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恒大危機,將衝擊哪些上市公司和銀行?

    恒大危機,將衝擊哪些上市公司和銀行?

    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恒大,如今正變得「搖搖欲墜」。

    9月14日,恒大向港交所發出聲明,承認了它所面臨的「巨大」財務壓力,並表示已聘請財務顧問為公司的未來「探討所有可行的解決方案」。該聲明警告,不能保證恒大能夠履行其財務義務。

    (中國恒大集團聲明)

    聲明同時指責了媒體的負面報道,稱由於持續負面新聞嚴重影響潛在購房者信心,恒大預期9月銷售持續大幅下降,導致其銷售回款持續惡化,進一步對現金流及流動性造成巨大壓力。

    儘管恒大一直在努力籌集對銀行和供應商的欠款,但償還能力存疑。今年六月已有上市公司就恒大欠款問題發布公告,同時市場人士還擔心,恒大的危機將會對銀行業造成更大影響。

    恒大的債務危機

    去年9月,一封泄露的公司報告顯示,恒大曾懇求政府支持批准現已取消的借殼上市計劃,並警告其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在當時的那份文件中,恒大稱如果地產不能按時完成重組,可能導致其現金流斷裂,從而引發恒大集團在相關銀行、信託、基金等金融機構及債券市場的交叉違約,進而產生金融系統性風險。恒大集團希望政府協調推進恒大地產借殼深深房的事項。

    儘管恒大很快對這份文件闢謠,但市場分析人士依然十分重視其中的內容。後來,深深房重組計劃流產,隨後一系列的負面消息傳出。

    今年6月,恒大集團在官網發布聲明,對市場傳言打折賣房、恒大商票未兑付、和盛京銀行之間的資金輸血等多個問題作出了回應。其中,恒大承認沒有按時兑付一些商業票據。

    進入7月,一份來自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顯示,廣發銀行以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為由,請求法院凍結宜興市恆譽置業有限公司、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銀行存款人民幣13201萬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銀行凍結存款的消息,加劇了市場對恒大的擔憂。在這一消息披露當日,恒大系集體大跌。截至當日收盤,中國恒大跌超16%;恒大汽車跌近20%;恆騰網絡跌近12%,恒大物業跌13.38%。同時,跌勢傳遞至恒大系債券,「15恒大03」跌近13%、「19恒大02」跌超11%、「19恒大01」跌超11%。

    態勢持續惡化,進入8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佈下調中國恒大集團的企業家族評級(CFR)和高級無抵押評級。隨後,關於恒大開發樓盤停工的消息陸續傳出。

    多年來恒大的快速擴張一直由債務驅動。恒大發布的最新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底,其有息負債總額為5,718億元,但數據顯示,恒大包括應付賬款在內的總負債,達到1.97萬億元,大約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

    對銀行的巨大影響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的經濟主要依靠房地產的發展來推動增長。而成立於1996年的恒大,正是在這一階段得到快速成長。2009年,恒大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成功集資90億美元。

    債務驅動,一直以來是恒大快速發展的支撐。通過籌集貸款買地,再以較低利潤率的情況下快速賣房,盤活資金循環,進而推動公司快速發展。但這一模式在去年發生的根本性阻礙。

    2020年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為房地產融資劃定「三條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一倍。「三條紅線」全碰,企業即不得融資。在此背景下,恒大被迫以低價打折銷售其開發的商品房。但在昨天,恒大稱其為緩解流動性問題而進行的資產和股權處置計劃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根據那份被恒大闢謠的求援文件,恒大負債涉及超過128家銀行和逾121家非銀行機構。其中境內銀行類金融機構171家,借款餘額2163億元,主要為民生銀行293億元、農業銀行242億元、浙商銀行107億元、光大銀行100億元、工商銀行94億元、中信銀行94億元。

    摩根大通9月初估計,民生銀行對恒大的風險敞口最大。該行在回答投資者時曾表示,從授信總量上看,該行一直以來對包括恒大集團在內的集團客户嚴格實行集團統一授信管理。自去年9月份以來,恒大集團加大了房地產銷售回籠力度,在該行授信提用敞口有所下降。同時,民生銀行還提到,該行後續將持續對恒大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的變化進行跟蹤監測,保持與對方密切溝通,如出現風險狀況,將會積極採取風險控制措施。

    有多少公司受到影響?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投資調研企業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估算,截至2021年6月底,恒大正承建140萬個商品房單位,總值1.3萬億元人民幣。而這些樹立在中國280多個城市的樓盤背後,則是與恒大合作的無數個大中小供應商。

    6月29日,三棵樹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因個別大型地產商資金周轉困難,公司應收票據出現逾期情形,截至3月31日,公司應收票據逾期金額共計5363萬,其中中國恒大逾期票據金額為5137萬。

    (微博截圖)

    9月6日,三棵樹公告了一份保薦機構出具的《關於對三棵樹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舉報信有關問題進行核查的函的核查報告》,全面說明了公司與恒大集團近年合作與資金往來情況。

    三棵樹在公告中表示,恒大為三棵樹第一大客户,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累計銷售金額12.54億元,其中絕大部分以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合計約9億元。截至8月31日,發生逾期金額共計3.36億元,其中恒大以現金支付約1500萬元,2.2億元以房產抵債,而仍有1億元未付。

    除了三棵樹外,A股已披露作為恒大供應商的公司還有近20餘家:

    (深藍財經授權使用)

    恒大與他們的合作款是否都有結清呢?

    而除了這些上市公司外,更多與恒大合作的中小供應商甚至連像三棵樹那樣依靠發公告催債的機會都沒有。

    (微博截圖)

    恒大債務的波及影響範圍之深,可見一斑。

    隨着網上關於恒大即將破產的傳言四起。9月13日,恒大發布聲明,稱公司目前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公司堅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全力以赴復工復產,保交樓,想盡一切辦法恢復正常經營,全力保障客户的合法權益。

    海外媒體報道的最新消息顯示,相關部門已告知某行,恒大已無法支付9月20日到期的貸款利息,恒大正在與銀行商討延長還款期限以及對部分貸款進行展期的可能性。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