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重審中國文旅經濟:不能照抄房地產規模擴張的舊例

    重審中國文旅經濟:不能照抄房地產規模擴張的舊例

    當中國日益步入工業化中後期,文旅經濟被視為未來有快速成長前景的領域之一,投資熱度在近些年持續提升。

    不過,中國社科院數字新動能研究組(DNER)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魏翔日前在給「原子智庫」的撰文中指出,中國文旅經濟發展應警惕照抄前30年工業化、房地產發展中的規模經濟老路——美國模式;否則,文旅經濟建設勢必將演變成另一個產能過剩領域。

    魏翔認為,後福特製的「歐洲模式」、「自然主義」,才是中國文旅經濟更值得取法的路徑:注重「特色」,強調「傳承」,而非「擴張」。

    中國文旅之憂:警惕美式規模經濟陷阱

    回首過往三十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奇蹟,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規模經濟模式」。即根據本國的比較優勢,在要素投入(資本或勞動力)上尋求規模經濟。

    三十年來,我們利用自己在勞動力上的比較優勢,盡最大可能地投入和發揮勞動力要素,盡最大可能地實現規模化生產以降低成本,以此累積起了巨大的資本。之後,我們在資本要素上獲取了比較優勢,在資本要素上進行規模化投入和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實現規模收益。

    這種模式,通過對勞動力和資本的大量投入,經由技術和創新,實現規模經濟。但是,小鎮建設處在中國經濟動能轉化和模式創新的「後發展期」,再遵循老例、吃老本,則前途危矣。

    目前,絕大多數的文旅經濟建設,正在將房地產建設中的「美國模式」拿來現用,「有小鎮無特色」、「有規模無質量」的現象愈加嚴重。需要注意,文旅經濟的建設,和現代工業、現代房地產的建設遵循不同的規律,如果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模式照搬,文旅經濟建設勢必將演變成另一個產能過剩領域。

    因此,我們希望,文旅經濟建設在關注「美國模式」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下「歐洲模式」。

    文旅曲徑:歐洲的「後福特製大師經濟」

    歐洲經濟在實現工業化後,沒有向美國那樣走向規模經濟(由於地域和人口原因),而是定位於「小市場」(高附加值的專業/原產地市場),選擇了「大師經濟」(Master Economy),即「人才+自然資源=大師經濟」。這是由分工驅動的專業化經濟。

    比如,意大利在完成手工業-初級工業原始積累後,並未像美國或英國那樣,升級為技術密集型製造業,而是由「低端勞動力」(體力工人)向「高端熟練人力」(技能大師)進行產業深化。這種深化具體表現為,將勞動力深化為技能大師或設計大師、將作坊升級為家族企業(不上市、不多元化、不槓桿化,專攻價值鏈)。

    意大利時尚界將有關穿衣打扮的審美產業,延伸至整個「生活方式產業」:Versace、Bottega Veneta、Armani等時裝巨頭,都發展出自己的高品質家居系列店(從印花靠墊、細瓷盤子到高檔傢俱),近年還出現了Armani書店、Armani酒店、Cavalli咖啡館、Gucci遊艇和汽車。

    和注重規模經濟「福特製」的「美國模式」不同,「歐洲模式」的特點是「超福特製」——不注重規模化投入、規模化生產,也不關注生產出的產品是否有巨大的市場;相反,主打產品的高附加值和「小眾市場」,強調專業市場和縱深生產,以此實現可持續存運。

    當我們面對規模經濟和「大師經濟」時,自然會面對一些有趣的問題:試問,生產福特汽車的美國,是不是真的生產不出阿斯頓馬丁和法拉利這樣的頂級轎車?美國人有資本、有技術、有金融、有全球市場,有無與倫比的創新精神,為什麼只生產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卻產生不了法拉利呢?

    這不是一個孤例,美國人同樣沒有造出頂級皮包LV,他們只造出了更便宜但更暢銷的Coach。美國人也沒有造出BV皮具、阿瑪尼西服、瑪莎拉蒂汽車、卡帝爾珠寶等一長串頂尖產品,這些產品只長在歐洲。內中原因,皆因「歐洲模式」注重特色、注重「大師經濟」,而不依賴規模經濟和外生技術。

    文旅經濟產城一體,是種錯覺

    「大師經濟」 成就了Versace、Etro、Missoni、Zegna等延續數百年、富甲全球的「家族帝國」 。大師經濟和「後福特產業」集聚,樹立了當地特色,解決了當地就業,實現了「品牌飛地」效應。

    通過實現當地村落的「活化迭代」,吸引高品質遊客,實現小鎮收入温和、可持續、高附加值地增長。為此,政府需要做的是,為當地的技能大師們及其極核產業進行「活化配套」。

    圖1:「歐洲模式」小鎮經濟的產業發展價值鏈

    (原子智庫-騰訊新聞提供)

    如果中國文旅經濟將自己作為一種「特色」,而不只是一種「產品」,將自己定義為「永續存運」而不是「套現工具」,那麼,文旅經濟的建設可以在「歐洲模式」上下下功夫。

    1、打破傳統思維,培育基於「大師經濟」的技能經濟

    首先,特色的源泉是人,基於技藝、基於「大師」,而輔以資本和技術。

    可以很清晰地發現,歐洲的小鎮具有「活化迭代」「永續存運」的特點。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小鎮有自己的產業。於是,我國很多「教科書」都提出了文旅經濟「產城一體」的思路。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歐洲小鎮並非靠「產城一體」得以永續;真正的「產城一體」,反而是「美國模式」——底特律和匹茨堡,是典型範例。中國的文旅經濟,可以借鑑「產城一體」模式,但是,更多的文旅經濟,其特色不止於產業,而在於人力資本。

    歐洲成功小鎮的背後,是因為存在一個個「大師」,諸如迪奧、阿瑪尼、範思哲云云。在特色人才經濟的孕育下,形成特色作坊,衍生出家族企業,最終跳出小鎮,發展成特色產業。

    2、對文旅經濟,資本和技術是帶血的雙刃劍

    文旅經濟之所以「有特色」,在於「傳承」,而不在於「擴張」。前者是歐洲模式,後者是美國模式。文旅經濟的建設,首先需要對資本投入和技術注入進行再思考和再平衡。

    對於文旅經濟和鄉村經濟,資本和技術常常是帶血的雙刃劍。很多文旅經濟寄望於大地產商和所謂的文化投資基金,通過上百億的大資本投入,立竿見影地建起「富有特色的小鎮經濟」。這種思路,衍生於前30年的製造業經濟和房地產經濟。

    但是,在生態敏感性高、預期回報期長、產業分工纖細的鄉村建設中,使用這種「工具」,很難解決「活化」和可持續的問題。因此,歐洲的小鎮不僅注重活化,而且注重活化中的迭代。所謂迭代,就是減弱外生經濟對本地經濟的破壞和扭曲,盡最大可能突出和傳承本地的比較優勢。

    例如,為了保證自己的古堡領地文化得以永續,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意大利費拉拉小鎮,將古堡予以可持續利用,發展成諮詢商業和藝術時裝小鎮,小商品集市穿插其間。意大利人的理念是「以用代保、以營代管」,實現文物優勢的活化迭代。

    3、遵循「自然主義」,傳承比較優勢

    在建設理念上,文旅經濟可借鑑歐洲模式的「自然主義」。

    當前,中國文旅經濟很多遵循的是「營造主義」思路:通過再造的建築設計、高強度的資本投入和規範的商業運作,對小鎮或目的地進行營造,實現外生增長。

    當本地具有較高的資本技術承載能力,所擁有的比較優勢正好具有規模經濟特徵時,營造主義可以迅速提高小鎮經濟的前期存活力。但是,這種「偶然性」,在大多數場合並不常見,還很可能給當地鄉村經濟帶來創造性毀滅或休克式存續。

    與之相對,「自然主義」則是歐洲人建設小鎮的秘訣。它強調:全力培育當地的工匠市場,使用當地歷史上的土著建築設計風格,建材和植物取自當地,而不冒險引自域外;外來資本只作為本地家族復興和鄉村復活的輔助,而不建議取得控制權;引導家族經濟充分保護和利用本地的比較優勢;承接外來資本和新興技術的目標是保護傳統經濟,而不是改造傳統經濟;對當地的作坊和建築,不求趕超,但求延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