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滴滴上市半年考

    滴滴上市半年考

    6月上市、7月受審查、公司產品下架至今。在過去的2021年,曾經的出行巨頭滴滴(DIDI.US)風波不斷。12月30日,滴滴首次披露財報,包括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的總收入為482億元(人民幣,以下未註明則同),第三季度的總收入按月下滑11.48%至427億元。其中,受橙心業務收縮影響,滴滴第三季度的淨虧損達到306億元。

    滴滴在美股市場的表現不容樂觀。12月29日,滴滴收報4.94美元/股,較前一日下跌8.18%,財報發布後,盤後繼續下跌2.02%,股價已較12美元發行價跌去六成,總市值僅238.3億美元。

    儘管如此,滴滴仍然在中國網約車市場佔據絕對市場份額。就單量規模來看,2021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總單量規模為30.04億單,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5.7億單。

    但這個出行帝國已經不那麼嚴絲合縫。在第三季度,滴滴核心平台總單量規模為28.55億單,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3.56億單,按月跌去約2.2億單。

    在滴滴產品下架期間,網約車領域重新掀起投資、補貼大戰,其他巨頭與品牌試圖重新建立起競爭優勢。不管是美團還是T3等企業,這種蠶食的局面還在持續。在2021年9月,如祺出行訂單量上漲2.2%,T3出行訂單量上漲37.6%,神州專車訂單量上漲75.6%,曹操出行訂單量上漲2.5%,滴滴出行訂單量則下降0.6%。

    根據全國網約車監管訊息交互平台,在2021年11月,滴滴的訂單量繼續按月下滑,下滑率達到了11%。

    預計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滴滴在營收上仍將承壓。

    在財報中,滴滴再次披露啟動紐交所退市及港股上市相關準備的訊息。根據財新消息,滴滴將採取一個全新的模式操作香港上市,即採用美國摘牌休眠+介紹上市模式,或可滿足美國無縫轉換到香港市場的要求。

    但此次能否如願,依然很難說。此前,滴滴曾尋求香港上市未果,此次再次尋求上市,仍面臨合規、監管等考驗。畢竟從7月至今,國家有關部門對滴滴發展的審查仍未結束。

    對於滴滴而言,未來面臨的,還將有更多挑戰,如何化解這些壓力,是滴滴目前的重中之重。

    收入下滑,虧損擴大

    出行市場競爭本已激烈,而在監管風波之後,滴滴面臨更大挑戰,收入按年下滑,虧損連續兩季度擴大。

    滴滴當前收入由三部分構成,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目前,核心出行業務仍佔滴滴總收入的9成以上。2021年第三季度的427億元總收入中,中國出行業務的總收入為390.09億元,按年下降5.11%,按月下降12.93%,直接影響總收入的下滑趨勢。

    第三季度,國際部門與其他部門收入有所增長。其中國際部門的總收入10億元,按月增長25%,按年增長92.43%;其他業務的總收入為27億元,按月增長2.8%,按年增長51.26%。

    上市引發監管風波後,滴滴出行業務由盈轉虧。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出行業務虧損0.29億元,國際業務虧損18億元,其他業務虧損57億元;上年同期,中國出行業務盈利21.2億元,國際業務虧損7.63億元,其他業務虧損137.4億元。

    2021年第二季度,在非通用會計準則口徑下,滴滴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為虧損23億元,去年同期實現收益2億元。相比之下,第三季度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為虧損75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17億元。

    財報強調,主要受對橙心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滴滴在第三季度確認了208億元淨投資虧損。受此影響,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淨虧損為306億元。

    滴滴APP下架,對出行訂單量的影響,在財報中可見。對比第二、三季度,滴滴核心平台總單量規模為28.55億單,按月下降5%。其中,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3.56億單,按月下降8.3%。

    在其他出行平台的圍剿下,滴滴核心平台總交易額(GTV)也呈下降態勢。第三季度,核心平台總交易額為687億元,按月下降6.2%。其中,中國出行業務交易總額584億元,按月下降近9.6%。

    不過,滴滴海外業務向好。第三季度,國際業務的總單量規模為4.99億單,按月增長14.9%;總交易額達到103億元,按月上漲18.4%。

    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經理白毅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滴滴老用户基本沒有受到APP下架的影響,但該公司的收入仍出現下滑。很明顯,滴滴第三季度營銷費用有顯著上升,也反映出公司擴張方面面臨挑戰。

    滴滴難撼,但已經不再被關注了

    「任何公司都是可以被取代的,沒有誰不可或缺。」一位長期觀察網路行業的人士說,他已經很久沒有和朋友談論滴滴了。

    滴滴曾是中國網路最受矚目的明星企業,它融資規模超過230億美元,背後有近百名私募市場股東,滴滴也曾四面出擊,佈局金融、同城物流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

    在2020年6月,滴滴涉足生鮮電商領域。但如今,橙心優選已經被剝離出滴滴,並且業務收縮關停,轉型,目標轉向盈利。

    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各大巨頭比如美團、拼多多以及創業明星興盛優選入局,讓門外漢滴滴無功而返。

    更令人擔憂的是,滴滴面臨的市場格局仍然殘酷。

    一方面,中國網約車市場已經飽和,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影響,市場大盤很難有大增長。全國網約車監管訊息交互平台顯示,8月,共收到訂單訊息64321.5萬單,受疫情、汛期等因素影響,按月下降17.2%,9月僅按月上升0.9%。

    另一方面,2021年7月,滴滴出行APP被下架,這期間,網約車各大公司發起了衝鋒,以廣告營銷、補貼、融資等手段積累彈藥,狙擊滴滴。全國網約車監管訊息交互平台顯示,在9月,如祺出行訂單量上漲2.2%,T3出行訂單量上漲37.6%,神州專車訂單量上漲75.6%,曹操出行訂單量上漲2.5%,滴滴出行訂單量則下降0.6%。

    財報披露,第三季度,中國出行的總單量規模為23.56億單,按月二季度的25.7億單跌去約2.2億單。這也是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總收入比第二季度按月下降的主因。其中中國出行業務的總收入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要少58億元。

    從7月開始的審查以及產品下架,仍在考驗這家初創企業的韌性以及管理層的智慧。市場的窗口機會正在消逝,因為競爭隨時在發生着,對於他們而言,活下來才能有機會談論營收、增長、盈利。

    除了重挫的股價、受損失的業務,以及員工手中遙遙無期等待兑現的期權,滴滴事件還給其他網路公司敲響了監管的鐘聲,任何網路公司都必須將合規擺在利益之前。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