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當美國開始「抄中國作業」

    當美國開始「抄中國作業」

    編者按:

    當美國開始迫切地推動工業價值鏈各部分迴流,在大基建計劃上「抄中國的作業」;

    當全球化遭遇危機,眾多新興國家因沒有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而陷入困境。

    完整的工業體系,再次顯示出經濟的韌性和底氣。

    今天的中國,能給特斯拉這條鯰魚一片廣闊的水域,美國卻很難做到。

    實業強國,我們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本文是《實業強國:中國製造自強之路》一書的序言。這本書通過23個核心產業的故事,勾勒出中國實體經濟這張大網的結構,求索中國製造的自強之路。

    01 大基建計劃「向中國學習」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曾經的「世界工廠」美國開始了製造業空心化。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痛定思痛,反思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的弊病。從奧巴馬、特朗普到拜登,三任美國總統,力圖重振美國製造業。

    奧巴馬的一系列政策,核心是減稅和補貼。特朗普更具有對外的威脅性,除了減稅,他還動用關稅,揮舞制裁大棒,試圖強迫生產線搬回美國。但事與願違,貿易戰非但沒能讓「美國再次偉大」,還反噬了美國製造業,鐵路貨運與出口的下滑是最明顯的指標。

    拜登將重心轉回對內措施。雖然「與中國競爭」的目標是不變的,但他把希望寄託在基建投資上,簽署了1萬億美元基建法案,宣稱要修10萬公里的公路,建1500座橋、50萬座充電站。「與中國競爭」看來其實是「向中國學習」。如果說福耀玻璃的《美國工廠》紀錄片展現了美國企業高管學習中國經驗的浪潮,那麼大基建計劃則是美國政客對中國模式的一次照貓畫虎。

    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國家,在努力沿着製造業價值鏈往上爬。而佔據價值鏈頂端的美國,無力將價值鏈繼續升級,反而選擇逆向補全自己在價值鏈上的位置,也就是拜登所說的「確保從航空母艦甲板到高速公路護欄的鋼材,都是美國製造的」。

    這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的基礎研究投入下滑,而中國的科技創新卻迎頭趕上。1953—2002年的50年間,美國基礎研究經費年均增長率幾乎是GDP年均增長率的兩倍,在鼎盛時期,美國的研發投入可以佔到全球的70%左右;聯邦政府始終是基礎研究的主要資助者,比例在57%~71%。但正如《實業強國》第一章所描述的,如今,無論是美國在全球研發投入中的佔比,還是聯邦公共投入在美國研發投入中的佔比,都大大下降了,前者為30%左右,後者僅剩25%左右。發達工業國家開始走向存量知識再利用的創新,而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基礎研究熱潮退卻,使價值鏈進一步產生革命性升級的空間變小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球化的危機。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史學家哈羅德·詹姆斯(Harold James)在2000年就富有遠見地寫出了《全球化的終結》(The End of Globalization)一書。他認為,自由貿易無法長久,全球化-國家化的周期就像鐘擺,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高漲的保護主義訴求捲土重來只是時間問題。無論全球化的終結是否為必然的結果,人們對全球化的問題已經觀察得越來越清楚。過去70多年,完成工業化、上升為發達國家的國家不多,其人口少之又少,全球化沒有為世界多數人口帶來福音,而國家解體則註定是蘇聯、南斯拉夫聯邦等國家的悲劇。

    02 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終究玩不轉

    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即便像烏克蘭一樣繼承馬達西奇公司、安東諾夫設計局、南方機械製造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又稱黑海造船廠)這一眾世界頂尖技術企業,也會因缺乏配套設施,而終究玩不轉。而像巴西、墨西哥這樣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不能在國際分工中建立起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把工業建立在依靠大量外資企業的基礎上,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將研發外包給印度等國的美國製造業代表波音所遭遇的困境,則與上述例子體現了一種殊途同歸的對稱,同樣證明了全球化的不可持續與對民族產業的傷害、崩解。不妨用「高收入陷阱」來形容如今貧富分化日趨嚴重、需要工業價值鏈各個部分迴流的美國。

    實體經濟對數字經濟、虛擬經濟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比如,中國如果沒有基建優勢與物流便利,就沒有電商的繁榮。但實體經濟內部,不同產業鏈條上各環節與鏈條之間的分工協作,由此編成的一張張內循環或外循環的網絡,卻往往被忽視。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工業體系中的一顆顆明珠上,並講述這些傳奇企業的神話時,容易忘記整個結構的重要意義。正如馬達西奇如果在中國,肯定和在烏克蘭是不同的命運。離開了這個結構帶來的產業集群協同效應,明珠也會黯然失色。重振美國製造業不是靠振臂一呼就能實現的。今日的中國能給特斯拉這條「大鯰魚」這樣一片「水域」,美國現在能嗎?

    當美國開始重新「拼實業」的時候,回顧並考察中國製造的自強之路,恰逢其時。本書用23個核心產業的故事,為讀者勾勒出中國實體經濟這張大網的結構,從基礎的原材料到高端的光刻機,都儘量幫讀者抓住重點,看懂每個產業的運行邏輯。書中用有趣的故事和簡明的數據,講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是非曲直。

    從2011年觀察者網創立以來,一些富有家國情懷的理工知識人聚集於此,以甬温線動車事故的輿論爭議為契機,從科學、技術和戰略角度正面支持中國高鐵發展,形成了「工業黨」這樣一個群體和話語陣地。關注中國工業發展,是觀察者網的一大特色。在這裏,除了有智庫學者的發聲,也誕生了科工力量這個垂直欄目。本書是觀察者網·科工力量欄目組在日常的科普工作中長期積累的成果,願和更多關心中國製造的有識之士共同切磋、探討。是為序。

    這本書講述的是我國工業製造領域23個核心產業的故事,既包括糧食、石油這樣的基礎產業,也包括電動汽車、工程機械、光刻機、航天發動機這樣的高端製造產業。書中從歷史源頭出發,釐清每個產業背後的歷史脈絡和發展邏輯,分析我們在哪個環節被「卡脖子」、在哪個環節已經領先,梳理在全球背景下我國各產業所處的位置及處境,並尋找出路、提出對策和建議。在23個產業的故事中,既有從一窮二白到全球領先的驕傲,也有仍然在被「卡脖子」的焦灼,本書生動講述這些細節。書中通過大量的歷史細節、關鍵人物和事件,串聯起我國拼實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幫助每一位關心中國經濟的讀者理解中國製造從大到強的真相,具有長久的閲讀和傳播價值。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