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美國人工升近5%仍「有工冇人做」  三大理由看聯儲收水勢在必行

    美國人工升近5%仍「有工冇人做」 三大理由看聯儲收水勢在必行

    今晚美國將公布最新通脹數據,是全城聚焦的聯儲局11月3日議息會議前,最後一次發放的通脹數據,現時市場預期核心通脹續企於4%以上,通脹高企令美國短債息昨日進一步走高,率先重返2020年3月美國爆疫情前高位。最新IMF最新對世界經濟狀況發出警告,點名美聯儲應準備好收緊政策,以防通脹失控。綜合工資增長、國際油價、以及美國拍債需求旺盛三大理由,聯儲啟動縮減買債是勢在必行,對港股的影響不能輕視。

    1、「有工冇人做」 職位空缺連續三個月破1000萬份

    首先從最新的美國勞數數據看,除了上周五廣受注視的美國非農業新增職位數據,顯示美國工資按年增長4.6%之外,另一個數據,就是美國勞工部周二公佈的職位空缺和勞工流動率調查(JOLTS)亦值得留意。

    數據顯示,8月份職位空缺數達到1040萬份,不但是連續三個月高於1000萬份創多年高,而且離職率升至2.9%,創紀錄。反映市場上逾千萬份職位空缺,出現「有工無人做」的情況,企業願意加人工「利誘」人才,吸引很多人跳槽轉工。

    美國勞工部數據指出,市場上有逾千萬份職位空缺,企業願意加人工「利誘」人才。(Getty Images)

    工資提升,是令到美國的通脹壓力出現結構性上升的主要推動力,而非單單疫情因素下,所造成的短期現象。今年有投票權的聯儲官員的說法,也認為通脹並不是暫時性的問題。

    亞特蘭大聯儲行長Raphael Bostic在周二表示,今年通脹率飆升的持續時間,比決策者預期的更久,並表明不適合再把物價上漲,稱為「暫時性」。他又指出,物價上漲壓力,是由嚴重、廣泛的供應鏈中斷問題所導致,壓力不會很快緩解。

    對於聯儲的「收水」步伐,他公開表示支持削減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同時又透露,調整了在聯儲「點陣圖」中的預測,以反映更快的經濟增速,主要是就業和通脹率方面,將預測加息時點略微提前了一些。不過現時依然認為現在距離加息至少還有一年多的時間。

    能源價格的上升早已引起白宮的擔憂,總統拜登在本月較早前已經要求調查汽油價格居高的原因。(路透社)

    2、油價升穿80美元 拜登要求調查汽油價居高原因

    工資壓力之外,油價急升,亦勢將令美國通脹居高不下,原油價格近期已經攀至高於每桶80美元,創下七年新高。事實上,能源價格的上升早已引起白宮的擔憂,總統拜登在本月較早前已經要求調查汽油價格居高的原因。不過,並未能阻止全球由天然氣至石油的價格升勢。化工、交通、農業都離不開原油,油價上漲增加企業成本,抑制消費,歷史上能源價格上漲曾多次誘發經濟危機。

    投行料油價再攀升90美元

    對於油價走勢,投行普遍看升。花旗預計數天之內,石油庫存可能在第四季度創歷史新低,預計今年冬天油價可能會觸及90美元/桶。高盛表示,到年底布倫特原油可能將升至每桶90美元,警告投入成本上升、天然氣漲價以及增長放緩等因素很可能影響歐洲企業在2021年的盈利增長。高盛又指,當經濟增長放緩,企業就更難轉嫁更高的投入成本,是企業利潤的主要風險。

    因此,在工資及油價上升的長期趨勢下,已經對美國的通脹帶來結構性上升的壓力,即使今晚公布的通脹有所回落,相信仍不能改變美國通脹由「暫時性」改為「長期性」的問題,更會令到聯儲局11月的議息會議上,有必要啟動縮減1200美元的買債規模。

    美國上日拍賣380億美元10年期國債,市場反應良好(資料圖片)

    3、美國十年期賣債反應佳

    其實,聯儲一直以來不願意開始縮減買債規模,主因憂慮縮減買債規模後,令到債息急升,令債台高築的美國財政百上加斤。然而,從最近的美國財政部拍債反應來看,相信能令到聯儲稍微放下憂慮。

    昨晚美國拍賣380億美元10年期國債,市場反應良好,終端用戶需求高。中標利率1.584%,連續第六次低於交易商預期。有分析師指,近期十年期美債升至四個月高位,不過未有阻止買家買債。同時反映市場熱忱於購買長年期債,而非短債。

    IMF警告滯脹風險,點名美聯儲應準備收水。(Reuters)

    IMF警告滯脹風險 點名美聯儲應準備收水

    可以預期,若美國財政部的拍債繼續能夠獲得市場認購,能夠掃除聯儲局最大的憂慮,願意在今年11月開始啟動縮減買債。

    IMF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亦值得關注,IMF不但下調了全球及中美兩大經濟體的GDP增長預期,並對滯脹發出迄今以來最嚴厲警告,指美國、英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通脹有上行風險。同時特別點名美聯儲,稱美聯儲等央行應準備好收緊政策,以防通脹失控。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