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市值沒了2000億,打工人出身的潮汕女富豪急了!

    市值沒了2000億,打工人出身的潮汕女富豪急了!

    股市跌跌不休,慌的不只有股民,還有潮汕女首富王來春和她的哥哥王來勝。

    今年以來,立訊精密年內跌幅已經超過了40%,市值更是一度跌破2000億元大關,股價在下坡路上一去不返。

    4月11日盤後,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實控人之一、副董事長王來勝擬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該公司股份2億-4億元。

    對於增持的目的,公告解釋為「基於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堅定信心,本着共同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社會責任」。

    其實說通俗點,就是股價跌太多了,這個價位可以增持一波抄底了,畢竟之前高位的時候也套現了不少錢。

    但一方面是持續下跌的股價,一方面是歐菲光被踢出「果鏈」後,立訊精密頗有些唇亡齒寒的意味,在不容樂觀的現狀下,就算立訊精密已經在加快轉型,王來春還能創造奇蹟嗎?

    1.

    /「廠妹」王來春

    逆襲成700億富豪 /

    1988年,「台商元年」,已經在台灣地區做出一番事業的郭台銘來到了大陸,建立了大陸第一個富士康加工廠——「深圳海洋電子插件廠」,並招聘了首任150名員工,而21歲的澄海農村妹王來春正是其中一員,也自此開始了自己的「廠妹」生涯。

    上世紀八十年代,百廢俱興、條件艱苦,郭台銘工廠的員工宿舍就在廠房的頂層,而宿舍裏只有大通鋪,大通鋪上的年輕人們在電風扇吹出來的熱風裏汗流浹背,大家都只顧得上温飽,顧不上夢想。

    比睡覺更難熬的是停水、停電,這就意味着在廣東的夏天無法洗澡沖涼,還得趕工期加班,據說郭台銘為了趕貨都曾在這條流水線上三天沒閤眼。

    而王來春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撐了過來,不僅如此,她還因為特別能吃苦、求上進,逐漸被提拔為線長、組長。

    十年間,一個初中學歷的流水線上的「廠妹」,就做到了當時大陸人在富士康的最高領導——課長,管理着數千名的員工。

    但她沒有繼續為郭台銘打工,而是擺脱了「廠妹」的身份,到了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創業、做女總裁。當然,在此期間她也得到了老領導郭台銘的大力支持

    1999年,王來春和哥哥王來勝搭檔,共同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據媒體報道,在初期富士康是最大客户,貢獻了超過50%營收。

    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成立了立訊精密。在後來的招股書中,能看到在2007年至2009年間,富士康銷售產品的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7.73%、56.46%、45.38%。

    背靠大樹好乘涼。在立訊精密上市的前一年,郭台銘拉上了胞弟郭台強,由富港電子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400萬股,以3.08%的股權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廠妹」成了她傳奇故事的一部分,而她的新標籤更多的成了億萬富豪、白手起家女富豪等。

    但創業不易、守業更難。立訊精密能做強做大,和成功抱上了蘋果公司的「大腿」有很大的關係。

    郭台銘的富士康,一直是蘋果公司的供貨商,而立訊精密早就通過為富士康代工而和蘋果公司產生了一些間接的交際,到2011年時,則是真正的「啃」下了蘋果公司,成為「果鏈」中的重要成員。

    近些年,立訊精密更是憑藉過硬的生產水準,拿下了Airpods的大部分訂單份額。2017年,庫克還曾拜訪過立訊精密,在流水線上近距離觀看了「廠妹」們的製造流程。

    庫克還稱王來春的創業精神是「中國夢的實現」,讚揚立訊精密是「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

    可以看到,立訊精密從一家小小的連接器廠,在幾年間產品線就擴張到了電子製造的多個領域,最後憑藉着進入蘋果產業鏈後的技術積澱,成為一流代工廠。

    而伴隨着立訊精密上市十二年,「廠妹」王來春的身家財富也實現了持續暴漲。

    在《2022年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企業家榜》中,王來春以700億元的身家躋身第三,在她身後的還有前兩年火極一時的藥王夫婦的鐘慧娟。

    2.

    / 過度依賴蘋果

    潮汕女首富的困局 /

    在過去的幾年間,立訊精密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2019年12月,公司市值首度突破2000億元;半年後,市值就從2000億元增長到3000億元。

    而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它作為蘋果供應鏈中的龍頭企業,發展前景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因此在2020年7月打入iPhone代工產業鏈後,市值直接衝高至4500億元。

    立訊精密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但盛名之下,它的陰影面也開始逐漸顯現。

    一方面是伴隨着股價的暴漲,控股股東開始頻繁在高位套現。

    有媒體報道,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王來勝共有五次大額減持行為,期內共減持3.75億股立訊精密股份,總計套現183.60億元。相關公告解釋稱,減持所獲資金將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

    但相比套現金額,這次不超過4億的增持,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罷了。

    另一方面是過於依賴蘋果公司,成了一把懸在王來春和立訊精密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道何時會落下。

    要知道,從2017年至2020年間,立訊精密對蘋果公司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蘋果公司貢獻的銷售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已經從35%上升到了60%以上。

    而自從歐菲光被踢出「果鏈」後,剩下的「果鏈」成員們基本都有了些許唇亡齒寒的意味,當然也直接影響到了投資者對於消費電子這一板塊的信心。看一看「果鏈三巨頭」的K線圖,就知道投資者已經用腳投票了。

    眾所周知,對抗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所以和蘋果公司深度綁定的立訊精密,面對的風險更聚焦。

    比如據日經新聞報道稱,蘋果將大砍iPhone 13、iPhone SE 3、AirPods等三大產品線訂單;近期,還有立訊精密可能無緣代工iPhone 14高端系等傳聞。

    除此之外,值得關注的還有立訊精密的經營情況。

    據立訊精密2021年度業績快報,營業收入達到1541.06億元,按年增長66.60%;淨利潤為70.72億元,按年減少2.02%。

    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背後,立訊精密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顯然經營情況也並不十分樂觀。

    4月12日,據日經亞洲報道,受疫情影響,蘋果iPhone第二大代工商和碩已經停止在上海和崑山的組裝。而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也表示,預計4月底或5月初和碩才能完全恢復生產。

    立訊精密的工廠也在崑山,疫情衝擊下,消費電子行業或許將迎來「最冷寒冬」,作為其中的一員,它勢必將受到波及。

    3.

    / 新能源汽車

    立訊精密能否講好新故事?/

    雖然高光時刻已經遠去,但是立訊精密仍然是國內的消費電子龍頭企業之一,怎麼撐起2000億的市值,講出新的資本故事呢?

    一方面,蘋果訂單這塊蛋糕,王來春還得繼續帶着立訊精密去和富士康、和碩等台企爭奪,以期獲得更多的營收;

    一方面,就是儘量削弱立訊精密對於蘋果公司的依賴,讓業務的佈局更多元化,最好的方式則是精準入局下一個風口。

    而立訊精密佈局的新風口,也是它的新故事,則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

    今年2月,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將與奇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打造合作造車ODM模式的基礎上,快速發展立訊精密Tier1的業務。同時,立訊有限公司擬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等奇瑞系股權。

    對此,王來春解釋為,「立訊精密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新能源開拓為別人造好車的ODM業務,志在抓緊機會窗口拼進全球領先的Tier1。」

    因此對於立訊精密的這一資本運作,背後的意味也很明顯,就是獲得了一個具備整車製造資質的戰略合作伙伴。以後無論是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還是切入汽車代工,也都有了基礎。

    但就算現在的立訊精密已經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仍然只能算是亡羊補牢,畢竟王來春的老東家富士康,已經宣佈了旗下純電動汽車即將交付。

    此外,3月時還有媒體報道稱,立訊精密、寧德時代、比亞迪有望打入Apple Car供貨。

    要知道,蘋果造車這件事,在7年裏換了4個高管,本身就經歷了從整車到軟件再到整車的曲折經歷。

    而作為「果鏈三巨頭」之一,立訊精密會在這件事裏扮演什麼角色呢?因此消息一出,立訊精密就再次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但隨着諸多企業的下場造車,其實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的廝殺已經開始,未來也勢必會面臨着殘酷的洗牌、淘汰。

    作為後來者的立訊精密能否講好這個新故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趕上行業步伐、奪得一席之地,或許還要很長的時間來考察。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