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減產1000萬台iPhone 13,蘋果持續「芯慌」

    減產1000萬台iPhone 13,蘋果持續「芯慌」

    當地時間10月12日,彭博社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消息稱,由於旗艦產品晶片長期供應短缺,蘋果公司(Apple Inc.)可能將iPhone 13在2021年的預期產量削減1000萬台。

    此前,蘋果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生產9000萬台iPhone 13,預計營收約為1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3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7%。

    彭博社分析稱,蘋果公司的困境表明,即便是科技世界之王,也無法避免因疫情而加劇的全球供應短缺問題。減產消息曝光後,蘋果股價在10月12日的晚盤交易中下跌1.6%,為139.27美元(約合人民幣898.08元),但截至當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在今年依舊累計上漲了6.6%。

    彭博社引述匿名知情人士說法稱,蘋果公司缺少部件主要是美國博通公司(Broadcom)生產的無線通信晶片和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生產的顯示晶片,後者與OLED顯示屏的供電相關。此外,也有其他供應商的零部件供應不足。

    博通公司本身並沒有大型工廠,主要依靠台積電等晶片代工製造商生產產品。德州儀器雖然也自產一些晶片,但也依賴外部製造。相關消息被彭博社披露後,這兩家公司的股價也在12日的盤後交易中下跌。蘋果本身也是台積電最大的客户——使用台積電生產的A系列處理器,但目前該部件似乎沒有出現短缺風險。

    據報道,有跡象表明,晶片短缺危機正在逐漸惡化。美國金融服務公司海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數據顯示,半導體行業的交貨周期(半導體訂單與交貨的時間差)已經連續9個月上升,9月份平均交互周期為21.7周,即151.9天。

    晶片短缺的情況已經給蘋果向客户交付新機型的能力造成壓力,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於9月份開始銷售,但蘋果網站上的訂單要一個月左右才能發貨。蘋果的運營商合作伙伴也出現了類似的發貨延遲。而今年第四季度恰好是蘋果迄今為止最大的銷售閃電戰,預計營收約為1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3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7%,比蘋果十年前全年的收入還要多。

    為了解決晶片荒問題,拜登政府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一度要求台積電、三星等晶片廠商提供商業機密資料,並且威脅稱如有必要將採取強制措施。

    9月23日,美國商務部在白宮召開全球半導體峰會。這已經是5個月內的第3場峰會,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英特爾等晶片產業鏈企業均被要求出席。

    峰會上,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聲稱,為確定造成全球晶片荒的原因,美政府需要更多有關晶片供應鏈的訊息,要求台積電和三星這些晶片廠商45天內提交供應鏈相關訊息,「如果企業不願意提交,我們的(政策)工具箱裏還有其他方法能讓他們把數據交給我們。我希望我們不要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我們會採取行動。」

    提交供應鏈訊息,就意味着企業乃至其客户的詳細數據都會披露給美國商務部,這勢必對企業造成嚴重衝擊和巨大損失。一家集成電路公司設計主管說道,「最重要的客户資料交出去,晶片廠商內部許多訊息會被看得一清二楚,進而影響到買賣關係,更重要的是晶片價格連帶影響着未來的議價能力。」

    據彭博社報道,面對美國的這一強硬要求,台積電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Sylvia Fang表示,「台積電絕對不會交出敏感訊息,尤其是客户數據。」

    另外,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也發表聲明稱,對美國的要求範圍表示擔憂。韓國中央日報等其他媒體援引韓國晶片製造商的匿名人士的說法稱,他們可能很難接受這一要求。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