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有了王者榮耀,騰訊為什麼還要做LOL手遊?

    有了王者榮耀,騰訊為什麼還要做LOL手遊?

    英雄打王者,騰訊的爆款焦慮。

    大家好,這裏是BB財經,我是BB一時爽,一直BB一直爽的B叔。

    英雄聯盟手遊上線有一段時間了,這半個月多,B叔腦子嗡嗡的,身邊的王者玩家和LOL玩家吵來吵去。一會你說我畫風醜,一會我嫌你玩法low,時不時還要拉B叔來評理,到底哪個更好玩?

    B叔瑟瑟發抖不敢說話,或許……朋友,你們知道,其實他們是一家公司做的嗎?你們吵得越厲害,騰訊在背後數的錢數越多,笑的越大聲。

    該說不說,這算盤打的,確實挺響。

    那麼問題來了,《王者榮耀》已經這麼成功了,騰訊為什麼還要再做一個《英雄聯盟手遊》?這中間有什麼歷史秘辛?讓自家的兩大產品互毆,騰訊又是在打什麼算盤?

    今天咱們就來嘮嘮,有了另一個還要另一個,愛看自己人窩裏鬥的,渣男騰訊。

    睜大我的小眼睛,讓B叔看看還有誰不知道《王者榮耀》和《英雄聯盟手遊》是背後是同一個大boss?

    那你可真是來着了,B叔小課堂現在開課,同學們看黑板。

    《王者榮耀》是誰做的?天美工作室群。天美歸誰管?騰訊。

    《英雄聯盟》手遊是誰做的?拳頭遊戲和光子工作室群。

    光子我們知道,做《和平精英》的那個,也是騰訊的。

    而拳頭是《英雄聯盟》端遊的發行商,也是這個IP的創造者,雖然人在美國,但早在2015年就已經被騰訊100%收購了,是騰訊的全資子公司。

    所以這倆遊戲,往上數三代都逃不過騰訊,他們身上流的,是相同的血。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段歷史故事,也是江湖上廣為流傳的,拳頭和騰訊之間的愛恨情仇。

    江湖傳言,曾經騰訊建議過拳頭做《英雄聯盟》的手遊版,但拳頭表示,你可以建議,我也可以拒絕接受你的建議。總之就是不想做。

    被拒絕的騰訊越想越不對,手遊這塊市場確實是塊肥肉,你不做,我還有別的員工可以做啊。

    這個時候,天美出現了,然後就有了頂着「抄襲」帽子的《王者榮耀》。

    天美表示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既然老闆都發話了,那我就照做唄,boss勇敢飛,出事自己背。

    更何況能有什麼事呢?《王者榮耀》抄了嗎?

    抄了,好像又沒完全抄。

    剛剛我們說過,拳頭已經是騰訊的全資子公司了,老闆把你不做的工作拿給別人,自家兄弟的事,能算抄嗎?

    B叔甚至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沒準《王者榮耀》就是一個拿來替《英雄聯盟》手遊試水開路的替身呢?

    你想想,當時手遊市場前景還不明確,端遊玩家又對《英雄聯盟》這個IP有情懷,一個改不好就會口碑撲街。所以這個時候,先放一個「替身」出去探路,就算拉胯也是《王者榮耀》的鍋,跟《英雄聯盟》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過你的歲月靜好,我替你負重前行。

    糟糕,是心動的感覺。

    《王者榮耀》發展成現在的現象級手遊,六年累計收入破百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個日活破億的遊戲,如果猜測成立,那這就是一個炮灰替身逆襲成功的故事。兄弟們,燃起來了有沒有!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王者榮耀》做都做了,而且已經做成現象級手遊了,為什麼這個時候還要再推出《英雄聯盟手遊》呢?

    當然是因為有利可圖,而且這個「利」,還不是一點兩點。

    準備好劃重點,聽B叔逐個講解。

    首先,大家都能想到的,多一個賺錢工具。

    畢竟多一個遊戲就能多賺一分錢,蒼蠅再小也是肉,更何況,《英雄聯盟》手遊本身就不小。數據顯示,英雄聯盟手遊上線兩周以來,單ios市場就賺了2671萬美元。

    雖然暫時比不過《王者榮耀》日均300多萬美元的吸金能力,但人家畢竟發展了六年,《英雄聯盟手遊》才剛剛起步,小夥子努努力,前途無量。

    更何況,《英雄聯盟手遊》作為一款全新的產品,能夠為騰訊帶來更多的用户增量,這是一個新的氪金點。

    有些人可能以為,《英雄聯盟手遊》一上線,《王者榮耀》就沒人玩了。但事實不是這樣。數據顯示,《英雄聯盟手遊》上線半個月以來,《王者榮耀》的收入依然穩穩當當,該賺還是賺。

    相當於《英雄聯盟手遊》新賺的這兩千多萬美元,就是騰訊在原有基礎上多出來的。

    但你要是覺得騰訊盯着的只是玩家的錢包,那你就小了,格局小了。

    第二,騰訊已經很久沒有出過爆款遊戲,講不出新故事了。

    王者六年,地位還在,但已經可以看出疲態了,騰訊必須搬出「正主」來救市了。

    B叔不騙小孩,咱們數據說話。

    從2020年開始,騰訊主營的遊戲業務已經越來越難增長了,去年7月開始,連續4個季度營收按年增速下降,從45%一路降到12%。

    這樣下去,就算馬化騰願意,股東能願意嗎?

    資本市場要的是什麼,無非就是看數據,聽故事,看你未來的想象力。

    現在數據即不好看,也沒新故事,靠幾個老幫菜的遊戲未來還能再折騰出幾個花來?

    所以說,騰訊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爆款焦慮。

    更重要的是,英雄聯盟手遊版做好了,還能幫騰訊吃到更大的蛋糕,那就是海外市場。

    現在的遊戲大廠,已經卷到海的那一邊了,而騰訊遊戲在海外的表現多少有點不太行。

    根據統計,這麼多年來,騰訊就一個《PUBG Mobile》打出去了,再往後就「後繼無遊」,《王者榮耀》雖然在全球市場的數據不錯,但收入的95%都來自中國,刨去這部分,單算海外的App store,連熱門手遊前30都排不上號。

    然而就這一個《PUBG Mobile》,還連續好幾個月被《原神》給反超了。2021年9月米哈遊《原神》移動端全球收入超過3.41億美元,位列全球手遊收入榜榜首。

    再往後看,隔壁字節家的MOBA手遊《無盡對決》最近勢頭兇猛,位列東南亞手遊收入榜首,還有網易、三七互娛、莉莉絲等,多少都在海外有點成就。

    面對這些急速成長的對手,你說馬化騰急不急?

    其實不難發現,《英雄聯盟》手遊版一定程度上就是在瞄準海外市場,比如偏歐美的立繪風格,儘可能還原端遊的遊戲設置。

    畢竟,老端遊的影響力擺在那,十幾年了還是全球端遊收入第一,同時在線人數超過steam前十的總和,這麼好的資源擺在這,不用白不用。

    就算騰訊真的是在打情懷牌,只要不過分拉胯,把粉絲伺候好了,也夠騰訊收割一波的了。

    所以說,賺錢,股價,出海……老奸巨猾聰明機智的騰訊,你以為他在第一層,其實他在第五層,一看就是老甄嬛了。

    B叔不合理懷疑,英雄打王者這個話題,是不是就是騰訊自己挑起來。畢竟這種放任親兒子掐架的事他也沒少幹。

    不然你想想,是不是曾經有《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和《絕地求生:全軍出擊》這兩款吃雞遊戲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就是騰訊分別讓兩個工作室做了兩款同類型遊戲,然後扔到市場上對打,最後贏的那個把另一個吞併了,也就有了現在的《和平精英》。這兩個工作室,勝利的那個是光子,失敗的那個叫天美。

    所以說,歷史都是相似的。自古以來就是適者生存。作為玩家,我們只想玩到高品質的遊戲,只要能做好產品,

    只要是良性競爭,那活該你賺錢,誰也不能說什麼。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