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空間站險遭SpaceX衛星碰撞 專家:或探測中方太空感知能力

    中國空間站險遭SpaceX衛星碰撞 專家:或探測中方太空感知能力

    據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的文件顯示,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12月初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普通照會表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在今年先後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對中國空間站搭載的航天員生命健康構成危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月28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我可以負責任地向大家證實。今年7月和10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後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在此期間,中國航天員正在空間站內執行任務,出於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採取了緊急避碰措施。」

    趙立堅指出,美國口口聲聲宣稱所謂負責任外空行為概念,自己卻無視外空國際條約義務,對航天員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中國《環球時報》引述航天專家12月27日表示,中方照會通報稱,2021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了5次發射任務,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和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入軌。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穩定運行在高度390公里附近的近圓軌道,軌道傾角約41.5度。

    在此期間,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後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出於安全考慮,空間站組合體分別於7月1日和10月21日實施對美國星鏈衛星的預防性碰撞規避控制(即「緊急避碰」)。

    其中,自2020年4月19日起穩定運行在平均高度約555公里軌道上的星鏈-1095衛星,在5月16日至6月24日期間,持續降軌機動至平均軌道高度382公里後,保持在該軌道高度運行。7月1日,該衛星與中國空間站出現近距離接近事件。出於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於7月1日晚主動採取「緊急避碰」,規避兩目標碰撞風險。

    10月21日,星鏈-2305衛星也與中國空間站發生近距離接近事件。中方鑑於該衛星處於連續軌道機動狀態,機動策略未知且無法評估軌道誤差,存在與空間站碰撞風險。為確保在軌航天員安全,中國空間站再次實施「緊急避碰」,規避了兩目標碰撞風險。

    《環球時報》指出,這兩次星鏈衛星接近中國空間站時,後者都處於有中國航天員值守的狀態。也就是說,SpaceX公司此舉直接威脅到中國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據介紹,1967年締結的《外空條約》第5條規定,「各締約國應把其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發現的能對航天員生命或健康構成威脅的任何現象,立即通知給其他締約國或聯合國秘書長。」因此中方對相關情況向聯合國秘書長通報。

    航天專家黃志澄表示,目前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都運行在550公里的軌道上。根據中方照會的內容,中國空間站的兩次「緊急避碰」都是因為SpaceX公司星鏈衛星的降軌,目的可能是為增強衛星星座在局部地區的通訊性能。在SpaceX公司的規劃中,該公司準備在330公里的軌道上部署一大批衛星。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美方藉此探測中方的太空感知能力,測試中方是否能準確掌握它們的行動。

    美國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14年提出了「星鏈」計劃,試圖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網路,並在2019年將首批60顆衛星送入太空。報道稱,迄今為止SpaceX已經發射了近1900顆星鏈衛星。該項目計劃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未來還可能再發射約3萬顆衛星。黃志澄介紹稱,目前SpaceX公司發射的都是軌道高度550公里左右的衛星,它們還準備在1000公里左右的軌道再發射2000多顆衛星。此外還有超過7000顆衛星準備部署在離地330公里的軌道上。

    黃志澄認為,SpaceX公司組建的這種密集衛星網絡,毫無疑問會對其他國家的航天器造成威脅。航天界目前對於星鏈衛星的軍事應用表示擔憂,因為在4萬多顆衛星部署以後,其他國家正常的航天發射就會受到影響。而此次通報星鏈降低軌道的動作不僅是增加了中國空間站的危險,還可能和其他國家的航天器碰撞。英國研究團隊此前曾警告說:「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每周都會涉及約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其中至少有500次都是星鏈和其他國家航天器的接近,甚至包括二者距離小於1公里的危險情況。」據介紹,SpaceX公司就曾有過星鏈衛星降低軌道,威脅國際空間站的先例,「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SpaceX公司訂立了協議,規定碰撞造成的一切責任都由SpaceX公司承擔,而且後者必須在衛星做出機動動作一周之前通知NASA。」

    根據中方照會,目前中方請聯合國秘書長將相關情況周知《外空條約》各締約國,並提請各締約國注意,不論是相關政府部門,還是非政府的團體組織,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從事的活動,要承擔國際責任,並應負責保證本國活動的實施符合本條約的規定。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