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被斷供4年後,華為終於要有晶片了?

    被斷供4年後,華為終於要有晶片了?

    1987年5月27日,日本東芝總部大樓前,警燈閃爍。

    由於被美國指控,向蘇聯人出口數控機牀,日本警察廳被迫在自己的地盤上,抓走了東芝的兩名高管。

    這是日本產業史上,恥辱的一幕。

    30年後,當美國人故伎重演,試圖逼中國人就範時,華為選擇倔強地站着。

    自從四年前,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華為就陷入了晶片斷供危機。

    因為缺芯,華為2021年營收鋭減2500億元,跌幅近三成。

    就在大家都為之揪心時,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網上,一份華為的專利申請讓人們看到了一線曙光。

    這就是坊間流傳多時的華為晶片堆疊封裝技術。

    所謂晶片堆疊,就是將原本單獨封裝的晶片,通過重新設計整合,用全新的3D封裝工藝將其封裝在一起,從而用一顆晶片實現多顆晶片的性能。

    對於高端晶片被斷供的華為來講,這無疑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

    但就是這樣一條技術路線,在國內卻遭到很多人嘲諷。

    有人說,這是想把兩杯50℃的水倒在一起,變成100℃的水。更有人稱,這種技術完全沒可能,就是「花粉」的自嗨。

    華為晶片堆疊專利的公開,讓這些質疑聲煙消雲散。

    就在不久前,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2021年度報告發布會上也表示:

    用面積換性能、用堆疊換性能,使得不那麼先進的工藝,也能持續讓華為在未來的產品裏面具有競爭力。

    這是華為首次公開確認晶片堆疊技術。

    事實上,晶片堆疊並非華為的獨門秘訣,而是半導體產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

    晶片產業鏈,主要包括三大環節:設計、製造和封裝。

    自從1958年,德州儀器工程師傑克·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以來,晶片產業就沿摩爾定律的方向前進。

    在這期間,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18個月翻一倍。

    然而,隨着晶體管不斷變小,工藝製程不斷向5納米、3納米……推進,物理上已經無限逼近原子尺寸(0.1納米)。

    這意味着,傳統的技術路線,再往下已經很難突破。

    面對摩爾定律可能的終結,包括蘋果、英特爾在內,全世界科技巨頭都在尋找出路,而晶片堆疊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蘋果最新發布的M1 Ultra晶片,就將兩顆M1 Max晶片封裝在了一起。

    英特爾更是在最近公布了3D堆疊晶片技術,試圖以此來增強算力,在五年之內重奪業界領先地位。

    與英特爾、蘋果主動求變不同,華為發展晶片堆疊技術,更多是一種先進工藝不可獲得的困境下,無奈的選擇和倔強的努力。

    而這種努力,早在四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在武漢,九峰一路以南,光谷七路以西,有一塊不大但很「神秘」的土地。

    幾年前,從谷歌地圖上看,它還是一片荒地。

    如今,這裏已建成一片廠房。

    在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網站上,我們找到了這塊地的用途,即華為武漢研發生產項目(二期)A地塊。

    根據公示內容,這裏建有FAB廠房、CUB動力站和PMD軟件工廠。FAB一般指晶圓加工廠。

    三年前,華為曾發行了201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在武漢投資18億人民幣,興建武漢海思工廠項目。

    這塊地,大概率就是武漢海思工廠,也是華為在國內的首個晶片工廠。

    儘管18億元的投資,與台積電、三星動輒上百億美元的工廠,相差甚遠。另外,從公開報道的訊息看,這裏生產的晶片也主要用於通信領域,而非手機。

    但對華為來講,這畢竟走出了第一步。

    外界也對華為造晶片,充滿了想象力。2021年6月,中國台灣《電子時報》披露,華為首個晶圓廠,將從2022年起,分階段投產。

    網絡上,有關華為開展塔山計劃、南泥灣計劃的消息,一度甚囂塵上。這些傳言事後均被華為內部人士否認。

    外界的想象力,可以天馬行空,但半導體產業鏈極其複雜,凝集了全人類數十年的智慧。

    在現有的體系之外,重新搭建一個從原材料到設備完全國產化的生產體系,其難度堪稱地獄級,絕不可能在短期內建成。

    對此,華為有着清醒的認識。

    早在2019年,美國剛開始制裁華為時,任正非在總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

    「晶片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2020年7月,美國切斷華為代工之路後,任正非又親率高管團隊,馬不停蹄走訪了滬寧四高校。

    在那裏,他再一次強調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華為上海青浦研發基地,也在2019年開工建設。

    半導體不但技術尖端,而且產業鏈很長,單靠華為一己之力,很難突破美國數十年築起的技術壁壘。

    為此,華為打破一直遵循的不投資任何公司的原則,於2019年4月成立哈勃投資。

    哈勃投資的任務是,在半導體產業鏈上尋找那些有潛力的初創公司,幫助產業鏈成長,讓他們培養出世界級的品質。

    投資範圍從晶片設計、EDA軟件,到設備、材料……幾乎涵蓋整個半導體產業鏈。

    根據天眼查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哈勃投資一共發起77筆投資,被投資企業超過60家。

    這些投資,不但彌補了華為在產業鏈佈局上的短板或空白。

    比如,科益虹源是中國第一家掌握高端準分子激光器的公司,也是上海微電子的光源系統供應商。

    同時,也正在助力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成長。

    半導體上游的每一台設備、每一項材料,都非常尖端、非常難做,但全世界的需求,卻相當有限。

    高端光刻機,每年只生產幾十台,很多材料,全世界只有幾千萬,甚至幾百萬美元的需求。

    對於晚到的中國企業來講,市場早就被日、美瓜分殆盡,要想突圍,除非有實力雄厚的下游廠商支持。

    而華為的投資,不但為這些初創企業注入了動力,也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國產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美國人有一個傳統:誰挑戰了他們的地位,誰必將遭到迎頭痛擊。

    30多年前,當日本半導體產業威脅到美國時,里根政府逼迫日本簽署了不平等的《日美半導體保證協定》。

    作為日本半導體企業的領頭羊,東芝因涉嫌向蘇聯出口數控機牀,兩名高管被警方逮捕,其內部技術資料也被美國中情局順走。

    甚至,連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也不得不向美國道歉。

    無獨有偶,2013年,當阿爾斯通威脅到通用電氣時,美國再出重手。

    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剛在美國落地,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帶走,他的公司則被美方以《反海外腐敗法》為由,開出7.72億美元的鉅額罰單。

    面對美國人的「淫威」,東芝、阿爾斯通選擇認輸。但最終,也沒能換來尊嚴。

    日本半導體產業,自此一落千丈。而作為法國人驕傲的阿爾斯通,其電力業務也被通用電氣收購。

    多年後,當美國人故伎重演,試圖逼中國人就範時,華為選擇倔強地站着。

    面對美方一輪又一輪的制裁,任正非帶領華為,努力突圍。

    2021年,華為組建五大軍團。在誓師大會上,任正非振臂一呼:

    「我認為,和平是打出來的。我們要用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打出一個未來30年的和平環境,讓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負我們。」

    這種努力,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

    當時,華為還是一家很窮的公司,但任正非已經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

    為此,華為創辦海思,組建2012實驗室……把賺的錢,一大半都投在了研發上。

    奮鬥的過程是痛苦的,用任正非的話來講:

    「三十年來,華為全都是痛苦,沒有歡樂,每個環節的痛苦是不一樣的。」

    但即便最難的時候,華為也沒想過要放棄。

    2020年5月,由於美國升級制裁,海思研發的晶片,已經沒有晶圓廠能代工。對此,華為表示,絕不放棄對麒麟晶片的研發。

    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話來講:「我們就是養着這支隊伍,繼續向前,只要我們養得起。」

    正是因為這種堅持,才有了今天的鴻蒙系統,才有了華為在晶片堆疊,乃至諸多領域裏的技術突破。

    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以及中國政府的不懈努力,被加拿大羈押1000多天的孟晚舟,才得以成功獲釋。

    對此,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在接受CGTN採訪時感嘆:「我沒有孟女士幸運,我的公司和祖國沒有給予如此強大的支持。」

    東芝、阿爾斯通,以及華為的不同遭遇,告訴我們:

    面對外部打壓,熬過去,你就是一代新王。倘若認輸,就只能永遠跪着。

    然而,站着並不容易,甚至要付出慘痛的代價。2021年,因為晶片斷供,華為營收鋭減2500億元,跌幅近三成。

    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華為的研發投入卻再創歷史新高,十年累計投入8450億元。

    過去五年,華為在全球研發投入排行榜上的名次不斷提升,2021年躍居世界第二。

    然而,這份榜單卻也道出了許多無奈。全世界研發投入最多的10家企業,有一半是美國企業,華為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

    這個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在中國,像華為一樣能打的企業,還是太少。

    有朝一日,如果在這份榜單中,有一半是中國企業,那中國高科技產業就真的是強大了。

    到那時,晶片或許再也不能卡住我們的脖子。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