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林毅夫:「中國崩潰論」為何揮之不去?

    林毅夫:「中國崩潰論」為何揮之不去?

    1978年以後,我們改變了發展思路,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可是為什麼這40多年當中老是聽到「中國崩潰論」的聲音?老是在講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呢?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轉型的思路跟當時國際上主流的轉型思路不一樣。

    我們1978年開始改革。到了80年代,基本上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也都在進行改革。對於當時發展中國家的改革,國際上的主流認識(我們現在稱為「新自由主義」的觀點)認為,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發展不好,是因為政府對市場進行了太多的干預、扭曲,導致了資源的錯誤配置。政府的干預、扭曲形成了租金,用經濟學的話來講就是會有尋租的行為,會有各種腐敗現象,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等問題。既然要轉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就要從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轉變為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也就是說,這些發展中國家如果要把經濟搞好,政府就應該退出市場,就應該建立一套像發達國家一樣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怎麼樣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呢?當時提出的就是要私有化、市場化、政府財政預算平衡、自由化。當時為什麼是這樣的看法呢?因為你要建立市場經濟體系,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這就是市場化的含義。各種產品的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這是市場經濟的基礎。

    當時的看法是:如果企業是國有的,國有企業虧了本,國家會給補貼,在這種狀況下,企業對價格信號不起反應:一方面,如果用的生產要素價格高,國有企業不會在乎,因為即便生產要素價格高、企業虧損,政府也會給補貼;另一方面,即使產品價格高,企業也不見得會多生產,因為他們認為賺的錢再多,也要交給國家,廠長和經理沒有得到更多的收益。只有私有企業,老闆為了多賺錢,才會根據價格信號作出準確的決定。所以當時的第二種思路就是必須要私有化。

    同時,宏觀的價格必須穩定,如果出現了惡性通貨膨脹,價格就會失掉配置資源的功效。穩定物價,前提就是政府的財政預算必須要保持平衡。因為如果政府的預算有很大的赤字,必然用貨幣化的方式增發貨幣,彌補政府的財政赤字。如果增發貨幣,就會導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高了以後,價格就失掉了引導資源配置的功能。

    當時的這些改革思路好像是一環扣一環:要建立市場經濟的制度機制,就要由價格決定資源配置。但是必須要有私有產權的制度安排,這樣企業才會按照價格信號來決策,資源才會由市場來配置。同時,必須要由政府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價格信號才會起作用。這些後來被大家稱為「華盛頓共識」。

    中國在1978年以後開始改革,並沒有用當時被認為最好的辦法,中國是按照一個漸進的、雙軌的方式來轉型。所謂漸進的、雙軌的方式,就是我們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有很多資本很密集的大型的國有企業,當時如果不給這些國有企業保護補貼,它們是活不了的,因為資本非常密集,違反我們的比較優勢。所以當時的轉型方式基本上就是老人老辦法—繼續給這些企業必要的保護補貼,新人新辦法—對那些勞動力密集的加工業,這些傳統上受到抑制的、符合我們比較優勢的產業,政府開放准入,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可以進入。而且不僅是開放准入,同時還積極地因勢利導它們發展,包括設立工業園、加工出口區、經濟特區,招商引資,給予各種的優惠政策,把那些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產業發展起來。

    當時國際上還有一個共識,就是像中國那樣漸進的、雙軌的方式的改革是最糟糕的轉型方式。如果按照這種方式轉型,中國經濟會比在計劃經濟的時候還要糟。他們的看法是這樣的:在計劃經濟的時候,政府無非就是把資源提供給自己的國有企業。但如果像中國那樣推行漸進的、雙軌的方式轉型,一方面,政府的保護和對市場的干預會造成市場扭曲,另一方面,放開了一些市場的准入,就會出現很多腐敗現象。因為在政府控制的價格跟市場價格之間有一個價差,就會有人去尋租。在座的同學們可能沒有聽過「倒爺」這個詞。在座的老師都知道,20世紀80年代有很多所謂的「倒爺」,政府規定的價格低、市場價格高,「倒爺」就到政府那邊去批條子,把政府廉價的產品倒到市場上去賣,轉手之間就能賺錢。這樣就有了腐敗,就會有很多的賄賂現象出現。所以他們認為這時候的中國經濟比計劃經濟更糟。

    這個現象在中國確實是出現了。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當時認為最好的轉型方式是「華盛頓共識」所講的「休克療法」,但是推行「休克療法」的國家結果怎麼樣呢?結果經濟都崩潰了、停滯了,危機不斷。而且出現在中國的腐敗和收入分配問題他們也遇到了,並且比中國還嚴重。

    為什麼新自由主義的理論聽起來好像非常清晰,好像在邏輯上一環扣一環,但是推行以後的結果卻跟原來預期的效果正好相反呢?為什麼按照「休克療法」這種被認為最好的方式轉型,結果經濟卻崩潰了、停滯了,危機不斷,而且腐敗問題還更嚴重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理論忽略了原來對經濟干預、扭曲的目的是什麼。干預、扭曲的目的是為了對資本非常密集、規模非常大的國有企業進行保護補貼。那些國有企業違反了比較優勢,私有化以後,不給保護補貼,還是活不了。活不了會有什麼結果?一方面是規模很大,僱了很多人,讓它破產,就會有大量的失業,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政治不穩定。另一方面,這其中的一些企業的產品跟國防安全有關,如果沒有這個產業,沒有這些產品,就沒有國防安全。

    現在,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是一箇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了,隨着資本的積累,許多老產業已經從違反比較優勢變成了符合比較優勢。既然符合比較優勢,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當中,只要管理好,就應該能賺錢,就應該能夠面對市場競爭。在這種狀況下,保護補貼就失掉意義了。從企業的角度來講,肯定是保護補貼越多越好;從國家的角度來講,給保護補貼就會有尋租、腐敗的問題,會有社會代價、政治代價。

    因此,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主要內涵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怎麼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呢?就是要把政府的保護補貼取消掉,現在取消是水到渠成。很多過去沒有保護補貼就活不了的產業,現在很有競爭力了。比如裝備製造業,像三一重工,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又比如徐州工程機械,是國有的,同樣可以在國際上競爭。還有汽車產業,我們現在汽車產業年產3000萬輛,全世界最多,產品可以跟進口汽車競爭,有一些汽車也可以到國際上競爭,有比較優勢了。所以就可以把在20世紀80 年代、90年代為了幫助企業生存所給予的保護補貼取消了。取消了以後,市場才能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當然政府還要發揮政府好的作用。

    這個漸進式的改革,實際上是給我們後面的改革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同時,如果把各種保護補貼都取消掉,也可以對腐敗現象產生釜底抽薪的作用,因為所有腐敗就是因為政府的干預產生的尋租行為。如果說價格都由市場決定了,資源都由市場配置了,一般人就不用找市長了,就要找市場。我們現在有政府幹預,所以要找市長,不找市場,那就有腐敗了。如果各種資源都由市場配置,你找市長也沒有用,只好找市場了。你不去找市長,當然就不會有腐敗了。所以說,取消保護補貼對腐敗有釜底抽薪的作用。

    由於認識上的錯誤,很多國家採取了錯誤的轉型方式,結果導致了失敗。我們採取的實際上是最好的轉型方式,但是當時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是最糟的方式,所以只要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一點,就認為中國經濟快崩潰了,因為他們認為你既然採取了最糟糕的方式,經濟怎麼能夠持續發展呢?所以我們講,從1978年到現在,我們的經濟平均每年增長9.5%,但是並不是每年都增長9.5%,高一點可以達到11%、12%,低一點可以到8%。那麼只要出現了增速放緩,就馬上說你經濟要崩潰了。我覺得這主要是因為認識錯誤造成的。

    作者林毅夫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