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但不必驚慌:8月經濟數據評述

    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但不必驚慌:8月經濟數據評述

    消費者謹慎和供給限制影響了中國8月份的經濟數據。由於勞動力市場強勁,短期內不會大力出台寬鬆舉措。政策將繼續強調減少金融風險和實現環境目標。

    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了8月主要經濟數據。8月經濟數據不僅顯得弱勢,還再一次不及參與第一財經研究院調研的經濟學家的預期(表1)。經濟學家們最大的錯誤是對零售額的高估,工業增加值也明顯高於預期。

    表1:2021年8月第一財經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調研(第一財經研究院授權使用)

    8月,集中在南京的新冠肺炎感染激增,抑制了消費者的購物慾望。中國的感染率仍然遠低於其他國家。儘管如此,8月平均每天新增60例病例,高於7月的39例。

    不出所料,新冠肺炎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最為明顯。餐飲業銷售額按年增長率從7月的14%下降到8月的近-5%。航空旅行也出現了大幅下降,8月客運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為2019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左右。8月汽車銷售進一步走弱,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汽車生產放緩有關。除了消費者的普遍謹慎之外,基數效應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除汽車以外的商品零售增長率從7月的10%下降到8月的4%。

    消費者不僅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熱情降温,他們似乎也不再購買房產了。經過今年上半近30%的按年增長之後,7-8月住宅銷售面積按年下降了14%,說明購房者還在消化之前買的房子。然而,住房銷售的持續放緩會給負債過高的房地產開發商帶來一些麻煩,他們希望憑藉活躍的市場減少債務。事實上,在過去的兩個月裏,由於房地產開發商必須努力滿足中國政府為管理房地產槓桿設定的「三道紅線」,建築活動比銷售下降的速度還要快。

    房地產開發商不是去槓桿化的唯一對象,信貸擴張也大幅放緩。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廣義信貸總量)按年增長10.3%,比1月末回落了近3個百分點。企業和政府貸款明顯放緩。一月期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從去年底的2.7%下降到近日的2.4%以下,說明雖然信貸增速放緩,但信貸環境仍然足夠寬鬆。

    儘管國內需求疲軟,但中國受益於強勁的海外銷售。從全球來看,需求復甦早於中國,供給一直跟不上需求反彈的步伐。摩根大通(JPMorgan)的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新訂單和產出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新訂單仍遠高於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而產出卻大幅放緩。美國和歐盟都出現了制約生產的供應瓶頸。中國也在應對供應方面的擔憂,但由於疫情在中國得到更好的控制,中國工廠的狀況相對較好,出口商可以獲得海外市場份額。

    8月,中國的出口額從一年前的2340億美元增加到3000億美元。8月的出口增長體現在包括目的地和產品類別在內的多個方面。這表明,中國的供應鏈比其貿易伙伴恢復得更徹底。由於海外庫存處於非常低的水平,補充庫存的需求、計算機設備投資以及消費持續從服務轉向商品等因素,應該至少會在年底前支撐中國的出口。

    儘管國外需求強勁,但工業增加值的按月增幅再次表現得弱勢。晶片的庫存繼續限制着汽車行業的產量。中國不是唯一一個有這樣遭遇的國家,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都不得不減產。中國還一直在削減鋼和鋁的產量,以實現環保目標。8月,這兩種金屬的產量比春季的峰值分別下降了16%和6%。

    工業增加值的疲軟是在「後疫情時期」的顯著增長之後出現的。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的趨勢的基礎上,生產水平比我們過去的預測高出9%以上。以新冠肺炎發生前的增長率計算,這相當於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此外,截至今年7月,工業企業的利潤率為7.1%。如果這一利潤率保持到年底,今年將是工業企業自2011年以來利潤率最高的一年。

    工業產出水平高一直是中國勞動力市場強勁的主要原因。新的就業機會正在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國家統計局報告稱,截至8月,全年就業目標已完成85%以上。

    從工時數據也可以看出市場對勞動力的強勁需求。與2020年8月和2019年8月相比,上個月工人的工作時間更長,這與7月的情況相同。青年失業率也略有改善,從7月的16.2%降至15.3%。儘管如此,青年失業率仍比2019年8月高出2個多百分點。

    總而言之,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消費者謹慎和供給限制,中國經濟正在放緩。服務業疲軟是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工業部門的產出也在放緩,但由於國外需求強勁,仍維持在較高水平。由於勞動力市場的表現符合預期,我們認為短期內不會大力出台寬鬆舉措。事實上,政策將繼續以降低金融風險和實現環境目標為導向。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