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網路優化潮的背後,是中國第四次就業大轉移

    網路優化潮的背後,是中國第四次就業大轉移

    最近一張圖片在網上到處流傳,聲稱:

    網傳的圖片(微博/智谷趨勢提供)

    這些訊息都未經證實。

    但是當人們抱着吃瓜心態議論紛紛時,真有一顆雷爆了。

    愛奇藝裁員30%-40%!

    十年後再回首,人們可能會更加清晰的看到,以大廠的人員優化為標誌,一場席捲全社會的就業重組真的拉開序幕了。

    網路被錘,教培團滅,金融,房地產熄火,當這些虛火多年的產業哀嚎一片時,央行靜悄悄發行了新的貨幣工具——

    最近,央行通過碳減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為涉及到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的企業定向降息,釋放出的資金以萬億計。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新舊行業的加速洗牌與更替,新的機會不斷產生。

    中國,即將步入第四次就業大轉移。

    如果說80年代是國營部門向私營部門的轉移,2001年加入WTO是內資企業向外資公司的轉移,08年後三次大放水是工業部門向網路、金融、房地產的轉移,那麼,今天就是重新調轉方向。

    重新站隊的時候到了!

    1

    外賣小哥注意了!

    一大波重新就業中年人正在蜂擁而來,搶你們的飯碗。

    這個冬天不只是天氣冷,網路行業也很冷。

    12月1日,《財經》記者獲悉,愛奇藝正在大幅「優化」人員,優化比例在30%—40%,涉及幾乎所有業務線,目前僅有VR業務未有優化計劃。

    從被裁對象看,比較倒霉的是中層(總監級別),以及被視為「啃司族」的司齡較長、年齡較大、薪水較高的員工。還沒過試用期的員工也不幸淪為被殃及的「池魚」。

    對愛奇藝來說,這或許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刻。

    《財經》報道,目前愛奇藝已經開始對外出租空出來的辦公樓層,優化狀態不是暫時性的,會長期持續。

    愛奇藝走出這一步背後,關鍵還是虧損。廣告收入下滑明顯,劇集、綜藝節目的收視率都不及預期。

    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愛奇藝付費會員連續三個季度付費會員呈負增長,2021年三季度按年減少1.1%。

    廣告收入也在下滑,2021年三季度,愛奇藝廣告收入為16.6億元,去年同期為18.4億元,按年下降9.8%。

    說白了,愛奇藝主打的長視頻,到現在還未找到盈利模式,原本提振業績的「神器」超前點播也被迫取消了,營收路徑變窄。

    正如一網友評論的,長視頻公司,配合先審後播+一堆內容不準播=死路一條。

    這兩年短視頻的迅速崛起,把長視頻摁在地上毒打。目前中國短視頻用户已經達8.88億,短視頻APP佔據用户時長日均1.5小時,而在線視頻(長視頻及直播)僅有22分鐘。

    長短視頻大戰的結果立見分曉。

    有意思的是,第一財經提到,脈脈上關於愛奇藝裁員的動態消息下面,大批短視頻平台開啟了「撈人」模式:

    「有對抖音感興趣的朋友嗎?」

    「我們這邊是做抖音直播的,去年才開始做直播,屬於新業務項目,但是DAU與日營收均上億了,位居行業第一,業務還在高增長,有考慮換個環境的大佬可以找我」

    「抖音音樂目前大量HC(招聘名額),包括服務端、客户端、前端等」

    ……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敵軍也可以秒變友軍。

    愛奇藝裁員或許只是揭開了網路「優化潮」的序幕。如果說愛奇藝的倒下,是敗給了網路不同平台之間的內戰。那麼,整個網路也在經歷一場「外戰」。

    就在同一天,有快手員工在脈脈上發布消息稱,快手12月開始勸退低績效員工,進行「變相裁員」。為了不承擔N+1經濟補償金,公司先從績效打C開始。

    快手員工的績效標準分為SABC四個標準,C為最低績效標準。手段之「高」讓大廠打工人瑟瑟發抖。

    從上個月,各大網路公司的優化消息層出不窮,流言裹挾着真相齊飛,渲染着網路寒冬的蕭瑟陰沉。

    沒錯,今年網路大廠的業績確實在集體踩剎車。

    大廠的財報也不盡人意。騰訊2021年第三季度期內盈利為325億元,按年減少2%;

    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經調整淨利潤285.2億元,按年下降39%;

    京東第三季度收入2187億元,當季度淨虧損28億元;

    美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收488億元,季度淨虧損按年擴大為55億元

    ……

    與之相伴隨的,是阿里巴巴美股Q3市值跌超30%,騰訊跌超25%,百度美股跌超20%。

    沒有永久的風口。

    從阿里案182億天價罰單開始,到國家反壟斷局掛牌,都宣告了網路持續十年的高歌猛進走到了盡頭。

    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靠壟斷取得不正當競爭優勢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式,流量紅利消失殆盡。

    這一階段的優化,也算是吃盡紅利的大廠們在為過去的舊債買單。

    2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幾大造富機器相繼熄火。

    曾經的樓市,承載着多少人的暴富夢。就連985/211名校生,都紛紛扎進這美麗的「泡沫」裏。

    只是夢碎得猝不及防,今年房地產肉眼可見的蕭條。

    貝殼找房上海研發團隊全員被優化;上海中原地產正逐步關停部分門店;萬科倡議「節衣縮食」……

    「今天你被優化了嗎?」已成為地產人之間的親切問候。

    這句問候,也同樣適用於保險業。這個曾容納了900萬從業人員的行業,短短半年內離職了近百萬人。

    光是新華保險、平安人壽、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保壽險這五家機構的代理人規模按年減少了128萬左右。

    疫情下保險行業的低迷,機構的主動清虛人力,都是人員縮水的重要原因。

    我有一位做保險的朋友,她說主業已經無法維持一線城市的温飽,最近悄悄做起了副業——房產中介經理人。

    原本她的周末活動特別豐富,户外旅行,插花畫畫,現在都變成了帶人看房。

    為了幫助團滅的教培人再就業,有些城市的人社局好意出手,只是提供的崗位讓這些名校出身的高材生們 「要不起」:

    月薪2500的保潔員,月薪2700的綠化工人,月薪2800的電工維修……

    沒有什麼永遠稀缺的職業。

    但永遠有新的行業處於風口,有新的崗位正被創造。

    最近央行創建了一個全新的貨幣工具: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威力可能一點不比五年前的棚改式放水弱。

    這一次的放水,與以往大水漫灌不同,這是定向對碳減排領域的降息,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釋放出的資金以萬億計。

    今後中國的經濟發展邏輯,將從區域邏輯變為產業邏輯,從房地產、金融拉動轉為新能源拉動。

    全社會的核心資產也將實現大規模轉移,從房地產轉向工業、科技企業。如果說以前房地產是印鈔機,那麼未來是低碳資產。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國際上放出「豪言」: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將誕生無數新興職業。

    有專家就預測,未來5-10年,雙碳人才缺口巨大,或將創造百萬級就業新空間。

    這不,最近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多個城市,都密集推出了面向雙碳人才的培訓課程。照這麼趨勢發展下去,碳排放管理師培訓班熱度,就快趕上深圳滷鵝了。

    與此同時,國家正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孕育一批大國的「隱形冠軍」,未來人工智能專家、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崗位,也會越來越走俏。

    在今天這個時代,請牢牢記住這下面兩句話:

    一切不利於生娃養娃的產業都會遭殃。

    一切不利於共同富裕的事情都很危險。

    反過來講,只要有利於上述這兩個事情的賽道,無疑會隱藏着更多的財富密碼,更大的時代風口,等待人們去挖掘。

    一場劇烈的就業結構重組運動拉開了!

    有人下有人上。有人痛哭,也有人歡笑。

    3

    其實,放到歷史的長河中,這已經是第四次就業重組了。

    1978年後,國企改革大幕拉開,一大批國企員工的「鐵飯碗」被打破,民營經濟萌芽並漸成燎原之勢,去民企就業成為80%城鎮勞動力的選擇。這是國營部門向私營部門的就業大轉移。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全方位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所有人都渴望跟世界接軌,學英語的人如過江之鯽,外資企業一度成為中國大學生最嚮往的去處。就業從內資企業向外資公司轉移。

    2008年後,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推出「四萬億」計劃,大放水催肥了房地產和金融,以及後來迎頭趕上的網路,這些行業吸納了中國最聰明的一批精英前赴後繼。金融白領、大廠程序員、房地產從業人員,是過去十餘年「含金量」最高的職業。這是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的就業轉移。

    今天是重新調轉方向。

    因為大國崛起,網路、房地產、金融在關鍵時刻都靠不住。唯有實體經濟、先進製造業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教育部今年新增的本科專業名單可一窺大國的轉向。新增專業中工科類是最大贏家,比如量子訊息科學、增材製造工程、智能交互設計、能源網路工程等。

    而過去5年教育部撤銷的本科專業,訊息管理與訊息系統、訊息與計算機科學、電子訊息科學與技術都是重災區。網路行業相關專業,加起來比任何一個行業都要多。

    風向標已經變了。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轉身。我們要和舊時代告別了。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每次劇烈的就業結構重組都孕育着新的機會。

    90年代國企工人下崗潮中,國家鼓勵大家下海創業做生意,一批膽大的靠賣瓜子、賣錄像帶、賣小家電,白手起家把小生意做成大企業。

    2008年金融危機後,外貿行業如霜打的茄子,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企業,抓住了電商興起的苗頭,吃到了中國網路行業第一波紅利,之後網路企業如雨後春筍冒出來,賺得盆滿缽滿。

    ……

    這一次同樣不例外。關鍵是站好隊!

    認清形勢,緊跟風向標,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然而,我們依舊可以看到,智聯招聘發的2021年應屆畢業生期待就業的行業,排在前兩位的仍然是網路和房地產。

    似乎什麼都無法阻擋,年輕人對old money的嚮往!

    這說明,科創致富的路徑改革還任重道遠。它涉及到實體經濟的薪酬體系改革、直接上市融資渠道的拓寬等等。

    但總歸還是那句話,千萬別站錯隊。你身上的一點痛,不過是時代的一粒灰罷了。

    想想我們這些可愛的外賣小哥,時代不會辜負每一個奮鬥的人。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