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重回巔峰,阿里還有什麼牌?

    重回巔峰,阿里還有什麼牌?

    一場史詩級別的下跌席捲了在海外上市的中國網路企業。

    作為其中扛鼎者的阿里巴巴,股價自高點也重挫65%。

    在政策監管、競爭對手崛起的挑戰下,可以說阿里遇到了上市後的最大壓力。

    阿里巴巴作為中國網路企業的標杆,被看做中國企業衝擊萬億美金市值的先頭兵。而目前,阿里的市值只剩3000億美元,相比同行亞馬遜的超1.6萬億美元市值,阿里不及後者的五分之一。

    不過這也引來了橋水基金達里奧、查理·芒格等投資大佬們的抄底甚至不斷加倉。芒格直言:「投資阿里巴巴是讓我感到舒適的投資決策。」

    另一方面,阿里也走在謀變的路上,在本地生活、物流(菜鳥)、雲計算、半導體等領域正在持續發力,試圖構築新的增長引擎。

    這一次,阿里能夠徹底翻盤嗎?

    1

    謀變

    新勢力崛起,中國電商業早已告別「一超多強」,而是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

    憑藉「私域流量+短視頻+直播帶貨」,快手電商和字節電商急速飛馳,攪動着電商江湖;京東則依靠「自有物流+供應鏈」雙飛輪提升效率,GMV市場份額穩定在20%上下;再加上下沉市場的拼多多、主打特賣的唯品會等,他們對阿里進行着強有力的「圍剿」。

    根據平安證券的統計,阿里GMV市佔率從2017年的77%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54%,即將跌破50%關口。另一層面來講,或許是面對高壓的反壟斷調查,阿里主動向「壟斷」說拜拜。

    未來5年,平安證券預計電商競爭格局將繼續分化,阿里市佔率將繼續下滑,但仍保持在40%以上,京東依舊排在第二名,相對穩定;抖音、快手市佔率則繼續提升。主打「拼團和下沉市場」的拼多多依舊佔據第三的位置,且市佔率穩步提升。不過分析其2021年財報,高速增長的拼多多也呈現「疲態」。拼多多2021年年底活躍買家數8.687億,按年增速回落至僅有10%。用户規模上,阿里國內電商用户8.8億,反超拼多多,奪回用户數第一的位置。

    2021全年,拼多多GMV規模為2.4萬億元,按年增長約46%,增速顯著放緩,但仍是TOP3中最快的。需要注意的是,拼多多用户規模增長放緩,訂單量增長,但客單價卻繼續下滑至40元/單。可見,拼多多仍舊沒有擺脱「低價」的標籤。

    在2021年,拼多多選擇「捨棄速度換利潤」,大幅砍掉營銷費用,使得四季度收穫高達69億的經營利潤。但這種「砍費用來盈利」的做法,持續性存疑。

    宏觀角度來看,中國網路購物用户規模臨近見頂,巨頭的虹吸效應在減弱。靠流量推動增長難以為繼。

    ▲數據來源:CNNIC

    中國網路絡訊息中心(CNNIC)的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户規模達8.12億,在總體網民中的滲透率已超過80%。截至2019年6月、2020年6月和2021年6月,電商用户規模按年增幅分別為12%、17%和8%,增速明顯放緩。

    蛋糕萎縮,列強圍剿,撼動着阿里商業帝國的「基本盤」。

    2022財年第三季度,阿里營收2425.8億元,按年增長僅有10%;淨利潤192.24億元,按年大降75%,即便剔除大文娛計提的251億商譽減值,依然下降了27%。

    核心業務「中國零售商業」收入按年增長僅7%,淘寶和天貓GMV增速連續第二個季度不到10%。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這其中,淘寶天貓客户管理收入下滑1.3%,立身之本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不過,阿里的電商業務正呈現「多點開花」的格局,特別是聚焦「下沉市場」的淘特和淘菜菜。淘特訂單按年翻倍,淘菜菜GMV按月增長30%。由於主攻必需品和下沉市場,疊加補貼的社區團購模式,阿里欠發達地區的新消費者增長明顯。

    其次,海外活躍用户也增加了1600萬達到3億人,如此龐大的人群基礎,為阿里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流量基礎。

    與此同時,阿里正不斷深化「內部協同」。比如,高德加強與本地生活業務的融合後,國內本地生活年活用户達到了3.72億,增加了1700萬。

    阿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戰略已經取得了不俗進展。比如,大潤發、盒馬+餓了麼+天貓超市,實現了自營超市業態對城市居民的全域覆蓋。

    可以看出,阿里基本盤已然生變,且正在積極謀變,力爭更有質量的發展。

    2

    重構新引擎

    放眼全球,網路人口紅利幾近見頂,微軟、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找到了發展的「第二條路徑」,即依靠雲業務保持業績高增長。

    尤其是得益於AWS的加持,亞馬遜從一家不賺錢的「零售商」蜕變為提供科技服務的「雲巨頭」。

    儘管亞馬遜總體營收增速在放緩,AWS卻發揮着定海神針的作用。2021年四季度,AWS靠着佔比13%的收入,貢獻了幾乎全部利潤。相比之下其「全球零售和訂閲服務」虧損了18億美元。

    更令投資者放心的是,AWS目前手握高達805億美元的未確認收入,雲印鈔機燃料充足,2022年高增長無虞。

    2021年,AWS營收達到622.02億美元,按年增長37%,佔亞馬遜總收入的13%;營業利潤185.32億美元,按年大增49%,佔亞馬遜營業利潤接近八成。

    由於零售和訂閲服務還在虧損,亞馬遜的電商光環在逐步褪色。可以說,亞馬遜電商業務和阿里面臨相同的處境,但如此龐大的身軀,卻依然能夠快速奔跑,就得益於雲業務的助攻。

    AWS的業績表現成為亞馬遜每季度財報的「必看節目」,雲服務的超預期表現,使得亞馬遜PE(TTM)估值達到50倍,遠高於阿里的30倍。

    2021年,張勇不止一次在內部強調:「阿里將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新興關鍵業務中。」

    這其中,雲是阿里不能輸的戰爭。我國雲服務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394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256.1億元,5年接近5倍。受疫情中的在線辦公、遊戲等需求,2020年我國雲服務市場仍保持近40%的高速成長。據機構預測,2024年中國雲市場規模將達到9286.2億元。

    全球也不例外,智研諮詢數據顯示,到2022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4750億美元,比2021年的4080億美元提升16%。

    雲市場的蛋糕足夠大,成長速度夠快,這是除電商之外,阿里最值得仰仗的增長點。

    當前,阿里雲位居國內第一,拿下了38%的市場份額。2022財年三季度,阿里雲收入195億,增速為20%。

    但阿里雲仍有幾大難題待解。首先是增速不濟,要知道上一財年同期阿里雲增速還有50%,新財季直接下降至20%。

    而AWS在2021年四個季度連續加速增長,不斷超出市場預期。跑的沒有競爭對手快,市場份額不免遭到蠶食,全球市場被谷歌雲反超,國內市場佔有率也下降至40%以下。

    其次是盈利能力孱弱。當前,國內雲廠商還在用價格策略跑馬圈地,雲業務還沒有來到收穫期。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海豚投研

    阿里雲新一季度利潤萎縮至僅有1.34億,利潤率從上季度的2%掉到了0.7%,而AWS利潤率維持在30%上下。

    由於國內市場的特殊性,中國企業難以複製世界巨頭的「鈔能力」。比如,AWS提供標準化服務,一般不承接集成和定製化項目,亞馬遜可以靠規模攤薄硬件成本。

    而國內政企客户普遍傾向於私有化部署,且個性化需求繁多。國內雲廠商扮演着「私有云+混合雲」的集成商角色,標準化程度低,難以大規模複製。

    此外,國內雲廠商還要向電信運營商支付30%的數據傳輸費用,而海外企業則可自建網絡,甚至向客户收取流量費用。因此,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國內廠商的成本要高出一大截。

    這些都導致國內雲服務企業還處在「薄利多銷」的階段,甚至是「虧本賺吆喝」。

    雲服務這口蛋糕着實不好下嚥,阿里雲的策略是「一雲多芯」、「做深基礎」,聯合達摩院、平頭哥,通過自研晶片,夯實底層技術。

    Gartner發布的最新雲廠商產品評估報告顯示,阿里雲在計算評分中位居全球第一;在存儲和Iaas基礎能力兩項評比中,阿里雲排名第二。

    當前阿里雲已經率先實現扭虧,未來會繼續提升議價能力,豐盈盈利能力,給予市場更強勁的信心。

    其他的多元業務中,本地生活(餓了麼、口碑、高德)收入121.41億元,增長28%,調整EBITA後虧損49.87億元;菜鳥營收增長23%至196億,微虧0.7%,扭虧指日可待。這兩個業務增速均遠高於電商主業。

    面對持續虧損的大文娛業務,阿里選擇壯士斷腕,直接計提了251億的商譽減值。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監管基調下,騰訊阿里等網路巨頭過度的投資將止步,阿里未來也將更集中在優勢業務中。

    可以看出,在競爭激烈的中,阿里巴巴正在重構增長引擎。

    3

    抄芒格的底?

    對網路行業的高壓式監管,令網路企業風聲鶴唳,股價持續承壓。

    甚至有分析認為,政策監管將直接扭轉網路的商業模式,變成像「水電煤氣」等公共事業的基礎設施,這些企業的估值水平將大打折扣。

    「業績不振+政策趨嚴」,阿里股價自2020年10月28日的高峰至今年3月27日已經下挫了65%,芒格這筆投資已經回撤了40%,但老爺子似乎並不擔心:「阿里巴巴是讓我感覺到舒適的投資機會。至少目前來看,買入阿里股票風險並沒有那麼巨大。」

    先看「外患」,監管並非將網路一棍子打死,而是更好的規範其發展。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兩會中就表示:「中國既鼓勵創新,同時又要嚴格依法合規,公平競爭,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和不公平競爭。當前,螞蟻集團等企業的整改還沒有結束,總體進展比較順利,它們的金融業務正在逐步納入監管。」

    其次看「內患」,當前阿里還在痛苦中歷劫,但阿里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翻盤的「家底」還在。

    當前,其股價已經下降至100美元上下,已經沒有必要拿着放大鏡去挑毛病了。

    Artisan Partners董事總經理丹尼爾·奧基夫就認為,阿里巴巴是他所見過的最便宜的股票之一。

    當前,阿里在手現金3332億元,是中國網路企業中最多的,相當於1.9萬億元市值的18%,也就是說買入阿里股價實際上還要打個八折。

    ▲數據來源:Wind

    當前,阿里的股價足夠便宜,但寄希望於投資者「撿煙蒂」是遠遠不夠的,拿出令市場「眼前一亮」的表現,才能在逆風中實現翻盤。

    截至2021年底,阿里在全球擁有12.8億的年度活躍買家,佔世界總人口的17%,這意味着阿里擁有足夠大的施展空間,扭轉業績下滑的頹勢。

    3月22日,阿里巴巴宣佈將股份回購金額由150億美元擴大至250億美元,創下中概股回購記錄。足見阿里對其未來發展的自信,也從另一方面顯示出阿里股價的「低估」。

    二戰期間,丘吉爾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不僅僅是投資者,對於正在經歷「劫難」的阿里和中國網路企業來說,正是利用危機來發現問題,淬鍊新生機的好時機。

    「阿里要做102年的企業,橫跨三個世紀。」如今阿里才23歲,面對未來的百年征程,當下的波折或許並不那麼令人恐懼和擔憂,眼光放長遠一些,阿里正努力重回巔峰。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