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一次入股、拖了八年,騰訊為何收購搜狗?

    一次入股、拖了八年,騰訊為何收購搜狗?

    這個7月,整個中國的網路企業都在坐過山車:滴滴受到國家調查,一眾本土網路企業停止赴美上市,鬥魚虎牙合併告吹,QQ音樂又被傳出放棄獨家版權。烈日之下,剛剛過去的20天顯得格外焦灼。

    不過在監管為主的基調下,上個星期的網路新聞,還是傳來了「好消息」:7月1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已無條件批准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搜狗公司股權。 這也代表着耗時近8年的搜狐、搜狗、騰訊「三角戀」的結束。

    搜狗現在擁有的東西,三個詞就可以概括:搜索、輸入法和AI。對於騰訊而言,這三者又能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呢?

    搜索

    搜狗創始人王小川,2003年加入搜狐。2004年,中文搜索引擎搜狗引擎上線。對於當時還處於競爭初期,忙於開闢用户入口的中國網路而言。創建屬於自己的搜索引擎,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遺憾的是,正確的決定往往有保質期。中國的搜索引擎市場,在2010年前後就開始進行從PC到移動終端的轉型。谷歌退出中國後,百度成為了國內的搜索引擎巨頭。360通過綁定瀏覽器的搜索引擎,用最暴力的方式提高用户量,坐上了行業老二的椅子。

    這個時候的搜狗搜索,變得異常的被動。想用搜狗「把百度滅掉」的張朝陽,也開始猶豫了。看到搜索引擎市場的洗牌,他考慮讓360收購搜狗業務。生死存亡之時,創立搜狗的王小川前往深圳會見騰訊高層,最終讓騰訊入股搜狗。

    也就是說,今年的收購之前,騰訊和搜狗的關係就十分緊密。搜狗和搜狐的關係,也讓搜狐和騰訊在搜狗的話語權實現了動態平衡:一方面,騰訊是搜狗的最大股東。另一方面,搜狐對搜狗又有關鍵的掌控權。

    搜狗在動態平衡中獲得了什麼?微信搜索。搜狗可以為微信等業務提供相關的搜索服務。雖然微信依舊有着自己的搜索業務。但是微信的全網搜索,已經掌握在了搜狗的手裏。在收購之前,搜狗就享受到了騰訊入股的好處。

    收購之前,騰訊給搜狗的是方便。收購之後,騰訊給搜狗的是挑戰。經過近10年的移動網路競爭,移動端的數據流通,被各家應用體系的護城河框住。依賴訊息流的搜索業務也受到限制,整體發展乏力。當初的PC搜索引擎打成了一片紅海,現在的移動搜索卻不一定是海,也許只是五大湖。

    特殊的發展規律,打破了搜索引擎傳統的運營模式。字節、阿里也開始提前佈局,開展自己的移動搜索業務。在搜索引擎領域,搜狗30%(2020年9月數據)的市場份額並不會造成壟斷。對搜狗而言,他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搜索業務做起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依舊要回到微信搜索。作為孕育搜索業務的市場,微信有兩個特點:作為社交軟件,它擁有足夠多的用户。作為內容平台,它擁有公眾號、小程序等一系列內容。搜索業務,則是連接用户和內容的中介。

    對於搜狗收購後的移動搜索業務,傳統的「全網搜索」對它比較苛刻。然而搜狗的搜索引擎經驗和成熟商務化模式,或許能打開微信搜索的商業化大門,也能給搜狗的業務找到新出路。

    輸入法

    從搜狗的視角看,搜狗的主力業務是搜索。從用户的視角看,搜狗最熟悉的業務是輸入法。這實際上跟搜狗當初的「三級火箭」模式有關:通過搜狗搜索引擎,搜狗輸入法和搜狗瀏覽器,掌握日常用户的訊息入口,最終獲取用户從中盈利。

    隨着PC搜索的大亂鬥,搜索引擎和瀏覽器經歷了大量同類競品的廝殺。搜狗由於入場時機等一系列原因,沒能在這兩個領域佔據關鍵優勢。搜狗輸入法卻因用户的穩定需求和自身的技術能力,在這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市場佔據了先機。

    今年第三方研究機構比達數據發布的《2021年中國第三方手機輸入法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第三方手機輸入法用户規模預計將達7.78億,78.9%的用户更願意使用第三方輸入法。搜狗輸入法就佔據了42.8%的市場份額。

    接近一半的份額,幫助搜狗輸入法佔據了手機輸入的頭牌交椅。但是手機輸入法的優勢,並不能改變搜狗輸入法發展乏力的現實。輸入法的優先需求是便捷,百度和訊飛作為搜狗競爭對手,在更加便捷的語音輸入領域,比搜狗更早實現「技術先行」。搜狗輸入法沒有輸給對手的鍵盤,卻輸給了用户的語音。

    以百度為例,百度輸入法在對外宣傳中,就強調「語音識別準確率達到98.6%」。在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2021中國第三方手機輸入法行業年度研究報告》中,百度AI鍵盤輸入、AI語音輸入和AI表情輸入為82.2%,高於搜狗的66.5%。搜狗原有的輸入法優勢,正在遭受後來者的挑戰。

    除了競爭對手以外,搜狗輸入法本身的業務也存在上限。輸入法本身是用户輸入訊息的工具,往往不是直接變現。搜狗輸入法想要直接變現,就要依賴廣告變現、用户付費和流量變現。

    輸入法軟件跟其他軟件相比,缺乏讓用户付費的關鍵點。流量變現依賴外部,盈利方式相對被動。因此對搜狗而言,輸入法的主要盈利渠道是廣告變現。然而輸入法本身要求用户長時間使用軟件,持續的彈窗廣告,反而會降低用户黏性。用户和盈利的雙重困境,導致了搜狗輸入法陷入了「選擇焦慮症」。

    一家公司的業務,不光要發展,還要合規。搜狗輸入法日常接觸大量用户輸入訊息,針對這些訊息發展業務,就會面臨隱私合規風險。此前,搜狗輸入法就因為「存在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訊息等問題」被通報。如果搜狗輸入法不能解決合規問題,未來就會因為收集個人訊息,跟其他平台產生衝突。

    騰訊收購搜狗,也許會在輸入法領域為上述爭議畫上休止符:一方面,騰訊在輸入法領域擁有搜狗、QQ和微信輸入法三大產品。收購搜狗可以對輸入法業務進行更好的整合,避免出現「內卷分流」。

    另一方面,騰訊收購搜狗,也能幫助搜狗降低輸入法自身的營收壓力。騰訊自己的QQ和微信平台,結合搜狗輸入法。也會讓搜狗收集的訊息進入自家產品的內部循環,避免微信和搜狗之間「因為隱私打架」。

    AI

    搜狗在搜索和輸入法領域的現狀,可以用「平靜之下,暗流湧動」來形容。針對這兩個領域的發展上限,搜狗也考慮過藉助AI進行破局。這次騰訊的收購,也是市場針對他們佈局的反饋:搜狗努力了,但是還不夠。

    如今,巨量用户訊息的比對和處理,是AI應用主要的發展方向。訊息的比對和處理,又跟搜索引擎和輸入法業務的核心不約而合。2016年6月,搜狗在公司十周年時進軍人工智能,或許就與此有關。

    然而搜狗發展AI業務,與百度和字節等傳統巨頭相比,面臨一個核心問題:搜狗發展AI的最終回報,可能遠遠低於自身發展AI付出的成本。目前搜狗針對的AI業務,依舊在圍繞現有的搜索和輸入法業務,藉助AI開發,發展語音識別和問答翻譯等業務。是針對單一領域的AI發展。

    然而搜狗針對AI單一領域的發展,面臨着當初專注搜索業務時遇到的問題:在單一領域入場太晚。國內網路巨頭開發的AI,同搜狗相比,往往實現了多種業務的覆蓋。從文字識別、影像識別、語音識別,到自動翻譯,自動駕駛。所有人都做AI,AI業務什麼都做。

    就算是業務相對單一的科大訊飛,也在2010年在AI領域佈局了訊飛開放平台,還擁有醫學影像和教育業務作為輔助。「只做一處」的搜狗跟這些AI企業相比,更像是一個業務部門,而不是一個更大的公司。

    騰訊這次收購搜狗,可以說是雙方在AI領域的互補:騰訊AI部門具有雄厚的技術底藴,相關技術團隊也通過IEEE發布的論文和評獎,獲得了行業的認可。但從目前騰訊的技術佈局來看,騰訊AI部門「發論文」的氣質過於濃郁,「做實事」的能力很難不被人懷疑。收購搜狗,將是騰訊AI「從雲落地」的最好契機。

    對於搜狗而言,他們針對的人機交互和知識運算。將會依託騰訊,在微信、QQ等更多的實際應用中進行實踐和發展。在收購之前,搜狗的AI轉化產品,主要是錄音筆和翻譯機等針對消費者的業務。藉助騰訊的現有力量,搜狗的AI技術將會轉化到企業端,對接企業的業務,也能幫助搜狗擺脱「用户困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表面上來看,騰訊收購搜狗,是兩家企業之間的運營活動。但從深層來看,騰訊收購搜狗,更像是騰訊內部業務的一次整合。騰訊將從微信等社交平台入手,藉助輸入法掌握用户訊息入口,藉助AI釐清搜索業務,最終通過搜索深入挖掘平台用户和內容的發展機會。「輸入法+AI=搜索」的思考模式,也會為搜狗帶來新的可能。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