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巴菲特」段永平投資往事

    「中國巴菲特」段永平投資往事

    1

    2001年,網路泡沫破碎,網易股價跌到0.48美元,瀕臨退市。

    丁磊進軍網遊業,將翻盤的希望壓在了自研的網絡遊戲《大話西遊2》上,但《大話西遊2》的運營並不如人意,幾個月過去在線人數還是一片慘淡。

    門户做不好,郵箱業務無收入,遊戲不會運營,絕望中的丁磊滿世界亂轉,試圖給網易尋找一個買家,但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顯而易見的坑。

    丁磊無奈,只能盡力去試圖盤活網遊業務,為網易續命。

    放眼全中國,誰最有資格在遊戲方面為自己指路呢?

    丁磊想了想,找到了段永平。

    一方面,段永平和丁磊是朋友;

    一方面,段永平是一個營銷高手,正可以解決網易當時營銷無能的困境;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段永平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不折不扣的遊戲圈元老。

    是不是,覺得段永平和遊戲八竿子打不着?

    但實際上,段永平算是中國電子競技的祖師爺。

    1991年,中央電視台出現一條廣告,廣告詞是「擁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户」,那是段永平在宣傳他所舉辦的遊戲比賽:「小霸王家用電子遊戲機萬元鉅獎大賽」。

    這是中國最早的電子競技比賽。

    在當時那個年代,「萬元户」還是一箇中產階級的身份證明,那時的北京平均工資239塊7毛5,獎金1萬元的比賽,立刻就打響了小霸王的名頭。

    一個剛剛窺見浮華的世界,正在迎來靠爭鬥搏出路的新規則。

    小霸王對中國電子競技的歷史意義並不只是一個營銷事件。

    在河南,有一個姓李的醫生在看到小霸王的廣告後,被成龍的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打動,重金買下了一台小霸王,希望能夠開發一下兒子小李的智力。

    小李的智力有沒有被開發不是很清楚,但遊戲天賦卻無疑被開發的很完善。

    小李大名李曉峰,很多年後,大家更喜歡叫他Sky。

    人皇Sky。

    傳奇跨越時空連成一條線,鋪下一段當事人無法察覺的緣。

    丁磊找到段永平,向段永平講述自己的困惑,問段永平自己要不要賣掉網易,建一個新公司去搞遊戲,唱一首「大不了從頭再來」。

    而段永平驚訝的發現,在網易的股價只有0.8美元的同時,它的賬上卻有每股2美元的現金。

    我們至今仍未知道段永平到底有沒有告訴丁磊怎麼玩營銷,但他很認真的告訴丁磊:遊戲是一條好路,堅定走下去一定翻盤,反正都是「心若在夢就在」,直接在網易這個招牌下從頭再來,有什麼區別?

    丁磊聽完之後覺得好有道理,於是放棄了賣掉網易這個天才的主意,開始專注在網遊行業憋大招。

    第二年,段永平用0.8美元一股的低價抄底152萬股網易股票,網易靠《夢幻西遊》開始發力。

    2004年,網易股價漲到一股70美元,段永平獲得超過1億美元鉅額收益,媒體驚呼他為「中國的巴菲特」。

    雖然這句話現在已經用爛了,但在16年前,這是對一個投資者最高的褒獎。

    2

    段永平當然不是巴菲特。

    巴菲特從11歲買下人生中第一張股票,從此一直在投資的海洋中打拼,而段永平在2000年以前,根本就沒有了解過投資是什麼玩意兒。

    在以投資名動天下之前,段永平是中國第一流的企業家。

    1989年,碩士畢業的段永平南下廣東,被怡華集團總經理陳建仁看中,出任怡華集團下屬的日華電子廠廠長一職。

    一切都很正常,就是建仁這個名字稍微有點硬核。

    我們現在的碩士太多,多到企業不太在意。

    但1989年的碩士是一個什麼概念:

    1986年,全國總人口,10.75億,招收研究生,4.1萬人。

    段永平就是這4.1萬人之一,在全中國都是最頂尖的超級學霸,所以才可以一離開學校就出任廠長,走上人生巔峰……的起點。

    精英段永平當上廠長,但這並不是一個美差,畢竟肥水從來不對外。

    因為前一年,日華電子廠已經在那個買菜論幾分錢的年代裏成功虧損了200萬。

    現在回過頭來看,甚至有理由懷疑這是一口暗鍋。

    給優秀的新人背鍋,是職場優秀的傳統。

    段永平面對這手爛攤子,並不擔心再虧200萬,他知道路在哪裏。

    1989年,任天堂的FC遊戲機正橫掃世界,風靡日美,佔據日美主機遊戲份額的90%以上,因為配色為紅白相間,後來被人稱為紅白機。

    在國內也有一些後浪玩到過真正的紅白機,但這款遊戲機的價格對普通人來說過於不友好,因為沒有正規渠道,國內能買到的水貨紅白機甚至被炒到1400元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達到2000元。

    有需求就有市場,在這時,一家台灣公司出現了,他們山寨了FC的晶片,生產出一批山寨FC,投入了台灣市場。

    這家公司後來的名字叫聯發科。

    是山寨之王,也是晶片整案之王。

    每一個大佬,都不是從地裏憑空長出來的。

    段永平從這家公司弄到了晶片,在兩個月內攻關出了山寨紅白機的樣機,他為這個商品起了一個有點霸氣有點萌的名字:小霸王。

    然後就是那場堪稱中國電子競技起點的「小霸王家用電子遊戲機萬元鉅獎大賽」。

    後來段永平很後悔起了這個名字,因為霸字太難寫了,給他的推廣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依靠遊戲比賽打出來的噱頭,段永平成功讓工廠扭虧為盈,第二年的產值猛增到1個億。

    隨後,段永平玩起了產品升級,給「小霸王遊戲機」配上了一個鍵盤,就這樣華麗轉身,變成了「小霸王學習機」。

    當然,大部分人並不是用它來學習。

    但我們都說自己是在學習。

    新產品要有新氣象,段永平親自操刀,為這款「學習機」製作了一個「拍手歌」廣告,在中央電視台循環播放,小霸王又一次賣爆了。

    到1994年,段永平又請來成龍代言,拍攝了後來讓老李入坑的那支「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

    多少人的望子成龍有沒有實現不知道,但段永平真的成了商界的小霸王。

    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兩個營銷巨星,一個叫做段永平,一個叫做史玉柱。

    有趣的是,兩人都是來自浙大。

    後來丁磊來找段永平取經,主要就是想學學這一手營銷技術。

    可惜倒下又崛起的史玉柱用全新的腦白金橫掃中國的那一年段永平剛好退休,不知道他有沒有遺憾。

    1995年,小霸王的產值超過10億,此時,距離段永平接手這家虧損200萬的工廠剛剛6年多一點。

    那是1995年的10個億。

    3

    小霸王並不是段永平作為企業家所達到的極限,恰恰相反,這只是一個開始。

    能夠一畢業就當上廠長並不是完全沒有代價的,作為接手這家瀕臨倒閉的爛廠的條件,段永平和怡華集團的高層達成了約定,工廠的80%利潤上繳集團,20%段永平留着自己處理。

    而段永平在這時表現出了自己非常獨特的一面:利他。

    他將這20%的利潤全部拿出來作為分紅,分給廠裏的所有職工,據說第一次分錢的那一天場面極為火爆,一摞一摞的現金被撒出去,拿不下只能用報紙包起來,包錢的報紙就用了十幾摞。

    後來任正非說他自己是「最擅長分錢的老闆」,這句話某種程度上是事實,但要加個定語,21世紀初。

    因為在90年代任正非只能給員工畫餅,跟員工聊「將來一定要買個帶陽台的房子」的時候,段永平已經直接給員工發出了能買兩套房的錢。

    在段永平的世界觀裏,做人就是要「本分」,靠大家賺的錢,就該跟大家分。

    這種「本分」不僅限於廠子裏的「自己人」,同樣適用於和他做生意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段永平從不拖欠代理商的款項,從不故意壓價,有時候甚至還會主動加價。

    像他這樣的商人在拖欠成風的生意圈裏是個異類。有一次一個代理商打電話和客户催賬,被段永平聽到,問道:「這個客户和你合作了多長時間了?」

    對方回答:「大概有兩三年了。」

    段永平搖搖頭:「兩三年了你都這樣子拼命地去追他款的話,那你這個生意過程肯定有問題。」

    在段永平的心裏,兩三年不能建立信任,那已經沒得玩了。

    在這種大方的利他主義影響下,段永平的身邊團結起了一大批人,許多代理商都願意和阿段做生意。

    利他的本質,是格局更高的利己。

    段永平分錢分的很開心,但這時候的怡華集團卻很不開心。

    在小霸王大火之後,怡華集團十分後悔出讓這20%的利潤,尤其不能忍的是這筆錢段永平竟然拿來撒幣,真是懷疑他是個撒幣。

    有些人永遠不會想起這家廠子本來要每年吃掉幾百萬,現在他們得到的一切都是段永平帶來的。

    在小霸王逐漸變強的同時,怡華集團開始不停的從小霸王身上抽調資金,承諾的二八分賬總是難以兑現。

    段永平的不滿漸漸積累,他感慨:「中國人往往能夠共同脱貧,但很難共同致富,企業一旦做大,分家的分家,打官司的打官司。因此中國短命的企業多,『各領風騷沒幾年』,要長久做下去,必須搞股份制。」

    1995年,小霸王如日中天之際,段永平向怡華集團遞交了一份股份制改制申請,希望能夠讓員工持股,參與公司分紅,而怡華集團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份申請。

    談不攏,那就只好散了。

    這世上因為沒法給員工發錢而氣到離職的老闆,大概只有段永平一個。

    這時的段永平已經生出隱退之心,畢竟經過這六年的打拼,他的身價早已經超過千萬,財務自由,他想要找個地方看看書,好好做一條鹹魚。

    但他的舊部們卻覺得不能這樣,他們得做出一點事來,證明自己的道路沒走錯。

    臨別之際,怡華的老闆問段永平,你走,你是不是要帶人走?

    段永平說:「是」。

    老闆問:「你要帶幾個?」

    段永平說「十幾個吧」。

    老闆問:「只帶六個行不行?」

    段永平想了想,說行。

    就這樣,段永平帶着生產、開發各三個兄弟離開已經產值10億的小霸王,重新開始,從頭創業。

    老闆試圖挽留段永平帶走的六人,他們回答:「船長都不在船上了,水手們不知道船會開到哪裏去,只能下船了。」

    企業家可以嘴上造兄弟,而真正的商業領袖,能讓人發自真心的跟隨。

    領袖氣質有時候是一種複雜的玄學。

    但有時候只是簡單的錢聚人散,錢散人聚。

    當然不管如何,大家好聚好散。

    即使段永平和前任東家掰了,臨別之際,怡華的老闆專門為他們開了一場離職歡送會,還送了他一輛奔馳作為紀念。

    別急着感動,別忘了,在過去的這些年裏,段永平為怡華集團賺下了20億。

    是好聚好散,但並不划算。

    離開中山後,段永平帶着兄弟們到了30公里外的東莞,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步步高。

    在這裏,主宰一切的段永平實踐了自己全員持股、全員分紅的理想。

    也在這裏,他提出了後來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理念:

    敢為天下後。

    4

    在網路時代,鬥快成了一種非常標準的商業策略,誰先投入市場,誰先在用户心中建立起認知,誰就能豎起壁壘,制定規則,搶到競爭上的主導權。

    然後形成壟斷。

    如果不是要成為惡龍,那屠龍就顯得毫無意義。

    當年微軟在Windows系統還未完善的時候就搶先推出Windows 95,培養用户習慣,就此奠定了自己在操作系統上的統治地位,成為網路時代的第一明星;

    移動網路崛起後,搶佔先機更是成了創業者的共識,有人說網路企業就是「一擁而上,一鬨而散」,一個風口不行換下一個風口,見到一個市場就大喊「藍海」,一旦看到競爭對手多起來,又開始炒作「紅海」、「下半場」的概念。

    造詞才是很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事情重複太多次,以至於很多人會遺忘,在歷史上,活到最後的往往不是最先動手的人,最先起義的勇士總是被「高築城、緩稱王」的老陰B埋伏,英雄豪傑活不過會健身的司馬懿,後發制人同樣是一個極為有效的戰略。

    成立步步高之後,段永平沒有立刻大展拳腳,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他和步步高只進行了一些小項目,公司整體還在虧損。

    跟隨他的舊部沉不住氣,問他什麼時候才能開始大展拳腳,段永平對部下說出了那句名言:

    我們要「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

    這一句話在段永平成功後廣為流傳,段永平也在多個場合解釋過這句話,最主流的解釋是「敢為天下後,就是做對的事,把事情做對」,但絕大部分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存在偏差。

    因為大部分人會更注意這個「後」,去講如何後發制人,如何謀定而後動,但是如果你真的看過段永平的發言和做事風格就會發現,這句話最難的地方是「敢」。

    敢,為什麼敢?因為夠莽嗎?

    恰恰相反,敢為,是因為心裏有數。

    在步步高默默觀察市場的同時,段永平的底氣卻越來越足:習慣「利他」的思維方式為段永平積攢了真真正正的「商譽」,這讓源源不絕的資源自動的向他湧來。

    過去的老夥計因為受不了「變天」後的排擠而紛紛離職,連廚師和維修工這樣的基層員工都30裏迢迢找上門;

    他過去在供應商和代理商那裏建立起來的好名聲讓這些上下游企業紛紛從小霸王轉向了步步高。

    代理商說:「對阿段充滿信心」、「像阿段這樣百分百貫徹誠信的,很少」。

    錢散出去了,但人聚起來了。

    在準備充足後,段永平轉向了VCD行業。

    當時國內市場上已經有200多個VCD廠商,互相征戰不休,沒有誰能說建立絕對優勢,突然殺進場的步步高像一個蹭熱度的門外漢,似乎立刻就要被這個「紅海」淹死。

    但段永平再次展現了自己的營銷天才。

    1996年,段永平在央視黃金時段廣告的競標會上丟出8123萬4567元8毛9分錢,花光步步高賬面上的錢,拿下了天氣預報後五秒的廣告時間。

    這是真的敢。

    給你全中國人聚焦的5秒,你會怎麼做?

    段永平的答案是。

    八百元買電腦,免費學電腦,步步高學生電腦。

    簡單,直接,但扣人心絃。

    但5秒的廣告,頂多只是品牌露出,承載不了段永平的野心。

    然後是15秒,然後是30秒。

    段永平又一次採用了大明星+金句的熟悉組合,找來李連杰,拍攝了一個MV式的廣告。

    那時候的李連杰,是全民偶像。

    這個廣告的影響力之大,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出圈」,它不但打響了步步高的名氣,讓大家知道了步步高一年包換。

    當時廣告用的背景音樂,恰好也叫《步步高》。

    這支廣告火到甚至讓《步步高》這首歌都變成了歌廳必點的流行金曲。

    在那個年代唱K,不來一首《步步高》,算你不會唱歌。

    之後幾年,段永平多次拿下央視標王,用一個又一個金句廣告擊穿了用户的海馬體。

    一句「喂,小麗呀」,讓步步高無繩電話深入人心,張惠妹一句「步步高復讀機,學外語更容易」又不知道讓多少個老李當場買買買。

    不過三年,步步高打敗市場上的全部VCD品類,獨佔鰲頭,甚至將VCD賣到了國外市場,學習機和無繩電話業務也成為國內龍頭。

    但在段永平競拍到央視標王的時候,步步高的員工反而很心虛,他們不明白段永平為什麼這麼大膽子,敢燒光所有錢去宣傳。

    段永平對此沒有任何看法,也許,在段永平舉起競標牌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必將大獲全勝。

    是敢,而不是莽。

    5

    很長一段時間裏,人人都愛說獨孤九劍,但段永平或許真的掌握了精髓。

    獨孤九劍是快劍,但卻講究慢出手,看對方先出招,等到看穿招式裏的破綻,一出手就打在對方要害處,後發而先至,恰如段永平「後中爭先」的哲學。

    但這劍理裏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怎麼保證自己能一眼看穿對方的破綻?然後還能在對方破綻消失前出手?

    到底該先發還是後發爭論不休,其實「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打的是一個可控性的問題:

    先發制人,是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去打亂局勢,讓敵人的局面變得不可控,然後利用自己的先發優勢擊敗對手。

    後發制人,是等不可控因素都動起來,局面完全進入自己的可控範圍後,再出手一擊制敵。

    先發拼一個隨機應變的能力,後發拼的則是對全局的掌控力。

    「後中爭先」的基礎,就是要「敢為天下後」,要等得起,坐得住,敢把先發優勢放出去,敢去應對被各路競爭對手攪亂的局面。

    而這個「敢」,當然就是對自己絕對實力的自信了。

    段永平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謹慎到有些膽小的程度,在他的演講和訪談中,他反反覆覆的強調「做企業首先要想很遠,你要如何生存下來,生存下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有一個案例他說過好幾次,說有一個記者問他,如果50年後能在報紙的頭版頭條上看到步步高的新聞,他希望是什麼新聞。

    他回答:「任何新聞,因為那意味着我們還在。」

    他很早就知道,活着,才是一切的答案。

    海盜船長孫正義20分鐘投資阿里的傳奇永遠不會發生在段永平身上。

    段永平絕不會投資一個自己不了解的行業。

    即使在2001年的會面中,段永平已經和丁磊意氣相投,認定這個小夥子做的企業錯不了,依然認真觀察調研,到第二年才投下巨資。

    「這次渡劫的成功率有九成,四捨五入,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對一般人來說,錯過機會是一件要懊悔幾年的慘事。

    而段永平就「敢」放過眼前的機會,去做動作最慢的那個「天下後」。

    在VCD的一片紅海中,步步高一出手就是致命殺招,在電視時代砸下天價的營銷,已經有了網路時代的幾分策略光影,完善的上下游渠道讓它的產品能夠鋪滿大街小巷,高標準的質量更大了一片混戰中的VCD行業一個措手不及。

    段永平說敢為天下後,是因為他的目光已經看到了更遠的地方,先讓你跑幾步幫我把隱藏的地雷都踩完,等我出手時,已經沒人能和我爭鋒。

    和段永平約定一年不許競業的怡華集團老闆肯定沒有這樣長遠的眼光,因為只拖延一年,完全改變不了小霸王被暴打的命運,他應該約定十年。

    當然,真正有眼光的話,肯定不會放走阿段。

    6

    就在步步高如日中天的時候,段永平又做出了一個神奇的決定:他要退休了。

    原因更是匪夷所思:因為他答應了自己的妻子去美國生活。

    一個中國頂尖的企業家,在38歲,身體和事業都是最巔峰的時期急流勇退,竟然只是為了一句承諾,這對許多人來說難以理解。

    步步高的廣告唱到: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大嘴巴的人很多,而說到做到的人鳳毛麟角。

    在退休前,段永平對步步高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

    首先,就是繼續深化股份制,讓公司裏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股,管理層自然有股份,員工也要積極入股,上下游的供應商、代理商想要參一手,他也一概歡迎,如果員工沒有錢,他還要借錢給員工來買自己的股份。

    通過這一連串操作,段永平將自己70%的股份稀釋到17%,時至今日,步步高最大的股東依然是工會委員會。

    「讓兄弟們一起發財」,這話每個老闆都會說,但是真正做到的,恐怕沒有幾個。

    反正發財後,我們可以重新定義兄弟。

    隨後,段永平將步步高的三個主要業務:教育電子業務、通訊業務、視聽產品拆分成三個部分,成立三家獨立的公司,分別交給當年陪自己從小霸王出走的幾個人管理。

    教育電子業務依然叫步步高,被交給了黃一禾負責,後來又交給金志江接任,後來他們推出了洗腦無數人的「步步高點讀機,哪裏不會點哪裏」,繼承了段永平洗腦廣告的衣缽。

    步步高的VCD和DVD業務交給了陳明永,後來因為VCD行業整體下行,公司轉型做手機,名字叫OPPO,黃一禾也持有股份。

    請大明星代言和「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金句轟炸,這同樣是段永平的慣用手法。

    主營無繩電話和手機的步步高通訊業務交給了沈煒,後來它們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繼續做手機,公司名叫VIVO。沈煒則學到了段永平的低調,幾乎從不在公眾面前現身,連出身資料都查不到。

    而段永平自己,功成身退,39歲入選亞洲20位商業領袖,隨後帶着步步高10%的股份飄然而去,遠渡美國。

    直至今日,步步高、OPPO、VIVO的辦公樓裏還保留着一間空置的董事長辦公室,那是留給段永平的位置。

    雖然他不需要。

    7

    一個人的人生到此已經可以算是圓滿,但段永平的傳奇只是翻開了下一頁。

    2006年,一個名叫「Fast is slow」的ID以62萬美元拍下和「股神」巴菲特的午餐,引發媒體競相報道。

    這時,有熟人爆料,這個ID背後的主人,就是當年的段永平。

    段永平拍下巴菲特午餐後,人們驚訝的回看,這才發現段永平在2002年抄底網易的歷史,一時間這位曾經的明星企業家又一次走到了話題中央。

    而段永平對「為什麼要競拍巴菲特的午餐」的回應則讓人感覺大跌眼鏡。

    不是因為刺激,而是太過不刺激。

    他覺得巴菲特的書曾經為自己指明瞭方向,想要當面表示感謝。

    人們矚目,人們試探,人們反覆的問他到底和巴菲特聊了些什麼,試圖從這兩位投資界的大佬口中試探到那個時代的財富密碼。

    鋪天蓋地的報道里,沒有任何人注意到,在這場午餐中段永平帶了一個26歲的年輕人一起去見巴菲特。

    這個年輕人叫黃錚,同樣是段永平浙江大學的校友,因為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丁磊的注意,丁磊找到了黃錚的聯繫方式,讓黃錚幫自己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作為回報,丁磊便在黃錚前往美國讀書的時候將他介紹給了段永平。

    黃錚曾經以為丁磊是騙子。

    還好電話掛的慢。

    不知道是不是步步高的無繩電話。

    段永平十分欣賞黃錚,在黃錚留學過程中經常予以幫助,還專門帶他去吃了那頓巴菲特的午餐。

    黃錚碩士畢業後,拿到了微軟和谷歌的兩份offer,卻遲疑不知該去哪邊,便向段永平請教,而段永平果斷建議黃錚加入當時還沒有上市的谷歌。

    黃錚聽從了段永平的建議,加入谷歌,拿到了一些股份,沒多久,谷歌上市,黃錚財務自由。

    但段永平對黃崢說,要看懂一家公司,最少要在這家公司做三年,於是黃錚在谷歌做滿三年。

    這三年,是谷歌發展最快的三年。

    三年後,已經財務自由的黃錚離開谷歌,南下創業,段永平將步步高的電商業務交給他,又過幾年,黃錚創立拼多多,橫掃中國。

    獨孤求敗消失於世間,關門的弟子卻依然笑傲江湖。

    8

    2007年,段永平回到中國,登上《波士堂》接受採訪。

    這一次,世人不再問他如何經營企業,而是盯住他,想要問怎樣投資。

    那時他已經在投資界名聲鵲起,約飯巴菲特更增加了一層神秘光環,人們想盡辦法,想要從他口中套出一些投資心得。

    面對當時高企的股市,段永平反反覆覆的對觀眾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強調不要借錢,不要冒險,搞不懂的事情就不要做。

    滿場觀眾,置若罔聞,反問「巴菲特炒A股會炒哪支」。

    2008年,A股崩盤,無數人血本無歸。

    「Fast is slow 」,這是段永平常用的ID,他說意思是「欲速則不達」,是自己的投資理念。

    有趣的是,蘋果的設計理念遵循的是密斯的經典設計理念:「less is more」。

    「Fast is slow 」 ——「快,就是慢」。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

    文字遊戲的翻轉裏卻藏着大道至簡的智慧法則。

    2006年,坐在兩位商業巨子旁邊的黃錚最大的收穫,是意識到了「常識」的力量。

    他學會了less is more。

    但渴求暴富的投機者卻總是學不會Fast is slow。

    2012年,段永平重倉蘋果,帶着VIVO和OPPO的員工一起買蘋果。

    不久蘋果股價大漲,OV員工大賺一筆。

    從此再也不考慮乾死蘋果的事兒了。

    2014年,段永平重倉茅台,從180買到120,買到人們紛紛嘲笑他有眼無珠,他依然不動如山,還說這點錢差不了多少。

    2020年,茅台股價突破1700,180和120的區別,果然沒差多少。

    而此時,當年捏不住股票的投機客正在鬼哭狼嚎。

    less is more,Fast is slow。

    9

    阿段不說假話。

    回顧段永平的做人態度,一個「誠」字貫穿始終,對他人誠,對自己也誠。

    他用股份制改革惠及了自己的所有員工,在供應商、代理商中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有時還會為了心裏的正直而承受巨大損失。

    在2000年段永平離職前,為了打開國際市場,段永平曾經找了施瓦辛格來為步步高DVD做廣告,合同250萬美金,簽兩年,定金一半,尾款一半。

    但是這個廣告剛播了兩個月就被舉報下架,那時的樸素國人不是很想在中央台的黃金時段看到一個歪果仁。

    出現這樣的意外事故,自然要去溝通,看看如何停止合作,但施瓦辛格的經紀人難以理解這種理由,堅持要求履行合約。

    按照一般商業規律,這種撕逼最後無非就是一拍兩散然後訴諸公堂,國外的施瓦辛格想告到國內的步步高完全是在做夢。

    但段永平卻堅持和施瓦辛格方談判,最後達成降價60萬的協議。

    在簽協議之前,段永平突然反悔——決定履行約定,按全價交付尾款。

    施瓦辛格方的代理人驚呆了,從來沒見過自己把錢往外送的人。

    「對」,「不對」,在理工男段永平的腦子裏有一條絕對的標準線,為了自己堅信是「對」的事,他已經撒出過無數旁人夢寐以求的資產。

    在生意之外,段永平對自己更是貫徹真實,絕不虛偽掩飾,不管是為對員工的承諾而離開小霸王,還是為妻子的承諾而離開步步高,都出乎同時代人的預料。

    段永平在訪談中戲言,有人找到他,約他談生意,他回答,自己周末要陪兒子。

    對方十分疑惑,強調:「我這可是生意。」

    段永平一頭問號,不明白生意有什麼大不了,能比自己兒子還重要。

    主持人問他:來我這的企業家經常後悔不能多陪陪家人。

    段永平不留情面當場說出真相:「如果覺得沒時間陪家人,那你不幹不就行了?到底還是覺得工作比家人重要。」

    話說的過於直接,不知一些酷愛吹牛的企業家看過之後會不會臉紅。

    10

    段永平非常注重風險管控,總是強調懂了再出手。

    面對向他取經的人,他會常常重複這個理念,勸別人投資之前要想清楚,投資之後要沉得住氣。

    他強調過無數次:「投資不在乎失掉一個機會,而是千萬不要抓錯一個機會。」

    看不懂的時候,就不要出手。

    但是在現在的網路界,這無疑是一種謬論。

    幾乎所有人都在追逐風口,人們並不在乎一個行業到底是什麼樣的,重要的是這個行業是否存在。

    如共享單車,如長租公寓,如各種超大號的投資泡沫。

    只要這個「風口」出現了,不管這個地球上有沒有人能想清楚它到底怎麼發展下去,不管有沒有人看懂這個模式到底應該怎麼營收,不管有沒有人明白用户到底為什麼選擇這個產品。

    只要存在,就有人投資,to B、to C、to SBVC。

    人們都在追求快,追求搶佔市場,追求壟斷。

    至於壟斷後這個項目還能不能繼續下去——我們還可以慢慢想嘛!

    美團當初那麼坑的項目,最後不是被外賣救活了嗎。

    但他們沒有看到王興的九敗一勝。

    美團能活,是因為王興真的死過。

    網路公司朝生暮死,個個都想着一夜暴富,全然不知十年後的自己應該在哪裏。

    段永平說,長跑用短跑的速度是跑不完的。

    戴少爺心比天高,總想要壓人一頭取得全勝,最後撲街在跑道上;

    王大少邁開大長腿,藉着老爹的東風一路狂奔,終於體力不支棄權回家。

    種種慘劇,卻仍然未能驚醒追逐風口的夢想。

    獨孤九劍不再被視為絕頂武學,江湖只剩下誰拔刀更快的比拼。

    我們覺得我們看到的巨頭是行業先鋒,只不過是因為更早死去的那些,沒人會記住。

    11

    慢有慢的好處。

    一個商業模式的建立需要時間,更需要不怕死的人去試探。

    奧飛收購有妖氣,把國產漫畫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這才有了後面漫畫平台大戰的盛況。

    微信上線時,用户對移動端的體驗已經有了基本的認知。

    小米崛起時,國內的手機供應商早已經被成堆的大喇叭山寨機練出了供應鏈。

    拼多多的崛起,更是一出好戲。

    拼多多崛起時,電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紅海,巨頭早已分割完畢。

    巨頭培養的用户習慣,正是拼多多的倚天劍。。

    微信帶來的裂變流量,成了拼多多的屠龍刀。

    當市場已經被完全開發的時候,後來者省去了建設的成本,只需要找到自己需要刺出絕殺一劍的那個空白就可以逆轉格局。

    又是經典的段氏獨孤九劍。

    贏與輸從來不在快,而在你對行業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沒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角度。

    然後,是極兔出場,半年時間,單日破千萬單。

    段永平及其門徒切入快遞行業讓人始料未及,但在此之前,他曾經長期看好順豐的股票。

    在研究順豐的同時,他對快遞行業又懂了多少?

    沒有人知道。

    但段永平眼中,紅海其實也是藍海。

    壟斷已經逐漸形成時,其實存在打破壟斷的機會。

    當所有人都默認規則不可逾越,就需要有人出來打破規則。

    規則形成,用户的怨氣也不斷積累,只需要一把火燒過,新的天地就會露出端倪。

    段永平一直說,重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知道自己什麼不能做。

    「敢為天下後」,原文是老子的「不敢為天下先」。

    只要不犯錯,出手的機會有很多。

    不着急出手。

    出手必封喉。

    12

    半個月前,小霸王傳出申請破產消息,讓這段塵封的往事又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段永平離開後,小霸王強撐了二十幾年,突然得知破產,讓不少80、90後一陣唏噓,感嘆青春真的結束了。

    結果轉頭又傳出消息,其實沒破產,是其他公司。

    得嘞,白唏噓了。

    雖然小霸王還活着,但我們的青春確實已經結束了。

    這次事情讓更多人知道了段永平這個低調大王,人們開始懷念這個在90年代就搞起了股份制改革,願意把錢撒給全部員工的先行者。

    正好趕在這個PS5發售的時間點,讓人不由思索,如果段永平還在,小霸王是否真的能夠造出中國的主機。

    當然這也只能是幻想而已。

    因為以段永平的水準,他清楚的知道,遊戲機行業,不存在機會。

    段永平退隱江湖,但江湖有他的傳說,雖然段永平一直聲稱早已遠離了公司管理,但人們不能相信這個風光一時的大佬就這樣從商海消失。

    在步步高,在OPPO、VIVO,在拼多多,在極兔的背後,總能隱隱約約窺見段永平穩如泰山,卻後發先至的劍光。

    如今的段永平,常年混跡在網上,和網友們一起討論股票,講講自己的投資理念。

    他說,現在的很多東西,他弄不太懂。

    時代滾滾向前,曾經引領時代的弄潮兒,也已經被時代拋下。

    曾經主宰時代的巴菲特,面對新時代的產物網路也露出了審慎的態度,極少投資網路企業。

    段永平打開YY、陌陌,卻搞不明白具體運作模式,只能放棄投資。

    最近YY又被渾水做空,直播模式的虛假繁榮被公之於眾,說不準這是好是壞。

    那些過去留下的照片與錄像,讓人們總是不自覺地遺忘,段永平已經59歲,不再是當年那個激情四射的中年人了。

    段永平在極兔的背後再次露出了身影,但段永平的時代,確實是已經結束了。

    20年裏發生了很多事,段永平賣出讓他一鳴驚人的網易股票,也不再看好那個當年可以和他意氣相投的丁磊,稱將這麼多錢放在丁磊這個大孩子手裏不放心,資本圈裏曾經追求快樂的二人組,只剩下了一段傳奇故事追思。

    26歲的旁聽生黃錚也選擇了在40歲這年卸任拼多多CEO,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

    也不知20年後,是否會變成「下下個巴菲特」。

    但我想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某某巴菲特。

    巴菲特是巴菲特,他們是他們。

    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風。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如是而已。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