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寶馬收購華晨「中華」,雪中送炭還是趁火打劫?

    寶馬收購華晨「中華」,雪中送炭還是趁火打劫?

    隨着華晨的破產,旗下自主汽車品牌「中華」徹底沒落。此時,華晨依賴多年的合作伙伴寶馬中國願意出資16億元,收購華晨中華核心資產。外界為「中華」品牌資產的流失嘆息,但在寶馬眼中,自己卻是雪中送炭的白衣騎士。那麼,真相究竟如何?

    「寶馬16.33億購下華晨中華」,9月1日,消息火速出圈,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誤會也從這裏開始。很多網友看到帶有「中華」兩字的自主汽車品牌被外資拿下,遺憾之情溢於言表,他們紛紛表示:中華牙膏被賣掉了,中華汽車也被弄丟了。

    8月31日,有消息稱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破產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大會上,寶馬中國將以16.33億元收購旗下自主品牌中華汽車。而在此之前,2020年11月華晨汽車破產重組,今年中,掌管華晨13年的前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被調查。

    曾經的華晨不是這樣。華晨汽車是國內最早去華爾街融資的企業,1992年10月登陸紐交所時,股票訂購量高達6000萬股,近乎發行量的12倍。高光時刻,華晨旗下擁有四家上市公司。

    而如今,對於面臨破產重組的華晨,中華品牌實體資產為其核心資產,一旦拆分出售完成,華晨汽車作為一個整體實現破產重整的可能性降低,集團剩餘資產很可能被繼續拆分。

    寶馬吞下華晨「中華」?

    「是誤讀。我們沒有收購中華品牌的意思。」9月1日,寶馬中國相關人員方面回應稱,寶馬收購的是華晨汽車製造廠100%的資產,而不是中華汽車品牌。「寶馬中國自己有4個品牌,既有電動也有燃油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寶馬都沒有必要購買中華品牌。」

    但《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華晨集團在今年2月發布公告稱,已於2月5日與遼寧省發改委、寶馬股份公司共同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主要內容為,基於華晨集團與寶馬集團的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雙方擬進一步擴大合作,探討未來在瀋陽生產更多寶馬集團車型的可能性。

    因此,在今年5月20日華晨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時,寶馬旗下間接全資子公司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不久後就正式向管理人報名,表明了收購意向。

    但對於購買華晨製造廠的目的,寶馬中國方面稱:「我們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華晨集團的重組,並致力於進一步拓展我們在遼寧省的業務。我們希望使用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不過,該項目仍在有關部門的審批過程中。」

    《財經天下》周刊了解到,寶馬中國購入的是「中華」品牌實體資產,並不包括品牌。具體來說,寶馬購入華晨中華的土地、廠房、設備等生產資產,以及「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資質。

    寶馬中國收購的出價為16.33億元,其中相關資產為土地使用權3項,價值2.4億元;房屋建築物19項和構築物20項,價值7億元;機器設備179項,價值2.93億元;華晨集團持有的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100%股權,價值僅0.45萬元,合計12.33億元;此外,整車生產資質4億元。

    這在業內看來,是寶馬中國的一次「善舉」。因為華晨已經「自救」乏力。

    「寶馬收購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是很好的事情,由於華晨內部也沒有資源能救中華,目前這樣是最好的安排。一是可以幫助華晨重組,二是體現寶馬本土化的良好趨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財經天下》周刊,華晨汽車內部壞賬太多,自救肯定不可能。

    但據報道稱,因為「中華」品牌是華晨集團第三大資產板塊,有債權人認為,一旦收購成功,意味着華晨汽車作為一個整體破產重整已不可能,集團剩餘資產也將被拆分出售,無法發揮整體重整的價值。

    華晨依靠寶馬「供血」多年

    華晨汽車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是中國最老的汽車製造商,歷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國營東北公路總局汽車修造廠。

    目前,華晨汽車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包括華晨中國、申華控股、金盃汽車及新晨動力。華晨汽車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此外,自主品牌中華、金盃、華頌,以及另一合資公司華晨雷諾均為上市公司華晨中國名下資產。

    然而,如果沒有寶馬中國的持續輸血,華晨自主品牌幾乎停滯不前。

    2011年以來,華晨中國每年營業收入維持在50億-60億元,淨利潤在18億到53億元不等。同時,華晨寶馬每年提供華晨中國的利潤為17億-55億元,佔比為94.9%-119.6%。2015-2019這五年間,如果剔除華晨寶馬的利潤,華晨自主汽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累計損失34.84億元。

    2021年上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46.7萬輛,按年增長41.9%,領先於競爭對手奔馳和奧迪。

    但對於華晨而言,多年供血的結果,是寶馬中國謀求更大話語權,而華晨方缺乏談判籌碼。

    2018年10月,華晨寶馬15周年之際,寶馬以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25%股份,打破了合資汽車公司50:50的股比管理,持股比例增長至75%,引起業內譁然。按照計劃,雙方會在2022年完成股權交割。

    但也有人擔憂,華晨寶馬股東雙方完成股權變更的時候,恐怕就是華晨中國出現虧損的開始。也有人稱,華晨汽車很可能徹底淪為寶馬的代工廠。

    當時,祁玉民在電視上回應此次股比變更時說:「香港的上市公司主要靠華晨寶馬來支撐,股比一放開,資本市場很快就會反應出來,但他們只知道華晨離開寶馬就完了。既然75%的股比份額沒什麼可談的,那就只好談別的利益。我限定了兩條,一是要求合資企業把蛋糕做大,起碼翻一番,否則股比放開就沒意義了。第二是雙方股東要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即便三年以後華晨的股比從50%變成25%,但那時的利益一定比現在50%的股比還要大。」

    但這種說法並未贏得業界人士的一致認可。事實是,祁玉民希望在合資公司華晨寶馬股比上放手,換取寶馬為華晨自主品牌提供更多支持,主要的扶持方即為華晨中華品牌。

    「從華晨寶馬賺的錢,都會回到華晨的自主事業上。」彼時祁玉民還說,「30年來沒學到技術,中方應該反思。我的反思就是,外國老師沒好好教、中國學生沒好好學。」

    然而,在祈玉民執掌華晨集團的13年間,華晨集團過度依賴與寶馬的合資,自主品牌最終跌出主流市場。其中2002年推出的中華汽車,一款產品「大中華」能賣到20萬元,曾被作為公務用車的代表。但在本土車企重新洗牌的2010年到2020年間,中華汽車徹底跌出主流。

    2017年至2019年,華晨中華品牌的銷量分別為10.23萬輛、8萬輛和2.51萬輛。到了2020年,連續幾個月銷量為零,這個曾媲美國際品牌的中華汽車,由於欠薪、停產、放長假等消息傳出後,逐漸悄無聲息。產品上,在前幾年前的SUV熱潮中,中華V3一經推出便取得過月銷2萬輛的紀錄,然而好景不長,長城、吉利等同價位車型迅速搶佔市場,中華V3一蹶不振。

    這期間,華晨汽車嘗試重新打造一個新高端品牌,即華頌。然而,自2015年品牌建立後,華頌僅有華頌7一款車型,主打高端商務MPV,這並非乘用車的主流細分賽道。華頌7在2016年累計銷量4500輛,2017年累計銷量在3000輛,以後逐年遞減銷量,幾乎清零。

    華晨幾大自主品牌沒落的背後,是華晨中華產品體系混亂、缺少支柱車型、過度依賴合資企業、大批人才和經銷商逃離,導致華晨中層斷檔,至今沒有改觀。

    華晨汽車重整之路撲朔迷離

    2020年8月,華晨集團旗下多支續存債券出現暴跌,華晨汽車集團陷入債務危機。

    隨着華晨集團規模為10億元的私募債「17華汽05」於2020年10月23日到期,且未能按期兑付,華晨汽車被它的供貨商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由於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而華晨資金緊張,無法償還。

    2020年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的重整申請,標誌着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一時間,「逃廢債」的說法鋪天蓋地。這樣一個千億級巨頭,還不上10億元的私募債,根本問題早已不是一夕之禍。

    截至2021年8月13日,管理人共接收6006家債權人申報債權,申報債權總金額合計為543.13億元,其中管理人初查確定金額合計為人民幣499.83億元。此外,預計職工債權和未申報債權約120億元,因此華晨等12家企業預計負債總金額為619.86億元。

    去年11月20日,審計、評估評估機構對華晨資產進行清查後報告稱,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的資產評估市場價值為245.8億元,其中主要包括華晨中國股權103.22億元、金盃汽車股權相關資產19.3億元、「中華」汽車品牌生產相關部分資產12.33億元、申華控股股權相關資產8.33億元等。

    對比之下,其中華晨汽車負債總額是目前資產價值的2.52倍,華晨內部處於資不抵債的局面,償債壓力巨大。

    即便華晨集團旗下第三大資產「中華」汽車品牌有了歸屬,但價值超百億的核心資產華晨中國股權的走向仍然撲朔迷離。

    根據《財經》披露的消息,目前有九家意向投資人,分別表達了對華晨旗下個別板塊的投資意向,除了寶馬中國對「中華」汽車品牌有投資意向外、兩家投資人屬意金盃汽車、三家投資人傾向申華控股等等——沒有意向投資人對華晨中國股權表示興趣。寶馬中國以外的八家意向投資人正在補充盡職調查中,尚未提出最終的投資方案。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