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爆雷83億總裁疑似跳樓自殺 誰在背後佈下900億驚天騙局?
一周之內兩次自殺,是什麼讓一位年僅50歲的上市公司總裁如此決絕地選擇走上不歸路?
83億財務爆雷、董事長被查、總裁自殺,連續三年營收上千億的上海電氣為何忽然深陷泥潭?
10餘家上市相繼官宣爆雷背後,又是誰在背後佈下一個資金規模高達900億元的驚天騙局?
8月5日晚,上海電氣總裁黃甌的離世又將這個正處於多事之秋的上市公司推向輿論漩渦的中心。
隨着事件的不斷髮酵,這場震驚A股的「連環雷」背後的更多細節也被挖出,但許多真相仍舊撲朔迷離。
83億財務爆雷之後,上海電氣總裁突然離世
8月5日晚間,上海電氣的一則公告再次使自己成為輿論焦點,公告中稱:
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黃甌先生於2021年8月5日不幸逝世。黃甌先生在公司任職期間,為公司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公司對黃甌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並向黃甌先生的家屬致以深切的慰問。

而在近兩個多月來,上海電氣剛剛經歷了一系列「暴擊」。
不久前的7月29日,上海電氣公告,因鄭建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無法履行董事職責。為保障公司董事會的正常運轉,現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同意提議公司股東大會免去鄭建華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職務。
7月5日晚間,上海電氣又發布其被證監會調查的利空消息,給上海電氣近30萬户股東們「當頭一棒」,公司股價嚴重受挫。
不過,「厄夢」或許始於5月30日。當晚上海電氣連發兩則公告,一則關於公司重大風險提示,另一則關於子公司重大訴訟的公告。
公告中稱,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的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持有40%的股權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對上海電氣歸母淨利潤造成83億元損失。
83億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上海電氣為何會踩中這個大雷?可能首先得從上海通訊的銷售模式上說起。
據了解,上電通訊的銷售模式是,由客户預先支付10%的預付款,其餘款項在訂單完成和交付後按約定分期支付。這種模式在理想狀態下是可以正常運行的,怕就怕在某一個環節(如客户不能在訂單完成後支付尾款或者違約等等)突然斷掉,這樣整個產業鏈條就崩了。
這次上海電氣踩雷就是因為上電通訊的下游客户不能及時付款所致。
實際上,上電通訊的下游客户不能及時付款早已現端倪,據媒體報道,早在2020年就有上市公司公告富申實業、環球景行(上電通訊下游客户)出現付款逾期的情況。
除下游公司出現過不能及時付款以外,上電通訊的上游公司也疑雲重重。
據媒體報道,上電通訊有3個可以明確的供應商——寧波鴻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寧波鴻孜」)、上海恆常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恆常」)、中利集團(002309.SZ),三家均與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星地通」)關聯密切。而上海星地通又是上電通訊的第二大股東。
從上電通訊的股權結構上可以清晰的看出,雖然上海電氣是上電通訊的第一大股東,但是其他股東之前又都和上海奈攀有着一定的關係。看起來上海電氣是第一大股東,但如果其他股東和上海星地通實控人隋田力保持一致,則合計控制上電通訊60%股權,遠超上海電氣。
產業鏈上游和中游都和隋田力有關,或許早已為暴雷埋下隱患。
那麼?上海電氣83億元的損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損失來自兩方面:一是對上電通訊的股東權益賬面值5.26億元,二是對上電通訊提供的合計77.66億元股東借款。
首先來看,這些錢是怎麼借出去的?上海電氣的公告中僅一句話與此相關,「隨着通訊公司業務發展,公司對其加大了資金支持」。
另外,我們從一份上電通訊向股東上海電氣借款表或許也能捕捉到一些訊息。
上海電氣2019年5月10日~2021年5月28日分19次向上電通訊借款(或委託借款)77.66億元,借款用途幾乎全部是「補充流動資金」。
這也意味着,這個「局」或許從2019年5月份就已經開始了。
而且根據媒體報道的,上海電氣在上電通訊下游客户早已出現過逾期付款的情況下,仍將資金借給上電通訊,不難看出上海電氣對於上電通訊是非常的信任。
然而就是這種「非常信任」的關係,上電通訊卻反過來「坑了」上海電氣一把,直接造成83億元損失。
另外,上海電氣發布「爆雷」公告前兩天(5月28日),上電通訊其餘60%的持股股東(上海星地通、上海東駿、鞍山盛華、北京富信、上海奈攀)還將所持股權悉數質押給上海電氣。
年僅50歲的黃甌,為何「一心求死」?
對於黃甌去世的原因,上海電氣的公告中並未披露。
不過,據媒體報道,多位接近上海電氣的人士透露,黃甌是於8月5日上午跳樓自盡。
黃甌的家屬也證實了這個消息。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黃甌的妻子向記者表示,黃甌確實是在 8 月 5 日跳樓自盡。
同時,黃甌的妻子還向記者透露,黃甌在 7 月 30 日就曾經割腕自盡,但所幸當時發現及時,被搶救過來了。其丈夫被搶救回來後,仍然去上了兩天班。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黃甌的妻子希望能夠弄清丈夫的死因,她向記者表示:
「我的訴求不是說要證明我老公的清白,我的訴求是要知道我老公犯了什麼錯。你說他(犯了)什麼罪,我認,但要把證據拿出來,徹查。如果他犯錯了、犯罪了,給國家、社會、股民帶來任何損失,我認。我把房子賣了,把我所有理財產品、金融產品賣了。」
公開資料顯示,黃甌1971年3月出生,浙江温州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持有工學碩士學位,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1-2015年期間擔任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2015-2016年擔任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2016-2018年擔任上海市經濟和訊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在 2020 年,黃甌全年的工資及補貼約為 137.2 萬元,養老金計劃供款 2.5 萬元,獎金 8.3 萬元,合計共獲得薪酬 148 萬元。
黃甌也是上海電氣的有限售條件股東,據 2020 年財報披露,他持有 76.5 萬股股份,可上市交易時間為今年 6 月 21 日至 2024 年6 月 21 日,三年內每年解禁所獲股份的三分之一。

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黃甌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7月29日下午,當日上海電氣召開幹部大會宣佈主要領導職務變動,免去上海電氣原黨委會書記鄭建華的職務,由冷偉青接替。
黃甌當時在會上代表上海電氣領導班子發言稱:「當前,上海電氣處在事業發展的特殊時期,對於市委市政府的這一決定,我們堅決擁護。我會以黨的幹部應有的站位與擔當,帶頭履職盡責,和領導班子一同,全力支持配合好冷偉青同志的工作。」

根據黃甌妻子的描述,在這次幹部大會的第二天,黃甌就選擇了割腕自盡。被救回來後,黃甌於5天后再次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這一周之內,黃甌經歷了什麼?他的心裏在想什麼?是什麼讓年僅50歲的他「一心求死」?這一切,可能再無人知曉。
「神秘人」隋田力和900億元的大騙局
對於黃甌的離世,網上有各種猜測,有人說他是「畏罪自殺」,也有人說他是「替人背鍋冤死」。真相究竟如何,目前仍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黃甌的自殺,還是上海電氣的財務大雷,亦或是十幾家被捲入其中的上市公司,都和一個叫隋田力的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上海電氣的財務爆雷案中,導致其83億元利潤損失的子公司叫做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通訊公司」),上海電氣持有通訊公司40%股權。通訊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為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星地通」),持股比例為28.5%,上海星地通的實際控制人就是隋田力。
上海電氣爆雷之後,多家上市公司也陸續發出與上海電氣類似的應收賬款壞賬公告,均指向隋田力和他的關聯公司。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從5月30日至今,一共有上海電氣、瑞斯康達、國瑞科技、中天科技、匯鴻集團、凱樂科技、中利集團、宏達新材、康隆達九家上市公司官宣踩雷,涉及損失金額合計或超 243 億元。
除此之外,與上海星地通有業務往來而被捲入的上市公司還有:*ST華訊、ST新海、寧通信B、航天發展、江蘇舜天、浙大網新。
據證券時報報道,眾多上市公司接連爆雷背後是,一個以「專網通信業務」為幌子的隱蔽融資性貿易網絡,資金規模或超過900億元。
在這個龐大的融資性貿易網絡中,上市公司資金以預付貨款的方式流向供應商,之後,供應商或其隱性關聯方,將資金通過一層或多層下游客户,以銷售回款的方式迴流上市公司,短期內,上市公司業績得到了提升。一旦資金閉環出現風險,上市公司的風險便徹底暴露,便出現了一連串的「爆雷」事件。
而這些事件背後的操盤者,最終也都指向了隋田力。可以說,隋田力以一己之力佈局了一個900億元的大騙局,引爆了15家上市公司,造成了震驚A股的「連環雷」。
那麼,隋田力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何能夠騙過十幾家上市公司,羅織起一個資金規模高達900億元的大騙局呢?
據界面新聞報道,曾經參與過隋田力所謂專網通信業務的知情人士透露:「這麼明顯的一個大騙局,那麼多上市公司陷進去,還加這麼大槓桿來做這件事,這些公司肯定都不傻,但為什麼願意做呢?肯定是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在裏面的。」
「他(隋田力)是帶着很多很多讓我們看不到的光環,和我們認為很合理的東西過來的。」該知情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隋田力出生於1961年8月,中國國籍,大專學歷。1979年1月至1994年5月,在部隊服役。據海高通信2020年報披露,1994年5月至1998年10月,隋田力任江蘇省公務員。1998年之後,隋田力進入星地通研究所,此後開始進入商界。
在全國智能製造創新創業大賽官網中,隋田力是專家成員。在其主頁介紹中,稱隋田力是中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交流中心負責人,曾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任職,具有訊息通信應用領域30年工作經驗。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在這個大賽的專家團隊中,還有倪光南院士、王建平總工、姜長龍等科學界和商界大佬。這或許也成為隋田力用來騙人的「光環」之一。

天眼查訊息顯示,隋田力為19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擔任了10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並且通過複雜的股權穿透關係,建立起一個龐大「專網通信」網絡。
8月3日,新三板公司海高通信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多種渠道,無法與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隋田力取得聯繫。據了解,公司實際控制人隋田力目前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機關偵查之中。
同時,海高通信表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劉青(註:係隋田力配偶的弟弟的配偶)也已失聯。公司通過多種渠道,無法與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劉青取得聯繫,其處於失聯狀態。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能了解到劉青失聯的具體原因。
而關於這個900億元驚天大騙局的更多細節,以及關於其中交易的更多內幕,或許都要等到公安機關和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才能更進一步了解。
市值2個月蒸發100億,上海電氣何去何從?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電氣是中國最重要的發電設備供應商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銷售收入始終位居全國裝備製造業第一位,曾經是一家「輝煌」的企業。
但現在,這家市值曾經上千億的上市公司,無疑陷入了多事之秋。截止8月6日收盤,上海電氣股價為4.30元/股,市值549.6億元。
事實上,自從5月30日自爆財務踩雷以來,上海電氣股價便一路下跌,截至目前累計跌15.35%,最大跌42.70%,市值蒸發近100億元。
7月29日上海電氣召開的幹部大會上,此前曾任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上海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冷偉青臨危受命,將擔任新董事長。
冷偉青也是上海電氣「老員工」,曾任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副總裁、上海電氣電站集團黨委書記。
但沒想到的是,冷偉青回歸上海電氣沒過一周,總裁黃甌便跳樓身亡。
據《證券日報》報道,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上海電氣作為公司治理結構和經營體系相對完善的國企,總裁的猝然離世並不會嚴重影響其正常運營,而且作為實控人的上海國資委也會很快派遣新的人選來繼任。」
沈萌認為,「當下,上海電氣除了儘可能減輕兩位最高負責人缺位對企業運轉的影響外,還要積極配合監管和執法機構對財務黑洞進行處置。」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