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股票市場風險不大,建議保持中高倉位
「全球經濟在2021年或2022年會出現比較罕見的同步復甦,這是我們研究、判斷資本市場最大的基本面因素。」
「過去的一兩年,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甚至其他國家股市也都有一個特點:結構性特徵特別明顯。」
「2021年我們的財政政策實際上是一個收緊的態勢,這點跟美國不一樣……經濟的這種復甦在節奏上的細微差別體現在政策周期上也不一樣。」
「市場還會表現出哪些特徵呢?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的判斷就是,這些宏觀的周期,無論是經濟周期還是流動性周期,波動性都會減弱,這實際上會對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產生影響。」
「前瞻性地看,自上而下的、宏觀層面的周期性因素,對股票市場的風格特點的影響將逐漸減弱。」
「我們在這樣一個時刻更應該關注經濟中的一些所謂「慢變量」對股票市場的一種長期的影響……大的趨勢性的因素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將會越來越突出。」
「站在這樣一個時點上,鑑於全球和中國的總體經濟態勢,從一個資產管理從業者的視角來看:
第一,我們認為當前資產價格從股票市場的表現來講,系統性風險不大,所以我們願意保持一箇中高的倉位。
第二,我們認為市場的風格特點將會更加均衡,優質賽道和傳統行業也都存在機會。
第三,我們認為未來股價的表現可能更應該依賴於上市公司業績的驅動……將主要精力放在深挖個股的投資機會方面。同時也會加大自下而上地深挖個股阿爾法的機會。」
2021年已經進入下半場了,上半年經濟的復甦情況還是符合預期的,只是結構上存在差異。未來中國經濟將有哪些新的特徵和趨勢,資本市場的新機會將出現在哪些投資領域和板塊?投資者又該如何正確應對?
7月8日晚,重陽投資總裁王慶在華爾街見聞與中信出版集團聯合舉辦的「著名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話重陽投資總裁王慶:資本市場大趨勢與投資策略」主題直播暨《趨勢的力量——分化時代的投資邏輯》新書分享會上,以《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前景研判》為題作出了以上觀點分享。
以下是整理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最近一兩年影響市場最重要的因素是疫情
重陽投資主要專注於股票市場投資,我們認為最近一兩年裏影響市場最重要的基本因素還是新冠疫情。疫苗的出現以及群體接種的逐漸實現,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局面,全球經濟在2021年或2022年會出現比較罕見的同步復甦,這是我們研究、判斷資本市場最大的基本面因素。
中美短期增長動能有減弱跡象
在全球經濟共振復甦的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一些新的變化。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美國經濟,在短期的增長動能方面,都有減弱的跡象。它屬於二階導數的變化,這方面我覺得是值得注意的,因為二級市場對這種變化中的變化也是非常敏感的。
無論是我們自己跟蹤的一些中國指標還是美國指標,短期的增長都在變化,當前大家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可能對政策方面產生的影響是比較關注的,這也是當前影響資本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全球同步復甦,但具體節奏不同
所以我首先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個判斷:儘管在全球來講,這是一個整體上的同步復甦,但是具體經濟復甦的節奏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很明顯中國經濟的復甦節奏更快,要早於美國,反映在政策的應對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先進先出的效果。
中國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實際上已經開始微調了,比如說貨幣政策在2020年的4~5月實際上就開始微調了,這也體現在貨幣信貸總量的變化上,在2020年的10`11月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拐點。
2021年中國財政政策是收緊態勢,與美國不同
2021年我們的財政政策實際上是一個收緊的態勢,這點跟美國不一樣,美國的貨幣政策顯然沒有收緊,美國的財政政策仍然是一個放鬆的態勢,但是2022年我相信美國的財政政策也會開始收緊,所以經濟的這種復甦在節奏上的細微差別體現在政策周期上也不一樣。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對於我們判斷未來資本市場的表現以及理解過去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的表現特點是有幫助的。
過去一兩年,股市結構性特徵明顯
我們看過去的一兩年,無論是中國股市還是全球股市,都很明顯地受到了基本面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甚至其他國家股市也都有一個特點:結構性特徵特別明顯。
2020年股票市場就有這種結構性的特徵,比如成長股一度表現得非常靚麗,2020年下半年周期股開始表現,2021年以來,偏價值的股票又有表現,出現了很明顯的結構性的分化,股票市場風格的切換和輪動的特徵也比較突出,這在以前就沒有這麼鮮明。
快變量在股票市場反映鮮明,如周期股的表現
這裏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於,過去兩年影響資本市場的宏觀層面的經濟周期和資金的流動性周期出現了比較劇烈的波動,而這種劇烈的波動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變得更加劇烈了。
如此劇烈的波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就體現為一些宏觀的、短期的周期性因素。所謂的「快變量」在股票市場中的反應就顯得比較鮮明。周期股從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以來的表現,還有2021年以來偏價值類股票的相對突出的表現都反映了這一點。
宏觀周期波動性會減弱,會影響股市
站在這個時點上前瞻性地看,市場還會表現出哪些特徵呢?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的判斷就是,這些宏觀的周期,無論是經濟周期還是流動性周期,波動性都會減弱,這實際上會對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產生影響。
所以我們做投資的時候不能夠簡單地把去年表現出的規律性、結構性特徵,或者今年表現出的結構性特徵做一個線性外推,這樣有可能會犯刻舟求劍的錯誤。相反的,前瞻性地看,自上而下的、宏觀層面的周期性因素,對股票市場的風格特點的影響將逐漸減弱。
關注慢變量對股市長期影響,趨勢性因素的影響會更加突出
我們在這樣一個時刻更應該關注經濟中的一些所謂「慢變量」對股票市場的一種長期的影響,李迅雷的新書《趨勢的力量——分化時代的投資邏輯》這本書裏討論了一些大的趨勢性的因素,這些因素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將會越來越突出,對於市場來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當短期的周期性因素很劇烈的時候,它就會體現得比較鮮明,但是當這個因素逐漸減弱,波動性降低的時候,一些趨勢的力量就會更顯著。
中國有些明顯的比較優勢
我們現在處於存量經濟時代,優勢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增加,這是一個大的背景。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中國還是有一些很明顯的比較優勢。
比如說中國的製造業優勢,中國數字經濟領先全球,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大消費市場的存在,這些力量將會在資本市場中得到反覆驗證,同時儘管中國的人口紅利在減弱甚至接近尾聲,但我們的工程師紅利仍然在釋放,也就是我們人口的質量在提升,人力資本紅利還有待釋放,這都會在我們的資本市場中體現出持久的影響。
除此之外,我們實際上還有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的紅利,尤其是對外開放的紅利。因為我們有些行業和部門的對外開放程度還不高,如果加大開放力度的話,它的影響也是值得期待的。
資產管理的3個投資建議
站在這樣一個時點上,鑑於全球和中國的總體經濟態勢,從一個資產管理從業者的視角來看:
第一,我們認為當前資產價格從股票市場的表現來講,系統性風險不大,所以我們願意保持一箇中高的倉位。
第二,我們認為市場的風格特點將會更加均衡,不會像2020年也不會像2021年初的這段時間風格這麼鮮明,優質賽道和傳統行業也都存在機會。
第三,我們認為未來股價的表現可能更應該依賴於上市公司業績的驅動,而不應將估值的擴張作為股價驅動力予以過高的期望。
在實踐中我們力圖做到行業上的均衡配置,特別注重上市公司的估值和業績的匹配,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淡化對宏觀的關注,將主要精力放在深挖個股的投資機會方面。
同時也會加大自下而上地深挖個股阿爾法的機會,最終目的是希望市場在風格相對均衡的環境下,獲取絕對收益,這是我們給自己定的目標。
作者王慶為重陽投資總裁。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