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A股連續34天成交破萬億!量化「水軍」刷一半交易量?

    A股連續34天成交破萬億!量化「水軍」刷一半交易量?

    9月6日,滬指漲1.12%站上3600點關口,深成指漲2.59%,創業板指數漲4.06%,滬深兩市成交額超過1.4萬億。A股大白馬上演絕地反攻,前期低迷的釀酒、醫藥等板塊昨日大幅反彈,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14000億。

    最近,A股成交額明顯放大,兩市成交相比兩個月前翻倍,已連續34個交易日破萬億。

    國信證券總結歷史數據,從A股單日成交額過萬億結束日之後的一段時間來看,wind全A表現總體上依然不差。

    資金猛增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增量資金從哪來?對股市未來走勢又意味着什麼?

    資金悄然「轉場」

    據證券時報援引業內人士分析稱,近期A股出現這麼大的量,是多方因素造成:一是確實有包括樓市資金在內的增量資金流入股市;二是場內資金在換倉,進行高低騰挪,從一些估值高的品種轉向估值低的;三是板塊切換導致的巨幅波動,也貢獻了巨量成交。

    上述報道援引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指出:

    此前一波恰是房地產表現強勢、股票市場頹勢的階段,所以各類資金選擇了房地產作為資金避風港。但近期股票市場表現還不錯,而房地產則相對來說面臨多重打壓,自然會使得各類資金從房地產領域撤出,進入到股票市場。當前各類改革過程中,房地產炒作和投資投機的空間是在減少的。反過來,一些吻合改革導向的股票則會有較好的表現。若是後續股票市場表現較好,那麼各類資金確實會加快進入到股票市場。

    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A股巨量資金交易主要來自三個渠道:一是受到結構牛市吸引進來的資金,包括北上資金;二是場內機構資金的調倉;三是量化交易,這部分佔到較大比重。

    在海通證券看來,近期市場成交額持續放大,是市場向上突破的特徵之一,從獨樂樂走向眾樂樂,攜手邁向新高度。隨着宏觀政策轉向寬鬆,上市公司ROE(淨資產收益率)有望繼續回升,微觀資金持續流入,新一輪上漲漸漸展開。配置方面,海通證券建議投資者兼顧硬科技和基建相關製造領域,並重視估值處於「窪地」的金融、地產板塊。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則表示,量化交易是新興起的盈利模式,不是來奉獻的而是來索取的,他們是來賺市場錢的,其交易模式決定其只創造成交量而不能推動市場上漲,市場因為被損耗太多將慢慢失去上漲動力,直到量化交易比例下降。

    廣發證券認為,A股罕見鉅額成交量來自三個方面。1. 無風險利率低位驅動的增量資金;2. 量化規模增大;3. 市場分歧加劇的存量資金換倉或交易短期化。

    (反做空訊息中心提供)

    其中第三點是本質原因,7-8月市場分歧體現在從高景氣高估值的傳統消費和醫藥中換倉,當前分歧則是從新興賽道轉移到低估值+景氣拐點預期的大盤價值, 9月基金散點進一步從「寧組合」向「大盤價值」漂移。

    「含權理財」需求量增大

    招商證券張夏認為當前市場已經進入到「類資產荒」的狀態,房住不炒以及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使得「含權理財」——包含權益類資產的理財和基金產品需求量將會持續增加:

    2020年3月以來,隨着疫情後穩增長加碼,經濟大幅改善,M2增速明顯回升,社會整體財富明顯增加;但是,到了年初以來政府融資需求轉負,製造業相關的工業面積增速轉負,根據7月的數據,工業企業盈利增速明顯下行,7月地產單月銷量轉負,居民融資增速降至0附近。近幾個月,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銀行理財收益率和信用債收益率也快速下行。

    隨着製造業融資需求有所回落,各地方地產政策進一步收緊,居民購房意願大幅回落,地產開發拿地相關融資需求也回落,再加上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加大,收益率下行,「類資產荒」進一步加劇。

    (華爾街見聞 / 反做空訊息中心提供)

    在這種背景下,2014~2015年引發了一輪增量資金通過公募、私募加速進入股票市場,含「權」理財產品規模大爆發,而2019年8月開始,主動公募迎來了大爆發。而近幾個月,由於信託、銀行理財等加速轉型,私募證券基金規模出現快速擴張。

    截止2021年7月,股票和混合公募加私募的淨值達到13萬億,含「權」理財產品較2019年7月規模增加了150%。

    張夏預計,居民財富向含「權」理財產品轉移將會繼續。

    量化刷一半交易量?分析師「炸鍋」

    在A股市場成交持續火爆的當下,近期量化投資的交易策略被認為顯著放大了市場的交易量。特別是日前一則「關於1.7萬億的成交量的背後」分析刷屏投資圈。

    (反做空訊息中心提供)

    不過,這則消息傳出後,各大頭部量化大佬都表示,圖中提及的量化交易數字失真,顯著高估了。據智通財經,援引渠道訊息反饋,多家規模400億以上的大型量化私募對上述預判給出「不可能」、 「拍腦袋」、或「難以測算」的反饋。

    據智通財經從第三方配置機構了解,目前國內主流私募量化機構的平均換手率實際在每日10%~25%之間(每年50~60倍換手),公募量化資金的換手率會更低一些。由於2015年後交易所對日內迴轉交易的限制更加明確,近年國內量化策略的換手率更是「一降再降」。不可能是50%的換手水平。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也指出,量化交易成交佔比近期依然保持穩定,根據對中信證券渠道的調研所了解的情況,量化策略目前在A股市場的成交佔比穩定在10%~15%,近期並未出現明顯的放大,全市場波動的加大反而讓部分量化策略降低槓桿水平,實際敞口有所縮減。

    華泰證券日前發布研報表示,當前A股的高位日成交量與私募量化基金的快速發展有關。當下高位的日成交量中,量化基金有相當程度的貢獻,貢獻佔比預計為10%-15%。

    信達證券分析師樊繼拓、李暢表示,今年二季度,居民資金流入股市的速度相比2020年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了白馬股調整、資金分流港股、減持等短期因素的干擾。由於長期因素(利率下降、房地產調控、理財收益率下降)依然是樂觀的,並且還在不斷增強,因此認為9月後,股市的微觀資金格局將會再次大幅改善,指數中樞還將有一次抬升。

    基金方面,歷史經驗表明,居民贖回基金一般集中出現在淨值調整的初期,雖然三季度白馬股依然有調整,不過贖回規模已經大幅減少了,再加上發行量的小幅回升,3季度公募權益基金份額已經開始重回增長。

    另一方面,信達證券認為,私募權益型產品大概率也在穩步增長,因為從總量數據上來看,今年以來,私募證券類產品管理規模增速比公募的更快。

    從融資餘額來看,2020年7月-2021年6月,融資餘額回升速度和市場總流通市值回升速度類似,並沒有出現較多的回升。但是7-8月份,這一數據略有抬升,如果能持續維持在當下較高的水平,則意味着剛剛資金再次出現主動流入。類似的情況2019年Q1、2020年Q1和2020年6-7月均出現過。

    另一個方面是上市公司的回購,近期由於部分板塊估值調整較多,股市整體的回購出現了較多的增加。信達證券認為,這充分說明,在產業資本看來,股市雖然局部較貴,但整體的性價比可能比2020年好很多。這將會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

    百億級量化私募達20家?新發產品數量佔私募基金半壁江山

    據資本邦援引業內人士表示,百億元級量化私募數量增至20家,主要原因是目前信貸寬鬆,市場資金較為充裕,同時,股市有較好的結構性賺錢效應,持續驅動儲蓄搬家,大量資金流入私募市場,加之量化私募套利機會明顯,造就了百億元級私募數量不斷創新記錄。

    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20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已經完成近2000隻新基金的備案,而同期百億元級私募新基金髮行量為4183隻,對比來看,在證券類私募管理規模佔比僅為兩成的百億量化私募,發行的新產品數量佔據近半壁江山。

    在20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中,數據顯示,截至9月初,年內收益率最高的為鳴石投資,收益率高達39.88%;其次是天演資本,收益率為37.88%。世紀前沿資產、金戈量鋭、佳期投資和因諾資產的同期收益率也保持在30%以上。黑翼資產、千象資產和呈瑞投資同期收益率均不足10%。

    業內人士表示,量化私募在國內起步較晚,目前正處於市場發展的紅利期,得益於產品優秀業績,許多高淨值投資者開始主動關注並配置私募量化產品。隨着投資者對量化策略的認知和理解不斷加強,量化私募在整個市場的比重會不斷提升。

    2015年10月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程序化交易的定義,建立了申報核查管理等嚴格的監管制度。管理辦法明確,程序化交易即「通過既定程序或特定軟件,自動生成或執行交易指令的交易行為」,規定程序化交易者需要事先進行訊息申報,經核查後方可進行程序化交易。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