者信心,加之變異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快速傳播引發的擔憂加劇,未來幾個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增長可能放緩。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7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80.8,創5個月新低。

    應對通脹:退出量寬日益迫近

    通脹壓力正促使聯儲局開始討論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目前聯儲局仍按照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聯儲局最早將於今年9月、不晚於今年12月正式宣佈逐步縮減每月購債規模。完成縮減購債計劃後,聯儲局將考慮啟動加息,逐步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

    聯儲局6月發布的季度預測顯示,多數聯儲局官員支持到2023年啟動加息,部分官員則支持2022年年底開始加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鑑於未來幾年通脹率將持續高於2%的目標值,聯儲局可能需要從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初開始加息。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美國通脹高企是暫時性的,但供應瓶頸何時緩解存在不確定性,通脹何時回落以及回落到什麼水平尚無定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通脹率持續高於預期水平,聯儲局需考慮提前結束量化寬鬆或者提前加息,以避免通脹失控。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如果一段時間內通脹率實質性超出目標水平,並使得通脹預期發生根本改變,聯儲局將適時調整貨幣政策。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