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Q3美股財報季暗流湧動?大摩專家指點迷津

    Q3美股財報季暗流湧動?大摩專家指點迷津

    上周「財報季」打頭陣的銀行股業績表現普遍超出預期,一個良好的開端往往並不能阻擋其背後的層層迷霧,來看看大摩專家怎麼說吧!>>

    第三季度財報季已經開始,但就目前市場宏觀層面上來看仍然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正當許多投資者迷茫之時,最近,摩根士丹利發布了一份名為「盈利信念」的報告:該報告似乎有望為大家撥開迷霧,還提供了該行預計將從報告中看到實質性變化的公司名單。

    大摩表示:「我們認為,企業無法轉變定價、供應鏈風險、與高工資相關的利潤率風險,以及商品消費趨勢,將會對企業的盈利前景構成嚴重風險。」還表示,承認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分析師下調預期,隨着周期中期過渡的完成,修正幅度應該會進一步減速。

    大摩認為,在過去五個季度,所有行業的每股收益都比正常水平高出至少5%,各公司很可能會像之前一樣努力打破市場共識。

    與此同時,盈利幅度的減速將決定標普500指數是否會出現10%或20%的回調。

    在這種暗流湧動的大環境下,摩根士丹利挑選出了16家公司,預計這些公司的財報將影響股價走勢。(僅作參考,不作投資建議。)

    金融領域

    金融類股在其預期上漲的股票中表現良好,包括Evercore投行(EVR.US)、Realty Income(O.US)、Silvergate Capital(SI.US)和sync Financial(SYF.US)。

    在Evercore的案例中,併購交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大摩認為該公司2022年早期數據會看漲,並預計其第三季度業績將比普遍市場預期高出10%,但目前該股交易低於歷史平均水平。Realty Income與同行相比表現不佳,正面臨其自宣佈VEREIT合併以來最重要的季度,摩根士丹利認為,市場的增長幅度(2%)遠低於公司的預期(10%)。

    此外,大摩對Silvergate Capital第三季度的核心存款增長持保守態度,認為有可能出現上行,並預計數字貨幣計劃將持續取得進展。而對於Synchrony來說,由於淨息差提高,平均貸款較上季度增長2.6%,以及股東更快的獲得資本回報,大摩從中看到了一股強勁的增長勢頭。

    科技領域

    微軟(MSFT.US)在公共雲和協作等領域的增長勢頭強勁,預計該公司應該可以獲得穩健的收益。大摩預計,2022財年微軟的收入將增長14.2%。對於高通(QCOM.US)來說,預計會有較好的業績。

    在通信服務報告的潛在上行趨勢中,銥星通訊(IRDM.US)正面臨預期的創紀錄淨增長。大摩預計該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將比普遍預期高出2-3%。拉馬爾户外廣告(LAMR.US)預計營收將增長19.3%,由於其周期性和相對較高的利潤率,該公司的業績指引有望向上修正。

    醫療保健領域

    休曼納(HUM.US)是可能潛在上漲的股票之一,由於市場對近期指導風險的擔憂蓋過了長期結構性增長,因此,在該股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反彈。

    消費品領域

    寶潔公司(PG.US)的有機銷售應該會強勁增長,增幅約為3.1%,而此前的市場普遍預期是1.6%。

    工業領域

    圖森未來(TSP.US)應該會在未來三個月內提供關於CFIUS調查和Driver Out測試的最新訊息,這兩項結果均可能成為推高該股股價的催化劑。美國固安捷(GWW.US)因其「有彈性的供應鏈和極高的短期定價權」,預計收益將超過預期,與同行相比,該股股價正處於10年來的相對低點。

    預計股價可能下跌的公司

    工業類股在四個潛在的股價下滑的公司中佔了三個:摩根士丹利表示,濱特爾(PNR.US)應該會發布一個與預期一致的季度業績,第四季度業績指引也將低於市場共識。與同行相比,它的估值相對較高,而且面臨着共同市場正在見頂的擔憂。

    碳纖維價格上漲、土耳其和墨西哥的工廠由於新冠病例的增加而停工以及今年下半年風力市場的疲軟,均有可能影響 TPI Composites(TPIC.US),導致其股票表現不佳。此外,大摩仍然認為卡特彼勒(CAT.US)沒有很好地校正利潤率壓力,同時預計該公司從之前疲軟的銷售趨勢中的恢復程度較低。

    另一個可能潛在的下跌股是Lumen Technologies(LUMN.US),大摩預計該公司營收降幅為6%,將超過市場預期的4.9%,並預計由於推遲重返崗位和持續的市場壓力,該公司面臨下行風險。與此同時,在最近的會議中,並沒有看到該企業需求出現實質性反彈的分析。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