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RCEP助推中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路徑分析

    RCEP助推中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路徑分析

    雙循環發展格局是中國在新形勢下提出的發展戰略。RCEP的簽署對於推進中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RCEP可以通過以下路徑助推中國雙循環發展格局。一是外貿和投資路徑。RCEP的簽署,將通過關稅減讓以及區域內經貿規則的統一,促進中國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往來,進而提高國內的生產和社會福利水平。二是產業轉型升級路徑。

    RCEP的簽署,能夠促進中國相關產業更好地參與全球範圍內的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鞏固中國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產業鏈中的地位,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國內改革路徑。RCEP的簽署,將通過擴大開放倒逼國內深化改革。通過深化市場準入制度、營商環境、國有企業等相關方面的改革,更好地形成有利於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國內環境。文章還以特定產業以及價值鏈為例對上述途徑進行了分析。RCEP的簽署,也有利於中國進一步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談判和全球經濟治理,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構建。

    當今世界,中國發展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面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新矛盾和新挑戰,必須對中國原有的發展模式做出調整。正是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國內循環是雙循環的基礎,國際循環則是雙循環的延伸和重要推動力。國內大循環不是放棄國際分工與合作,實行自我封閉、自給自足,而是要堅持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2020年11月15日,經過8年談判,包含東盟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新西蘭等15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得以簽署。RCEP的簽署,進一步統一了區域內的經貿規則,削減了區域內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從而形成了現階段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由於RCEP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以及中國在RCEP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就可以把RCEP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籍此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促進和擴大改革開放,進而助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一、RCEP通過促進外貿和投資助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RCEP區域在中國的對外經貿格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中國既是區域內貿易產品的重要消費國,也是重要提供國,所以RCEP的簽署對於進一步發展中國同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具有重要的作用。

    RCEP簽署之前,中日之間並沒有簽署自貿協定。RCEP的簽署,使得中日兩國在RCEP框架內首次建立了直接的自貿區關係。作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兩國之間通過RCEP,互相減讓關稅,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對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根據RCEP的安排,中日之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關稅減讓。中國對日本出口的產品中,多是以零關稅減讓安排為主,而且對於一些主要出口產品,以RCEP生效後立即執行零關稅為主。中國從日本進口的產品中,將分階段對大約86%的工業產品實行零關稅,涉及的主要產品類別包括鋼鐵類產品、汽車零部件、光學產品、化學品等。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中國從日本進口產品的關稅減讓,多是以10年過渡期後實行零關稅為主,而且對於部分產品仍不執行關稅減讓。這就一方面在過渡期結束後中國對這些產品的進口增加,另一方面又使中國的這些產業能有較為充足的時間進行產業升級,從而避免了在短期內受到進口產品的較大沖擊。

    RCEP生效後,通過關稅減讓安排,就可以進一步擴大中國和韓國以及東盟的貿易。從貿易產品和行業來看,RCEP將促進中國增加對韓國的農產品以及化工品等產品的出口,也將促進中國增加對韓國的農產品、汽車等產品的進口。RCEP也將促進中國增加對東盟的摩托車、塑料製品、玻璃、建材、汽車等產品的出口,也將增加中國對東盟的糧油糖棉、咖啡、橡膠、化工品、木材、紙製品、紡織品等相關產品的進口。

    通過RCEP的簽署,中國進行了更多的出口,就會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生產,從而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進而進一步增加國內消費。同樣,吸引了更多的外資,這對於提高就業,增加稅收,以及推動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通過RCEP的簽署,擴大了進口,也可以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進口更多的消費品,有助於國內消費進行升級。二是進口更多的中間品和資本品,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升級企業的生產技術,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這都有利於推動中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二、RCEP通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RCEP對中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另一層面的意義在於:RCEP的簽署,能夠促進中國相關產業更好地參與全球範圍內的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從而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地位,塑造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進而提高中國相關產業的生產和技術水平,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

    (一)RCEP促進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

    RCEP促進中國產業升級轉型的邏輯和路徑是:RCEP不僅有利於中國擴大出口規模,也將擴大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進口規模,使中國相關產業面臨着競爭程度進一步增大。這將從兩個方面來促進中國的產業升級。一方面,進口的擴大將促使中國產業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必須進行產業升級。另一方面,RCEP簽署後,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將更加便利,這使得中國得以將本國富餘產能以及具有競爭優勢的製造業產業向區域內其他國家進行轉移,從而推動國內的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二)以中日韓之間的產業鏈循環為例進行分析

    RCEP的簽署使中日韓三國首次包含在一個自貿區框架下。中日韓三國在光電設備、機械和汽車製造等高端製造業領域都很發達,而且三國之間產業鏈的關聯性和互補性強,這為中日韓之間形成產業鏈循環奠定了基礎。隨着中日韓之間關稅稅率的下調,三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以及其中的產業鏈聯繫會越來越緊密。通過RCEP構建的三國產業鏈循環將有助於中國相關產業鏈的安全和產業升級,進而對中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就電子產業鏈來說,中日韓之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關係,構成了一個產業鏈閉合循環。在中日韓三國的電子產業鏈和汽車產業鏈「小循環」中,日本處在產業鏈的頂端,在產業鏈中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在這一產業鏈循環中,處於加工組裝階段,尚未掌握核心技術,存在着產業鏈斷裂的風險。因此,為了保護產業鏈的安全,就必須加強國際合作,以保證產業鏈中關鍵中間品或資本品的供給。RCEP的簽署,有利於穩定中國和日韓的貿易關係,進而有利於保障產業鏈中關鍵產品的供給。

    三、RCEP通過促進國內改革助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

    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必須深化國內改革。現階段中國的制度和體制中仍然存在着阻礙雙循環暢通的障礙。RCEP的簽署,將通過擴大開放倒逼中國深化改革。通過深化國內相關方面的改革,更好地形成有利於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環境。

    (一)深化關稅和市場準入領域的改革

    在關稅領域,RCEP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在10年內將最終實現零關稅。為此,要在關稅、海關程序、原產地規則、產品標準等方面進行改革,以制定出促使協定儘快生效實施的相應措施。

    在投資領域,RCEP是中國首次在自貿協定中以投資負面清單形式作出承諾。中國需要對照RCEP中的投資負面清單,梳理國內現行負面清單與RCEP清單中不一致的領域,並作出相應調整。

    在服務貿易領域,中國在RCEP協議中承諾開放更多的部門。這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以實現在這些新的部門開放後,既能符合RCEP規則,又能促進這些部門的發展。

    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後,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國內營商環境,維護外資的合法權益。中國需要加快修訂外商投資法規,完善涉外法律體系,對包括外資企業在內地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從而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二)加強電子商務和知識產權領域的立法和執法

    RCEP中電子商務和知識產權章節內容的生效實施,都需要加強市場經濟法制建設,尤其是加強在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立法和執法,以保護消費者以及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三)實施符合中國國情的競爭中性

    在競爭領域、貿易救濟領域以及政府採購領域,RCEP都做出了具體規定。這就需要進行一系列改革,包括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推動國有企業在市場中進行公平競爭等。這其中包含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競爭中性原則。要做到競爭中性,就需要對國有企業以及國有企業管理體制進行相應的改革。當然,在中國實施競爭中性必須從中國現實狀況出發,在不違背RCEP規則的前提下實施符合中國國情的競爭中性。

    四、結論與展望

    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是新時期中共中央基於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提出的發展戰略。當然,RCEP的簽署也給中國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從長遠來看,RCEP的簽署有利於讓國內企業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倒逼其提質增效,從而構築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當前,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變化,全球經貿規則正在發生改變。RCEP以其高標準和包容性代表了全球經貿規則的發展趨勢。RCEP的簽署,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加入其他多邊自貿和投資協定的進程。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和多邊經貿規則談判,這一方面將使中國獲得更多的全球經濟治理的權力,另一方面也通過在這些經貿協定框架內的合作,更有力地助推中國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構建。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