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一紙文件引發慘案,監管要破除三大迷信,中國資本市場變天了?

    一紙文件引發慘案,監管要破除三大迷信,中國資本市場變天了?

    2016年,俞敏洪在一個論壇上說,阿里這個公司十年內肯定在,一百年內肯定不在,而教育一百年內會在,新東方也會在。

    隨後登台的馬雲反駁說,俞敏洪犯了兩個邏輯錯誤。第一個是十年內阿里未必在,可能三年內就不在了,現在哪個網路公司能真正紅三年的,很難;第二個是,教育會在,但新東方未必會在。

    風雲動盪,誰能想到馬老師竟一語成讖。

    2021年,監管的風暴從平台經濟反壟斷吹到了住房、教育、甚至是遊戲。

    雙減文件引發資本市場的巨震之後,各路資本都不得不開始慢下來,開始思考一個終極命題:To be, or not to be。

    誰都不能否認,中國資本市場的某些邏輯,隱隱然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

    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分流,正在膠着中加速推進。

    有三大變化,正在逐漸顯現。

    1

    第一大變化,中國正在節制民資的「大而不能倒」。

    一是擔心有一些巨頭會大到將來有一天倒下了沒辦法救、救不了。

    二是一旦資本巨頭走向了日韓模式的財閥化,後果或許不是中國能承受住的。

    在日本,自二戰以來日本的五百強企業名單就沒怎麼換過。看看日本的頂流公司名單,豐田、三菱、索尼、三井、住友、東芝、佳能……遍地是百年企業,而且相互之間還控股聯姻。

    在韓國,十幾個財閥就控制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三星、現代、SK、LG、韓華和樂天營收佔韓國GDP的比重可以超過60%。這些首富的影響力,無孔不入,甚至形成了一股可以與當局相抗衡、相博弈的力量。

    你很難想象,日韓的某個商業領域中會突然冒出一個局外人,一頓操作猛如虎,然後在上市的鐘聲中躋身新貴,與上流社會平起平坐。這種美國式的傳奇,在這裏幾乎是天方夜譚。

    近一年來就有三個典型例子。

    一是恒大的債務。

    最近恒大在資本市場、銀行間、各地方頻頻碰壁。融不到資,就更加還不上債,這會一步步演變為惡性循環。作為全宇宙負債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公司,如果恒大真的倒下去,牽連的是地產金融的大盤子。

    但恒大的事情發酵大半年了,目前為止官方仍沒有出手,只是發文表示要重點監管有重大經營風險的房企。

    而這中間的信號很明確,中央並不擔心恒大所引起的市場恐慌,相反通過恒大這個例子可以給市場上一堂風險教育課——在「降低系統性風險」這個「重中之重」面前,沒有誰是真的「大而不倒」的。紅線劃下去,就一定要限制地產的債務,不能讓它繼續擴張。

    恒大要拋售資產也好,要上市變現也行,反正先把債務規模降下來再說。

    恒大最近一直在張羅着恒大冰泉的上市,出售恆騰網絡的股份,實在不行,最後就像國資救蘇寧一樣,對整個房地產行業來說,風險仍然可控。

    要救恒大其實不難,但許家印的商業帝國也將不復存在了。

    二是被監管鐵腕整治的教育培訓行業。

    K12感覺要被團滅了,打擊校外培訓機構已經被一些地方納入了「掃黃打非」、「掃黑除惡」的專項行動檢查中,絲毫不讓外界懷疑整治的決心。

    雖然這兩年教育改革的信號很密集,文件法規也不斷出台,但全社會普遍還是不願意相信教育改革會短期內加速,也從來沒去想象過,教培行業這麼龐大的規模怎麼可能會遭遇重拳出擊。

    結果呢,鐵拳一步到位,整個校外培訓行業,保守估計都有8000億產值,單是K12可能就有1000萬培訓老師,說打擊也就打擊了。

    三是針對平台經濟的治理。

    針對平台經濟的監管,名頭有兩個,一個是反壟斷,一個是數據安全。螞蟻上市被一夜叫停,滴滴上市不到48小時風暴就來了。

    中國的政策環境已經出現整體性轉變,監管治理的思路變了。

    過去那種不計成本追求效率、放任網路野蠻生長的階段,已經轉向了對數據權力的掌握,監管的風險意識更高了。

    在網路大平台成為新型的「大而不能倒」風險之前,監管會按住他們。

    基於這個變化,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出一個結論:不要迷信「規模」。

    不要迷信「規模大」就等於安全性高、確定性高。

    最近的變化已經亮了明牌,給出了未來的投資方向。如果想分享風口紅利,系統學習投資,掃碼領智谷讀者投資禮包。

    2

    第二大變化,硬科技與軟科技出現歷史分野,市場會重新定價。

    7月27日,A股、港股因整治教培出現暴跌之時,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一幕。

    當時,恒生科技指數跌到了指數推出以來的新低,科創50指數卻創了一年新高,科創50跑贏恒生科技指數的幅度創了歷史之最。在恒生科技指數里面,都是阿里、騰訊、美團這些科技股,也算是民生領域、大消費板塊;而科創50則是中芯國際等一眾硬核科技股。

    這一幕,肯定多少也是因為市場的情緒有些過頭,但或許我們也應該把它視作一個重要信號參考,這可能預兆着「國計」和「民生」兩大主線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地位逆轉。

    監管要防範「資本的無序擴張」,我們不能確切知道有序與無序的邊界在哪,但可以肯定,資本一定不能成為當前改革的攔路石。

    如今最大的方向是「共同富裕」,資本一旦進入會被認為是破壞了社會公平、擠壓了平民生存空間的領域,都是要小心的。而民生領域,則是重災區。

    現在的政策導向是希望資本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去實現製造強國,科技興國,而不是糾結一顆白菜。就如高層最近對各位企業家的寄言:

    「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

    重國計的資本,會受到歡迎。

    此前中國的網路巨頭們因為陷入社區團購大戰而飽受詬病,對比美國富豪馬斯克、貝索斯等人都在砸錢搞火箭、移民太空,中國網友都替中國富豪們汗顏。

    現在中國一批很有覺悟的富豪,已經行動起來了。2019年,阿里巴巴發布了「玄鐵」晶片。今年2月吉利的李書福就說,已經獲得了衛星製造許可證,要準備造衛星了。

    現在資本面對國內戰略方向的歷史性大調整,還有極大的不適應,所以市場還會繼續調整,劇痛將是必然的。

    此時已經不能用完全市場化的思維來看待這個局面。

    半導體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美國在高端晶片打壓中國之後,中國必須要自己生產,而歐洲一看勢頭不對,美國可以這麼搞中國,說不定哪天也能這麼搞我,所以歐洲也要擴產,現在全球都在擴產晶片了。

    從自由市場經濟的思維來分析,這個科學嗎?這個當然不科學了,半導體本來就是全球化分工做得最好的領域,台積電的張忠謀前幾天還出來說,各個國家耗費大量金錢和資源,還是沒辦法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現在逆全球化,不僅成本會提高,技術進步也會放緩。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這個世界上,經濟屬於低級政治,安全屬於高級政治,當對安全的擔心凸顯,經濟邏輯就得靠邊站了,哪怕它是反常識的。

    所以千萬不要忽視國家意志,不要忽視自主創新,比如中國一定會不計成本砸錢搞半導體,雖然中芯國際的次品率高,但就是得砸錢搞。

    過去市場幾乎是一致看好消費,對「消費驅動」的轉型也都是共識。

    但是最近的政策信號似乎並不支持這種「一致看好」。首先是十四五規劃裏提出要保持製造業比重穩定,沒有再提服務業;其次是商務部在7月初發布的十四五規劃裏,給下一個五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定的目標,只有5%。

    這個增速多少讓人有點意外。在十二五期間,還是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十三五沒有定下具體目標,但剔除2020年疫情的拖累,年平均增速也有9.4%;現在直接降到了5%。

    (智谷趨勢授權使用)

    放在全球比較,這個增速不低,但和自己比較,多少還是可以預期,未來五年整個消費的大環境並不是很樂觀,中國經濟向靠內需、靠消費驅動的轉型實在不容易。

    不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的是實物消費,未來的服務消費還是可以期待。以前大家認為是教育、醫療、娛樂,但現在要搬去老百姓頭頂三座大山、要整治遊戲行業和算法推薦、要整治粉圈經濟和娛樂圈不良風氣……服務消費的資本會經歷一番大洗牌,才能真正見到明朗的投資方向。

    基於第二大變化,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出的第二個結論是:不要迷信「消費驅動」。

    消費有空間,但不能迷信。

    3

    第三大變化,中國金融體系正在進行戰略性反思。

    在最近的一次金融委會議上,有一句話值得關注:

    「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對金融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針對性的問題研究。」

    金融體系又到了研究中期改革、戰略性問題的時刻。據「前沿觀察」分析有兩大因素:

    一是明年即將召開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這個會議就是要研究重大的、全局的、戰略性的問題。

    二是金融業的十四五規劃編制應該也在啟動或進行之中。

    在這種關鍵時刻,一本專門研究德國金融體系的學術著作《金融的謎題》出版,自然也就引來了高度關注。

    德國的金融體系最令中國着迷的,應該是:

    實體和金融有良性的循環;可以常年維持低的宏觀槓桿率;可以保護好貨幣;可以實現住房市場穩定;可以實現全社會的食利性收入佔比穩定。

    但實際上,中國不可能跟德國一樣走「大實體、小金融」的路數。這裏簡單說兩點。

    一,德國人口規模不大,可以做到多數人都能去到高端製造相關的領域去就業,全社會普遍收入較高,所以大家都可以打消投機的想法。

    但中國人口基數大,不可能全部都去做高端製造,市場對高端製造的需求也沒有那麼龐大。而中低端製造業,當然不可能給人才足夠高的薪酬。

    二,德國的股票市場長期是滯後於經濟發展的,因為德國的實體報酬率整體高於金融,而實體又主要是傳統企業,不是新經濟,整體偏保守,不需要對外融資。

    中國還是需要大金融,一是大國崛起需要金融重器,畢竟美國就是靠金融來爭奪全球話語權;二是高層也一直在強調要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為科創籌集資金。

    所以可以看到,中國並不是完全照搬德國的路數,只是去學那些想學、可學的。比如住房的調控,比如學德國教育體系的二元制,發展職業教育。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第三個結論:不要迷信經驗。

    中國高層一直強調,就算經濟發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未來中國的變化也不可能是以往任何國家和自身歷史的重複和再現。

    我們很容易被經驗主義引導,因為尋求認知上的對照和歷史座標軸可以讓我們內心找到安全感和確定性,但中國,一直想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路。

    4

    那麼,投資的風口在轉向哪裏?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拎出三根投資主線:

    一是「國家安全」,這根線提示的是投資機會,網絡安全、糧食安全包括種子,還有硬核科技,統統都是。最新的高層表態是,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

    二是「共同富裕」,這根線主要是提示避險,從反壟斷,到教育培訓行業大整頓,凡是有害社會公平的行業和公司,都被重新估值。中概股的風險現在還很大,反壟斷的靴子才剛剛抬起,還沒到落地的時候。如果你不是做投機的高手,建議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三就是「碳達峰和碳中和」,長期看是利好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等。

    大方向可以明確,但具體去投資的時候還是要很小心,

    首先,實體、高端製造行業真的不容易,所以不能閉眼買,你得挑,買行業指數可能會比個股更省心。

    其次,中概股也不是全部不能碰,有些只是躺槍,而不是中槍。

    第三,新能源領域現在還是比較高位的,所以選擇入場時機也很重要。

    總之,在大政府時代,投資一定不能忽視國家意志。

    只要一天還想在這樣的市場玩下去,就不得不適應它的遊戲規則。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