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野蠻生長的電子煙凜冬將至?

    野蠻生長的電子煙凜冬將至?

    11月26日,隨着相關「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修改,電子煙正式納入煙草管理規定。

    而就在不久前,中國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不得將電子煙作為戒煙方法進行宣傳推廣。顯然,對於電子煙的監管政策正在一步步收緊。

    目前,在相關監管政策日趨收緊的前提下,一些電子煙品牌也在野蠻生長中看到了「終局」,於是乎,部分品牌方、經銷商也開始掀起了一輪低調且躁動的收割潮。

    至於收割的目標,或許已經不再侷限於想戒煙的煙民了。

    電子煙只能「套路」煙民家人?

    電子煙一面世,就曾打着「戒煙神器」的旗號,經過了近幾年快速發展,煙民中使用電子煙的佔有率究竟如何?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電子煙用户佔吸煙者的比重,僅為0.6%。

    圖表來源:艾媒諮詢

    該比例也遠低於美國的13% 、英國的4.2% 以及法國的3.1%。可見,國內的普通煙民對於電子煙的認可度並不高。至於電子煙製造企業和品牌方,顯然也早已洞察了這一點。

    「真正的老煙槍,很少會使用電子煙的,實際口感差別太大了。」張野(化名)是深圳寶安一家電子煙品牌的招商經理。作為老煙民,他坦言自己日常不會使用自家公司的產品。

    原因在於,基本上電子煙是通過油液霧化的原理,模擬香煙煙霧的效果,同時利用霧化後的「水蒸氣」將香煙的物質經口腔送達肺部,「相比捲煙的煙霧,霧化水蒸氣質感太單薄。」

    由於工作需要,他曾體驗過目前市面大部分主流的電子煙產品,即便是行業公認口感還原度最高的「棉芯」產品,實際體驗也與香煙有較大的差距。

    「主流電子煙的吸阻比較小,而且也模擬不了煙草燃燒的烤味。」張野告訴懂懂筆記,除了加熱不燃燒的電子煙口感較為接近香煙外,幾乎所有的霧化煙口感都難以「滿足」老煙民,更不要說替代香煙,起到減害戒煙效果。

    至於口感較為接近香煙、且號稱香煙「平替」產品的加熱不燃燒電子煙,也因為相關法規和製造成本偏高等問題,幾乎無國內廠商觸碰。

    作為行業人士,張野坦言「電子煙能戒煙」本身就是一道偽命題。他所在的品牌曾做過一項調研,電子煙的消費者中有六成是煙民的家人,因為相信電子煙有戒煙作用,買給吸煙的長輩或家人。

    至於同樣相信電子煙能戒煙而購買產品的傳統煙民,也有很大比例在使用電子煙之後,因體驗不佳而重新使用傳統捲煙,「其實有不少煙民是礙於旁人(的要求),才兼着抽電子煙的。」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近四成電子煙用户表示,日常基本不用電子煙,偶爾使用的用户佔到了22.3%。

    由此可見,很多品牌自打一開始就宣揚電子煙減害、有助戒煙的功能,純粹只是營銷、宣傳的噱頭罷了。但這種說法也確實「套路」了不少煙民家人,間接推動了電子煙產品的消費。

    另外,早在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並要求不得將電子煙作為戒煙方法進行宣傳推廣之前,一些電子煙品牌早已不在意「消費人群」是否是煙民了。

    用户是否煙民無所謂?

    打開個別主流電子煙品牌的官方網站,在「禁用須知」一欄裏赫然寫着,非煙民不宜嘗試。

    但事實上,有電子煙專櫃的經營者表示,商家通常不會像拒絕未成年人一般,嚴格拒絕非煙民前來消費。中國疾控中心曾經指出,電子煙用户當中非煙民佔比不足4% ,而隨着相關監管政策的收緊,部分電子煙廠商顯然已經不滿足這個數字了。

    與低度酒一樣,一些品牌和經銷商正在收割沒有吸煙習慣的年輕用户。

    「仔細觀察最近兩年電子煙設計迭代的趨勢,不難發現一些端倪。」東莞長安鎮某電子煙OEM工廠的產品經理葉聰(化名)表示,一開始很多電子煙的外觀設計都以深色純色為主,基本上都顯得很沉悶。

    這些品牌方之所以在外觀設計上偏向保守和沉悶風格,主要還是為了照顧傳統煙民、中年消費群體的審美。但從最近的一、兩年開始,電子煙的設計也開始漸漸變得明快、時尚起來。

    「現在電子煙品牌都是五顏六色,甚至有品牌推出可以DIY的煙桿。」葉聰表示,近一、兩年產品迭代時,幾乎所有主流品牌都針對年輕人推出了更具個性化色彩的電子煙(外觀設計),供消費者選擇。

    他以某主流電子煙品牌舉例,相比其在三年前推出的第一代產品,第五代煙桿共有11 種顏色可選,同時還有 20 種煙彈口味可供挑選。

    根據艾媒數據顯示,電子煙消費者中有46% 的人因煙彈的口味眾多而選購相關產品。

    「三、四年前,品牌方主要鑽研怎麼讓煙彈的口味更貼近捲煙,現在他們鑽研的重心,是如何讓煙彈口味更豐富,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户。」葉聰坦言,以前的電子煙消費者更在乎口感,而非煙彈可選擇口味多。

    現在,則是向年輕人的各種喜好開始發力。

    除了增加煙桿顏色和煙彈口味,如今品牌方的營銷策略也漸漸發生了變化。行業內都知道,電子煙「斷網」之後,相關產品禁止線上銷售與廣告營銷,不過仍有一些品牌利用短視頻平台和種草筆記,試圖滲透年輕的非煙民群體。

    「那些網紅不會直接推銷電子煙,但會將其當成時尚配飾露出、展示。」一位行業人士透露,如今越來越多的電子煙品牌,不再將電子煙定義為香煙替代品,而是定義為時尚潮流用品(潮玩)。

    通過網紅「不經意」的推薦,吸引追逐潮流的年輕消費者購買,從而模糊電子煙固有的代煙屬性,一些電子煙品牌將自身打造成時尚消費品,「甚至贊助一些明星去使用,間接引發粉絲跟風購買。」

    除此之外,有行業人士指出,為了吸引年輕的非煙民購買電子煙,一些品牌也開始嘗試將體驗門店開在大學校園附近。在百度地圖上選定廣州市後搜索某電子煙品牌,可以看到在廣州大學城周邊一公里範圍就有五家門店,深圳大學周邊一公里範圍內也有七家。

    由此可見,電子煙早已將轉化用户的手伸向了年輕的非煙民群體,試圖挖掘新的增量。而令人疑惑的是,經銷商如此着急挖掘年輕買家,甚至紛紛開在大學校園周邊,不怕被戳脊梁骨?

    「幹一天算一天」的商家

    「最近這兩三年,電子煙幾乎年年都要邁幾個門檻。」

    聊及電子煙行業的現狀,曾在深圳連城新天地經營一家電子煙體驗專櫃的鳴夏,多少顯得有些許失落。

    她表示儘管如今不開電子煙體驗店了,但仍在通過社交網絡以微商形式向「熟客」銷售電子煙及相關產品。

    鳴夏回憶,兩年前電子煙「斷網」之後,線下店開始紅火,那時候自己的生意還算不錯。但在今年三月份,相關新聞報道指出電子煙或將納入煙草專賣監管,行業就變得「前途未卜」了,周圍一些經銷商也開始變得惶恐不安。

    隨着近日電子煙被納入煙草管理的相關條例正式落地,關於徵稅、准入資質、相關證照的辦理問題,更讓電子煙品牌和商家有喜有憂。

    畢竟電子煙行業的規範出台,一方面讓市場的發展有序可循,有實力有能力的大品牌並不擔憂;但是一部分小品牌則會面臨行業大洗牌,大浪淘沙也將隨之開始。

    「既然某些小品牌小經銷商只能幹一天算一天了,自然要瘋狂收割。」鳴夏透露,過去這半年多時間,為了避免因電子煙納入香煙的監管而收不回開店投資成本,她認識的部分體驗店經營者已經開始「胡來了」。

    各種吹噓、推銷套路,甚至不管對方是不是未成年人,「就是怕政策突然收緊,所以清庫存成了商家的當務之急。」

    也有一些商家和鳴夏一樣,趁着線下店鋪租約到期,索性轉向線上微商渠道,利用低價快速甩貨,而且是售完即止、不再進貨。

    據她了解,除了一些商家瘋狂甩庫存,部分電子煙品牌的營銷方式和市場擴張手法,也開始變得短視且躁動。例如授權商家開店的門檻全面降低,對經銷商的選址毫無要求和約束。

    「以前我做的這個品牌對加盟體驗店還有區域保護,現在一公里內開十家都行了。」鳴夏強調,有部分主流電子煙品牌雖然下調了加盟費用,但卻調高了庫存要求。其目的,就是將大量的庫存壓到銷售渠道當中,減輕品牌方的壓力。

    「前不久跟一位今年6月加盟開店的商家聊了聊,現在開店的進貨庫存要求,比我當年開店時高了一倍,經銷商的資金壓力都十分巨大。」

    也正因為電子煙行業中有不少人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讓電子煙品牌、體驗店、經銷商的經營狀態變得更為複雜和矛盾。

    其中,越來越低調是為了不惹麻煩,避免監管政策、煙草法規進一步收緊收嚴;越來越無序自然是為了快速清理庫存、回本,甚至小賺一筆。

    無論加盟商家還是電子煙品牌,如今都在等着「靴子落地」後的更多舉措,儘管電子煙國標仍未出台,但是這一次的「條例」修改,無疑劃定了邊界和規則。

    總想着用補貼和「養魚」的玩法勾着廣大消費群體(年輕用户)的品牌方和經銷商,也都到了必須冷靜思考的時刻。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