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上市首日破發,網易雲音樂還要悲情多久?

    上市首日破發,網易雲音樂還要悲情多久?

    上市首日即破發,網易雲音樂的「悲情」還在繼續。

    12月2日,網易雲音樂在港交所上市,公司開盤價205港元與發行價持平,但股價開盤十分鐘後即破發,隨後震盪下行,最終全天收跌近2.5%。

    此前破發並非毫無徵兆,在富途昨日的暗盤交易中,公司股價一度下跌近4%。

    上市進程一波三折

    作為港交所「音樂社區第一股」,網易雲音樂此次上市可謂一波三折。

    早在今年5月26日,網易雲音樂便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啟動上市程序。

    但IPO前夜,丁磊持股99%的杭州樂讀科技有限公司因其運營的「網易雲音樂」網站所提供的《Holy War》網絡音樂產品涉嫌含有宣揚暴力內容,被罰款1.5萬元,將網易雲對內容監管不當的情況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利的外部環境下,網易最終於8月9日宣佈,基於對當前市場整體環境等綜合因素的考量,決定暫緩網易雲音樂IPO。

    在經歷近4個月的等待後,網易雲音樂11月16日在港交所披露聆訊後的資料集,赴港上市計劃重啟。

    在公開發售階段,網易雲音樂獲約8.92倍認購,其中分配至公開發售的股份160萬股,佔發售股份總數的10%。國際發售獲超額認購,發售股份1440萬股,相當於發售股份總數的90%。

    在上市首日的線下儀式上,網易CEO丁磊現場發表致辭,稱"網易雲音樂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很多不可能,讓中國音樂有了更多可能」。他還表示,希望「在未來,可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爭無謂之事,只看無畏之行;即便前進的路上,人聲嘈雜,依然相信音樂,相信熱愛」。

    丁磊:32歲成為首富的第一代網路人

    在中國,30多歲就成為首富的只有三個人:陳天橋、黃光裕和丁磊。他們榮登財富榜首的年齡分別是陳天橋31歲、黃光裕35歲、丁磊32歲。

    而丁磊,又與王志東、張朝陽被稱為「網絡三劍客」,在網路圈和資本圈都是紅透半邊天的知名人物。

    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批網路創業的試水者。197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1993年本科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丁磊前22年的履歷還只能算是一個表現優秀的青年學生。

    但網路給了他暴富的機會。

    1997年,丁磊從待了兩年的數據庫公司Sybase離開之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域名特立獨行地使用了163這個數字組合,成為以後影響一代網路人的重要標識。

    當年丁磊做網易以「快」聞名於網路圈。從創辦網易到登陸納斯達克,丁磊只用了3年時間,從白手起家到成為首富,他也僅僅用了6年。

    1997年成立之初,網易從BBS起步,1998年門户上線,2000年就在納斯達克掛牌了。

    但2001年,網易成立後第一次遇到嚴重困境。

    剛剛上市一年,網路泡沫就破裂了。公司被強行停牌之時,在好友吳曉波的鼓勵下,丁磊重振旗鼓,開始轉型。

    彼時,看到Sony和EA公司開發出的圖形網遊,丁磊捕捉到了商機,30萬美元收購廣州天夏,並以這家公司研發團隊為核心開發了中國網遊代表作《大話西遊》系列。2001年底,《大話西遊Online》問世,一舉成為網絡遊戲中的重磅力作,讓網易快速躋身於遊戲巨頭行列。

    之後,網易遊戲一路高歌。

    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生活對丁磊而言會很無趣。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掙錢只是一個順便的事情,金錢帶給我的幸福佔比不到5%。」

    這一現象背後是他灑脱的本質,凡事遵循自己的興趣。而正是這種特質帶來了網易雲音樂。

    因為丁磊年輕時候的理想是開一家唱片公司,雖然最後靠網路成為首富,但還可以做一款音樂產品。

    於是,2013年,網易雲音樂上線。上線最初,丁磊就是自家產品的鐵桿用户,聽歌範圍從上海話民謠到西班牙語小調,從二次元動漫到交響樂。

    而網易雲具有特色的評論區也來源於丁磊確定的核心:分享屬性是網易雲音樂的基礎架構。發展8年來,社交與情感屬性成為網易雲音樂區別於其他音樂平台最核心的競爭力所在。招股書數據顯示,48%的聽眾會瀏覽評論區閒聊及尋找靈感。

    據招股書數據,2020年網易雲音樂目前用户中89%是90後,日活用户日均聽歌時長76分鐘,主動進行UGC創作的用户佔比達25%。截至2020年底,網易雲音樂用户創作的歌單總數超20億。這是一個相當優異的用户粘性成績單。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

    網易雲音樂在2018年完成金額超過6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泛大西洋投資集團等。2019年9月,網易雲音樂獲阿里巴巴、雲鋒基金等共計7億美元融資。

    而在網易雲音樂披露的股權結構中,網易持62.46%股權,為第一大股東,阿里持股10.81%,百度持股4.26%。在音樂領域都有佈局但最終空手而歸的阿里和百度都在網易雲音樂這裏找到了歸宿。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

    音樂賽道群英爭霸

    百度和阿里都與音樂失之交臂,可見這是一個群英爭霸、競爭激烈的賽道。

    自人類文明出現以來,音樂就一直是一種強大的表達及娛樂方式,雖然影視劇、短視頻等娛樂形式的出現豐富了人類的視聽體驗,但音樂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並未因此受到影響。

    根據國家網路訊息中心的數據,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市場用户達6.58億人,灼識諮詢預計2025年這一數據將達到7.93億。整個市場中,90後佔比接近50%,預計2025年這一比例有望增長至57%。

    (全天候見聞授權使用)

    在線音樂服務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會員訂閲、數字專輯銷售、廣告及授權服務等。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8億元人民幣增長至128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46.3%,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495億元,預期複合增長率31%。在市場規模增長的背後是會員付費率與人均付費金額的共同增長,會員付費率已經從2016年的2%增長到2020年的8%,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27%。

    這一滲透率與美國40%的數據相比,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用户的月均支付金額也從2016年的8元增長至2020年的9元。

    (全天候見聞授權使用)

    由音樂衍生出的社交娛樂服務市場也從2016年的39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85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65%,預計2025年進一步提升至1174億元。與此同時,視頻直播服務也在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將達到684億元,歌房等其他新興的社交形式也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全天候見聞授權使用)

    面對快速增長的音樂服務及社交市場,巨頭自然都想分一杯羹。

    BAT中,騰訊系一家獨大自不必說,阿里和百度也沒有放棄嘗試。

    回顧歷史,阿里其實介入文娛產業很久了,早在2013年,阿里就收購了當時紅極一時的蝦米網成立了音樂事業部正式進軍音樂產業,隨後還收購了音樂播放器天天動聽。在此基礎上,2015年阿里又組建阿里音樂,並邀請了音樂界的流量大咖——高曉松和宋柯分別出任董事長和CEO。

    還是沒有起色。

    阿里沒有放棄,2016年推出阿里星球,但由於功能太多太雜,負面評價也接踵而至。目前阿里在音樂板塊的佈局仍然沒有成功,旗下唯一打入月活前十的蝦米音樂在2020年9月僅能排到第四梯隊。

    而就在2021年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阿里連手中唯一一兵也已經失去。

    反觀百度這邊,也很慘淡,旗下只有千千音樂,比退出前的蝦米地位還差一截。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兩家都出現在網易雲音樂的股東名單裏了,目前的行業格局就是「網易+百度+阿里」聯軍對抗騰訊系。

    Mob研究院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截至2020年9月,在移動音樂領域,騰訊系是絕對一家獨大,前10名有5家都在騰訊麾下,包括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大字版及5sing原創音樂。

    從具體數據來看,網易雲音樂已經成為多強對一超的最有力武器。它是除了騰訊系之外,唯一進入第二梯隊的移動音樂平台。

    在Mob研究院2020年公布的數據中,網易雲音樂的月活排在第四,和第三名酷我差距不大,但與騰訊系的另外兩家還相距甚遠。

    騰訊音樂已經於2018年12月12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身負重任的網易雲音樂則終於選擇去港股。

    競爭「壓力山大」

    對於首日破發原因,撇開目前相對惡劣的市場環境,網易雲音樂在其細分賽道嚴峻的競爭壓力可能是市場看衰的重要因素。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前6個月,網易雲音樂的月活為1.85億,相比2020年底1.8億新增500萬用户;付費用户2600萬人,相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付費率達到了14%。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

    而作為對比,騰訊音樂同期月活則達到6.4億,付費用户則為7000萬,兩項數據接近網易雲音樂的3倍,付費用户佔比約為11%。

    營業收入層面,網易雲音樂2021年上半年營收增長至31.8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的19.8億元按年增長了60%。而同期騰訊音樂營收則達到158億元,是前者的近5倍。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

    在盈利方面,收入的激增並沒有給網易雲音樂帶來盈利,2018-2021年前6個月,公司調整後淨虧損分別為18億元、17億元、15億元和7億。而同期騰訊音樂調整後的淨利潤則分別達到33.9億元、40億元、42億元和18億元,2020年淨利潤率達到14%。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

    規模不及對手,版權費成命門

    在成本端,網易雲音樂大部分的錢都花在購買授權(內容服務)上,2020年相關佔比高達97.8%。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

    相比之下,騰訊2020年花在購買版權上的費用為175億(Service costs),同期花費接近網易雲音樂的4倍。但同期用户基數為網易雲音樂的4倍、收入基數則為6倍。

    網易雲音樂年報

    這使得網易雲音樂陷入「死循環」:要買版權,需要更多的用户和更多的收入;要有用户,需要更多版權音樂來吸引。而在收入只有騰訊的1/6的情況下,就算全部收入拿來買版權也難達後者規模。

    面對騰訊系的圍剿,肩負重大使命的網易雲音樂想要突出重圍,未來的路依然艱難。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