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裸聊交友、貸款中招……為何90後最容易被騙?

    裸聊交友、貸款中招……為何90後最容易被騙?

    「當時真的慌了,被他們嚇住了,最後一共被騙了25萬。」

    當前網絡詐騙的特點之一就是多場景,從多個場景、多次跳轉,最終到達目標平台,在技術上比較難以識別。

    幾天前,網紅博主#李子柒報警#登上微博熱搜。據其助理描述,近日有大量粉絲反饋,有未知來源短信冒充李子柒的名義發送詐騙短信,已經向公安機關報備。

    實際上,這只是猖獗的電信網絡詐騙的冰山一角,普通人對於這類詐騙更是防不勝防。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涉及的財產損失高達353.7億元。

    而近年來,眾多新型詐騙方式誕生,比如裸聊交友、貸款詐騙等等。有數據顯示,90後手機詐騙受害者佔比最高,他們也是詐騙團伙的囊中「獵物」。

    人們不禁要問:90後群體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為何他們最容易受騙?

    裸聊成90後受騙主要類型?

    360手機衛士近日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度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在所有詐騙申請中,交友佔比最高達25.3%;從年齡群體分佈來看,90後手機詐騙受害者佔據總體的38.4%,其次為00後,佔比為30%。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指出裸聊交友為90後交友受騙的主要類型。

    從詐騙手法上看,不法分子是以視頻裸聊為名,誘導受害人安裝含有盜取用户通訊錄訊息的惡意應用。在錄取受害人裸聊視頻後,以將裸聊視頻群發給受害人朋友為名進行敲詐勒索。從詐騙團伙話術上看,不法分子會針對不同心理的受害人群「定製化」詐騙話術,同時從長相、年齡等方面篩選目標受害者。

    一位知乎網友就分享了自己裸聊被騙的經歷。他在QQ上添加了一名女性好友之後,對方主動提出可以在一個第三方App上視頻聊天,並且可以視頻裸聊。「一開始也發現了不對勁,但根本沒往詐騙那方面想,結果可想而知。」

    對方聲稱抓取了通訊錄,並且發了截圖,威脅如果不給錢就把裸聊視頻發給通訊錄中的親朋好友。「當時的我天真的以為給個幾千塊錢就解決了,但是當時真的慌了,被他們嚇住了,最後一共被騙了25萬。」

    遭遇類似詐騙的網友不在少數,「一開始讓我轉了4800,然後又讓我轉五萬,我就給他拉黑了,現在不知道這錢能不能要回來。」「我被騙12萬,報警回來,感覺天都塌了。」被騙的網友們在帖子下評論稱。

    360安全專家葛健向新浪科技表示,90後平時愛上網且心存獵奇,喜歡尋求視覺刺激,一不小心就成為裸聊詐騙團伙囊中「獵物」,一旦被入圈套,由於經驗不足,被裸聊詐騙團伙幾經「敲打」,就不得不「繳械投降」。

    他強調,裸聊類詐騙應用,主要的功能是獲取通訊錄和短信,從特徵上如果只有這兩種行為的應用,是可以被手機安全軟件判定為惡意行為並進行攔截;不過對於社交軟件平台來說,主要的作用是導流,當前網絡詐騙的特點之一就是多場景,從多個場景、多次跳轉,最終到達目標平台(如詐騙應用、會議軟件、加密聊天軟件),在技術上比較難以識別。

    因此,要從根本上預防這類詐騙,還是需要年輕的網友們提升防範意識。警方就提醒,近年來「裸聊」詐騙案件頻發,19至35歲青年男性成主要受害群體,平均案值達到數萬元,單起最多可達近百萬元。網上交友要提高警惕,不隨意點開陌生鏈接,不隨意透露個人身份訊息,不聽信、不轉賬。

    不僅詐騙存款 還有貸款詐騙?

    與金融理財相關的詐騙也是高發類型。

    在今年5月舉行的網路及金融反詐聯盟季度會議上,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相關警官介紹了目前高發的三類電信詐騙類型和新型詐騙手段,其中就包括呈現線下轉線上新趨勢的貸款和代辦信用卡詐騙。

    警方指出,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已從詐騙群眾的存款積蓄轉變為詐騙貸款額度。詐騙犯罪團伙緊跟網路技術發展,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比如運用短視頻進行推送或引流,使用即時聊天工具,在線會議App等網路新產品、新技術進行詐騙。

    在黑貓投訴上,針對貸款類App的投訴中,就有很多涉及此類的貸款詐騙。

    一位用户投訴稱,近期遇到了電信網絡詐騙,在借唄、滴滴金融、攜程、招商銀行、小贏錢包,拍拍貸等諸多平台將貸款額度提取並被騙子轉出,一共被騙取43餘萬元。

    「我現在還款能力有限,有些貸款平台利息高達35.99%。我也是和家人朋友四處借錢,想把金額大、利息高的能還掉先還掉。」他嘗試向一些平台爭取免息還款,但被告知是自己簽的協議,只要逾期就會採取催收措施。

    另一位用户也投訴遭遇了電信詐騙,在騙子的誘導下開通微粒貸,貸款三筆共10萬,並被騙子轉走。報警後目前還未破案,這些錢暫時還沒能追回,正在想辦法協商還款問題。

    老年人成了重災區:人均損失最高

    《2021年上半年度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還指出,從被騙網民的年齡段看,70後的佔比雖然只有5.4%,但人均損失最高。

    葛健表示,老年人對新鮮事物了解不足,特別是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了解欠缺,易於點擊欺詐短信中的釣魚網址,填寫個人訊息以及銀行卡訊息,導致資金被盜刷。與此同時,該群體因為前半生的職場打拼,往往積累了一定的家庭財富,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騙資金較多的原因。

    天津市反電信詐騙中心就披露了一起案例。78歲的張爺爺在接聽了一個詐騙電話後,收到了「紅頭文件」稱要被逮捕,須繳納60萬保障金自證清白,被騙子忽悠將自家房屋以低價賣給了一家公司。據悉,張爺爺價值210萬的房子只賣了160萬,而他一直以為是抵押房產沒想到變成了賤賣房產,並且這一切都沒有對家人提及。

    葛健表示,在反詐知識科普渠道上,需要多增加社區的活動式宣講,而非單一的口頭式、廣播式、橫幅式宣傳,增強老年人對各類詐騙手法的熟悉度,增強防範意思;作為老年人的親屬,要經常向老人科普反詐騙知識。

    而在相關技術手段上,老年人使用的手機,設置手機、銀行卡分離機制,即手機各賬號綁定專屬少金額的網銀卡。工資卡、大額資金存儲卡不開通網銀功能;家人給老人開通支付App的親情功能,老人使用的支付App並不用綁定銀行卡,做到老人支付,家人可感知;安裝安全防護類App,阻擋欺詐電話、短信、惡意App、釣魚網址的滋擾。

    如何全面有效預防?

    在預防上述高發類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時,增強個人的防範意識無疑是最根本的。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在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作。

    早在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就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今年6月又發布了《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這讓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有了更為具體的法律依據。

    工信部也在行動。此前,工信部聯合公安部發布了《關於依法清理整治涉詐電話卡、物聯網卡以及關聯網路賬號的通告》,指導電信企業建立高風險電話卡「二次實人認證」制度,集中對公安機關通報的涉案電話卡、高風險電話卡以及關聯網路賬號進行了系統清理整治,切斷電信網絡詐騙通信渠道。

    自今年5月以來,首批依法關停公安機關通報的涉案電話卡6055張,處置涉案關聯網路賬號18552個,組織對1536.17萬張「睡眠卡」等高風險電話卡進行了二次實人認證和處置,打擊了各類違規辦卡、養卡屯號行為。

    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上,技術手段也能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悉,工信部聯合公安部研發了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該系統可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涉案號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分析發現潛在受害用户,並通過12381短信端口第一時間向用户發送預警短信。

    公安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8.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7萬名。6月和7月,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連續2個月按年下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不過當前電信網絡詐騙依然高發,有數據顯示,在一些大中城市其發案量在刑事案件中的佔比甚至達到50%。預防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依然任重而道遠。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