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歷時10年,「中國為世界最大碳市場裝上最後一塊拼圖」

    歷時10年,「中國為世界最大碳市場裝上最後一塊拼圖」

    16日上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張」,中國邁出了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一步。

    「中國在氣候行動方面取得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是中國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工具」

    「這是一項人們期待已久的舉措」

    消息一經公布便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多家外媒報道了中國碳市場的首日交易情況,回溯了中國碳市場建設的歷程,強調了中國此舉帶來的重大意義。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外媒認為中國碳市場尚不成熟,其發展依然面臨着一些挑戰。

    「中國為世界最大的碳市場裝上了最後一塊拼圖」

    全國碳市場啟動儀式於16日上午在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辦,備受矚目的中國碳市場正式開始上線交易。首批被納入管理的是發電行業超過2000家重點排放單位。這些企業年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着中國的碳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温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截至當天收盤,碳配額最新價為51.23元/噸,漲幅為6.73%,均價為51.23元/噸。當天最高價為52.80元/噸,最低價為48元/噸。交易總量超過410萬噸,交易總額達到了2.1億元。

    在關注中國碳市場首日交易行情之時,《紐約時報》、法新社等多家媒體也注意到中國在碳排放交易上的前期試點工作,形容中國啟動碳市場的舉動令人「期待已久」,中國的這一計劃已經醖釀多年。

    中國的碳市場建設是從地方試點起步的。2011年10月以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地方試點從2013年6月陸續啟動了交易,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如今,中國碳市場正式「開張」,多家外媒都對其重要意義予以了肯定。

    「中國在氣候行動方面取得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拼好了最後一塊拼圖。」英國路透社16日引述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美國環保協會」(EDF)主席克虜伯(Fred Krupp)的話指出。

    法新社在報道中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報道認為通過碳排放交易機制,中國加大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這是中國實現碳排放目標的「關鍵工具」。

    《紐約時報》16日刊發了題為《中國啟動全國碳市場:這就是為何它很重要》的報道。文章認為,這一市場最終能夠幫助中國遏制温室氣體排放,是中國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所在,也是人們期待已久的舉措。中國希望通過此舉,表明自己正兑現在未來數十年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諾。

    「加速減碳、推動綠能經濟,是中國近年來的重點政策之一。」德國媒體也指出,碳市場能提供動機,讓企業可以從盈虧的角度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碳排放,這對於希望在 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中國而言,是實現其氣候目標的「重要途徑」。

    日本NHK在報道中國碳市場時,也透露日本同樣在考慮實施類似項目。而在香港《南華早報》看來,碳市場的啟動將幫助中國趕上北美和歐洲的類似交易機制。

    報道引述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陳志斌說,「促進企業低碳轉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經濟、工業和環境政策,因為碳排放許可的價格上漲將直接增加企業未來的運營成本,刺激企業升級。」

    陳志斌表示,如果煉油、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航空等7大碳排放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這將覆蓋中國碳排放足跡的50%至70%。

    「這是一次謹慎而有限的嘗試」

    不過對於中國新生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些外媒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比如在法新社的報道中,歐洲「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勞裏·米利維爾塔(Lauri Myllyvirta)表示,他認為在疫情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此舉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還有外國專家甚至臆測,對於一些依靠煤炭產業的地區而言,他們擔心如果控制污染的速度過快,會對當地就業和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美聯社等媒體在報道中都用上了「謹慎」一詞來形容中國此舉,並認為中國碳市場要想發揮作用還有一段路要走。

    《金融時報》稱,這是中國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做的「謹慎而有限」的嘗試。由於本輪中國碳交易先從電力行業落地,有分析人士稱,因為鋼鐵、水泥等其他污染行業尚未被納入交易之中,中國的碳市場還面臨着供應過剩、範圍有限等挑戰。正因如此,中國的碳排放計劃不太可能立即發揮其預期的「核心作用」。

    《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要想運營好碳市場「並不容易」。報道將原因歸結於兩點,一是對碳排放量的監管,對工業基礎龐大的中國而言可能是個挑戰;二是這一市場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成熟起來,並真正發揮作用,成為遏制碳排放的有效工具。

    誠然,碳排放的監管是碳市場的核心問題,而保障數據的真實準確是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碳排放數據監管問題,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14日的吹風會上曾強調: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碳排放數據質量工作,在連續多年開展各相關行業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與核查工作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強化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前的數據質量管理,我們專門印發了《企業温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發電設施》《企業温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對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核算和報告進行統一規範,對省級主管部門開展數據核查的程序和內容提出嚴格要求。按照現在的工作程序,在企業報告數據和省級生態環保部門核查工作完成以後,生態環境部還組織了對地方的督促檢查和對企業的現場抽查。

    同時,生態環境部進一步加強了對企業和第三方機構的訊息公開力度,要求企業公開排放情況。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公開核查技術服務機構從業業績,以訊息公開方式加強行業監督和社會監督。根據目前核查的情況看,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符合要求。

    至於全國碳交易為何首先從電力行業入手,王希明表示,他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電力行業佔全國碳排放總額的40%左右,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

    第二,電力產品完全同質化,生產流程相對較短,自動化管理水平較高,數據基礎較好,因此電力行業的碳核算相對容易。

    對於其他高碳排行業,生態環境部在7月14日的吹風會上已表示「將成熟一個批准發布一個」王希明預測,鋼鐵、電解鋁和水泥會被優先被納入,因為這三個行業是僅次於火電行業的排放大户,預計最快可能明年就會被納入。三年之內,所有八大高耗能行業將全部納入。

    《華爾街日報》引述經濟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 報告表示,短期內中國碳市場應會緩慢起步,第一年的重點是確保基本的市場功能。一旦全部走上正軌,這將成為中國在長期內激勵經濟可持續性減碳的最好機制之一。

    「未來可能會出現類似轉移支付的現象」

    針對目前有觀點認為碳排放權交易會成為一種新的「轉移支付」,中信證券政策分析師王希明在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說,這需要分為兩個部分去看:

    首先,全國碳排放市場剛剛成立,初期所有配額都是免費發放給企業的,所以現階段只存在企業間相互交易,在這個階段可能還不存在太多地域上的差別。

    其次,可以預見,政府會逐漸引入碳排放權的有償拍賣制度。在配額不再免費的情況下,所有高耗能企業將作為整體向政府支付費用,這就類似於「碳排放稅」。

    據中信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的火電、鋼鐵、有色等高耗能行業,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等地,引入拍賣機制後,這些地區徵收的碳稅會相對多一些,而一些新能源稟賦比較好的地區,可能因此受益,這就會出現類似「轉移支付」的現象。

    根據一份監管申報文件,特斯拉2020年出售碳積分的收入總計高達15.8億美元。王希明指出,像特斯拉、蔚來等車企出售的碳指標與全國碳市場的碳,不是同一種。

    中國的碳配額實際上是碳排放的配額,是說配額購買之後就允許去排放二氧化碳,但是汽車行業相對來講比較特殊,因為汽車碳排放主要不是出現在生產端的,不是工廠生產汽車的時候有很大的碳排放,而是汽車在行駛時會有很大的碳排放。

    由於針對數目龐大的私家車進行核算成本太高,所以針對汽車,還是從車企生產端去作限制,而非使用端。在這方面,一是鼓勵車企多造電動車,第二個就是鼓勵傳統車企去多造小排量的汽車。

    至於個人能否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王希明認為,目前只有2000多家發電企業能參與交易,普通的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還無法開户。從此前地方碳交易試點的情況看,一般開市一年後才允許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進場,所以全國市場可能也會有類似安排。

    就交易所交易型基金(ETF)產品來說,國內目前還沒有出現,但中信觀察到歐盟現在已經有兩隻碳交易ETF產品,規模都在數千萬歐元,國內將來是否會出現類似產品,尚有待觀察。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