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傳特斯拉下要復工 華為大佬的擔憂會成真嗎?

    傳特斯拉下要復工 華為大佬的擔憂會成真嗎?

    上海3月28日正式進入封城以來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目前還沒看到緩解的跡象。同樣是汽車重鎮的長春市,也正和上海一樣在封城的管控中煎熬,長春從3月11日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至今以來已經1個多月。

    根據2021年統計局的數據,上海和吉林的汽車產量合計佔全國總產量近20%。資本市場已經在股價上給出了最直觀的感受,上汽集團、五菱汽車3月至今連跌2個月,跌幅達到10%;主要生產基地不在上海、長春的廣汽、北汽同期也跌超10%,長城汽車甚至跌近40%。

    不知是否管理層感受到了壓力,昨晚就有消息傳特斯拉將最快在4月18日,也就是下周一就可以恢復生產,而網上流傳的一份上汽集團內部的文件也顯示,上汽集團也將在4月18日開始復工的壓力測試。

    上海封城為何波及面這麼廣?

    由於汽車供應鏈長且複雜,涉及的公司眾多,上海作為全國大型汽車工業城市,整車廠眾多,包括上汽集團、特斯拉等,還有一系列的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級供應商包括全球五百強的博世、延鋒偉世通、採埃孚,汽車電子晶片商飛思卡爾,以及各類材料、座位、輪胎等等各類完整的汽車產業鏈供應商都在此輪封城中受到衝擊。

    上海汽車產業鏈全景圖

    來源:公開資料、銀科金融研究院

    汽車產業鏈的分級供應對產業協同度有非常高的要求,上海及周邊的供應商提供的核心零部件有比較高的市場份額,加上物流阻斷,很快波及長城、吉利、蔚來等主產地在其他地區的車企;而非核心的零部件,比如內外飾等,一旦主機廠停工,他們也會被動停止生產。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部分企業)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銀科金融研究院

    從整理的各車廠在包括上海和吉林等疫區的產能來看,影響最大的是特斯拉和上汽系大部分品牌,特斯拉100%的產能都在上海,小鵬、蔚來兩大造車新勢力在疫區均沒有產能。

    特斯拉和上汽系大部分品牌產能在疫區佔比高

    數據來源:國信證券、銀科金融研究院

    去年因晶片荒也曾出現供應鏈緊張

    回顧2021年因為疫情影響,全球因為晶片荒也出現了供應鏈緊張的情況,根據全球汽車諮詢公司AutoForcast Solutions的數據,去年中國因為缺晶片而少生產了近200萬輛汽車,2021年全年的汽車廠商庫存係數一路下降。

    2020.6至2021.12汽車經銷商月度庫存係數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銀科金融研究院

    通用、豐田這些傳統車廠都因為晶片荒出現了停產,而對晶片需求更高的新能源車產銷卻一路向上,我們統計了一下2021年車企股價的表現,發現特斯拉和比亞迪全年大幅收漲,漲幅分別是49%和31%,而同樣有新能源車銷售的廣汽、吉利汽車全年分別下跌8%和19%。

    究其原因,特斯拉在晶片荒背景下利用技術優勢,通過重新設計基於微控制器的零部件,迅速在幾周內重新編寫了代碼、替換短缺的晶片並更換新軟件和固件,快速適應了市場。而比亞迪在早年就成立了比亞迪半導體專注在功率半導體、微控制器等研發,做到半導體器件的自研和自供,疫情期間直接越過一二級供應商,向半導體供應商和晶圓廠溝通的方式,體現了強大的供應鏈上下游整合能力。

    漲價洗牌疊換車周期 今年格局或走向分化

    在最近3月的數據中,無論是交強險口徑還是車企公布的3月產銷數據來看整體新能源汽車的景氣度依然很高。有分化趨勢,比亞迪、廣汽和新勢力都表現強勢,比亞迪首次月銷量超過10萬,依然保持300%以上高增長,而蔚來、上汽集團增速明顯放緩,表現稍弱。

    2022年3月銷量反應新能源車需求旺盛

    數據來源:各車企公司公告、銀科金融研究院

    和之前在《新能源汽車漲價潮來襲,消費者會買單嗎?》一文中提到的觀點一樣,漲價長期看不會影響購買需求,特別是對有品牌影響力的中高端車型衝擊比較小。後續還有奇瑞、領克等車型也將上調新能源車價格,今年行業格局可能將出現分化,全面的漲價潮會讓有強大品牌力和研發實力的公司進一步脱穎而出。

    從過去20年我國曆史上汽車銷量的數據看,2008到2010年金融危機過後的3年左右時間裏,是我國汽車保有量按年增速最大的時期,中國家庭的換車周期一般在8年左右,比美國的11到12年要低,按此推算2020年到2021年應該是迎來換車周期,但受疫情和缺芯導致的產量大幅縮減影響,這個更換周期將推遲到今年逐步開始釋放,給今年的銷量做了有力的支撐。

    2008年後中國汽車保有量快速上升

    來源:Wind、銀科金融研究院

    沿着這個思路去尋找投資機會的話,投資者可以淡化短期疫情對汽車供應鏈的衝擊,基本面的承壓在股價上已經有反應,可以憧憬中長期的發展,我們在此給出三個可供參考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特斯拉作為新能源車企的龍頭,其產業鏈上的公司未來可充分受益,包括智能控制、儀表板等不同零部件企業;第二個方向,從特斯拉今年的銷量看,依然是穩坐第一,要留意整車賽道國產品牌跑出第二、第三名的投資機會,特別是有研發實力、涉及上下游且整合能力強的整車企業;第三個方向,缺晶片的情況今年有所緩解但未解決,也會倒逼國產替代化的進程加速,國內廠商藉機切入整車廠供應鏈分一杯羹,留意國內研發在車規級實力強的晶片公司。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