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日本拉攏台積電建廠?還有兩大障礙

    日本拉攏台積電建廠?還有兩大障礙

    7月21日,《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中國台灣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正在評估一項計劃,內容是讓該公司在日本的首座晶片工廠最快2023年投產,這甚至超過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工廠2024年量產的速度。

    不過,報道同時指出,美國市場去年佔台積電營收的比例超過60%,日本佔比則不到5%,台積電日本廠的投資規模可能遠小於美國亞利桑那工廠的120億美元。

    日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台積電預計本季度將對日本投資做出決定,新建工廠將主要為索尼(Sony)生產影像傳感器。該人士補充稱,台積電願意與索尼進行合作,將給予索尼在廠房營運以及與日本政府協商時更大的發言權。這座位於九州熊本的工廠將分成兩部分建設。兩部分全部投入生產後,這座新廠將以28nm技術每月生產約4萬片晶圓,28nm工藝被廣泛用於生產影像處理器、車用微控制器應用及消費者電子產品。

    報道指出,索尼方面不願發表評論。而台積電則重申,7月15日已向投資人表示,正在對日本一座晶圓廠進行實地查核,目前沒有進一步細節可透露。該公司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必須拓展全球生產,以維持競爭力服務客户,特別是在不斷變動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各地取得半導體供貨需求越來越高。

    目前來看,台積電想要拓展全球生產基地,日本政府也在6月份敲定吸引海外企業的策略,強調半導體是對國家經濟安全保障非常重要的器件,雙方看似兩廂情願。

    但《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吸引台積電到本國建廠是日本的夙願,要真正實現卻面臨兩大障礙:一是穩定的市場需求,二是鉅額政府補助金。

    首先,是台積電能否在日本獲得穩定的需求。台積電主要業務是晶片代工,即獲取客户設計的半導體訊息,代替客户在工廠裏生產半導體,因此確保穩定的訂單是最優先目標。

    目前,投資一個半導體工廠需要數百億至逾1萬億日元,能否以5-10年為單位使工廠產能利用率保持在高水平成為盈利的關鍵。而台積電此次在日本設廠的目標客户目前僅有索尼,其他客户仍不明確。

    半導體需求因經濟影響而劇烈波動。日經指出,過去因誤判而無法收回投資、出現鉅額虧損或陷入經營破產的企業案例不在少數,上世紀80年代席捲市場的日企出現增長放緩,原因之一也在於此。

    報道援引市場相關人士稱,台積電的外國人持股比率達到75%,該公司投資者的目光尤其挑剔,其管理層也對利潤率要求嚴格。該人士補充稱,2021年4-6月,台積電的銷售淨利潤率達到36%。即使展開對日投資,對於能否維持盈利能力,台積電管理層也在慎重展開討論。

    7月15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承認正討論建設日本工廠的同時,也表示需要推進有關客户要求和成本的討論,正在評估投資風險。該公司董事長劉德音也坦言,將根據客户需求、營運效率及成本經濟,決定是否要推動在日本建廠。

    另外,日經報道指出,半導體的產品體積非常小,運輸成本有限。根據WTO的訊息技術協定(ITA),各國已經取消半導體的關稅。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勉為其難地在海外建設工廠的好處很少。

    因此,對於吸引台積電建廠來說,日本方面能拿出什麼樣的有利條件將成為焦點。

    在半導體方面,日本國內需求的64%依賴進口。對此,日本抱有強烈的危機感。

    日本越來越多人士認為,從經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發,如何確保今後需求可能激增的半導體極為重要。而作為理想的選擇,就是能吸引技術實力強、安全保障方面風險少的台積電等企業。

    日媒報道稱,日本經濟產業省已經提出旨在吸引台積電的鉅額補貼構想,力爭納入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最早於今年夏季提出框架的經濟對策。該國官員認為「要贏得全球招商大戰,最低需要數千億日元」。

    不過,對於海外企業尤其是台積電這樣的高利潤企業,如何構建得到日本國民認可的鉅額資助框架,成為日本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畢竟,搶先一步拉攏台積電工廠的美國,目前補貼法案的審議也已陷入僵局。

    事實上,對於日本拉攏台積電建廠一事,台媒早就潑過冷水。

    今年1月,台媒《東森新聞》報道稱,日本在半導體發展方面有兩大弱勢,首先是製程發展上效率差、研發速度慢,另外是人才老化。

    報道指出,日本半導體制程進展方式與台積電有很大不同,會有一組人獨立做先進研發,例如在東京、橫濱等設一經濟研發總部,成功後先試產、技轉(transfer)到相距遙遠的廠區,速度會慢很多,一個製程節點至少要2年、3年以上。另外,半導體還是以學研為基礎,一般高級研究員會在30歲到50歲,而從近幾年國際論壇或半導體技術發表場合中可觀察出,日本投入半導體的高級人力正在變老、變少,在大學當中研究半導體的學者也不像往年多,人才質和量都不足。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