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最暴利的生意,阿里、京東、字節、騰訊……搶着做!

    中國最暴利的生意,阿里、京東、字節、騰訊……搶着做!

    最近兩三年,有個爛大街的詞——消費主義陷阱。

    在知乎微博上搜關鍵詞「消費主義」,能搜出數百條內容。

    網路公司涉足金融領域,網貸普及後,這種情緒更是放大。

    目前阿里、京東、騰訊、字節跳動、小米、百度等十多家網路大廠開通了消費貸業務。前兩天中國信達認購螞蟻集團消子公司20%的權益,此舉是阿里金融巨頭重組業務的最新一步。

    01

    提到消費主義陷阱,立刻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寫字樓的精緻白領女性,看中了公司附近奢侈品店的LV、Parada包包,在玻璃櫥窗外徘徊了一個月,等到發薪日,拿出全部月薪,再從花唄借錢,買下了包包。

    照我說,這是典型的五環內視角。

    「五環內人群」,原詞是拼多多老總黃崢發明的,然後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無論是知乎還是微博豆瓣,主流價值觀是北上廣五環內中產的價值觀,遠川研究所發過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北上廣沒有靳東,四五線沒有李誕》。

    儘管五環內人群有時候裝窮哭慘,自稱「打工人」,裝出無產階級的模樣,但他們骨子裏是跟四五線廣大人民群眾脱節的。

    知乎微博豆瓣提到消費主義和金融信貸,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都市上班族和大學生,他們想不到幾個月結一次工資的建築工,想不到資金鍊時刻緊張的縣城小生意人,想不到因辦婚禮葬禮而負債的農民。

    曾為多家網路公司擔任金融產品顧問的專家梁寧分享過一個故事:

    她的一位朋友曾經開辦一家網絡小貸平台,每天超過300萬人在平台上申請貸款,通過大數據篩查之後,最終100多萬人能夠獲得貸款。絕大多數人的貸款金額為200元-1000元,周期大概是兩個星期到兩個月。她一度對此感到疑惑,什麼人200元還需要貸款,難道不能找到朋友借嗎?

    最終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的答案是,很多人離發工資還差兩個星期,實在沒有錢撐不下去了,需要借200塊錢撐兩個星期。這些人周圍圈層的人也在借網貸,大家都需要錢,沒有人能夠相互攙扶一把。

    經濟學家李迅雷有個著名的論斷,「中國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4億人沒用過抽水馬桶」。

    這些低收入群體,也是在網絡平台上申請200元-1000元小額貸款的人群。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草根體力勞動者的困境,跌倒骨折病了去醫院,90後00後年輕農民工談對象,有家室的父親給兒子女兒生日買禮物,需要錢的時候手頭總是緊張。

    別說底層出賣勞動力的人,經濟好點,開一家店、開一個小廠房的生意人,他們謀生也是不容易的。在錢的問題上,中小企業主可能更發愁,我見過太多的商家本來有希望渡過僵局,但是資金鍊斷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2020年在疫情打擊下,中國共吊銷註銷個體户、個轉企等主體301萬家。按照2019年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一家個體工商户可帶動2.37個人就業。由此推測,百萬小店倒閉,會影響多少人生計。

    大家還記得這條新聞嗎,上海市的一家奶茶店主秦某,現金流短缺,付不起門店房租,迫不得已,在直播平台上開設色情直播間,出賣色相,最後被當地人民檢察院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抓了。

    誰來借錢給可憐的農民工,借錢給可憐的小微企業主?

    這時候,網路金融登場了。

    02

    很多人對網貸的看法是一個字——黑。

    就拿京東金融來說,大家在平台上貸款4000元,一年還清,利息為752.03元,摺合年化利率18.8%。相比之下,傳統銀行消費貸款平均一年期利率在8%-10%之間。

    前兩天,有條微博全面整理了,網路金融貸的年利率。

    黑不黑?

    確實黑,放高利貸的人,良心比烏鴉還黑。

    但是,良心不黑的銀行在哪呢?

    當農民工有消費貸款需求的時候,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借不借錢呢?

    中國最早成立信用卡業務的招行,2003開業首年髮卡60萬張,第二年新增髮卡222萬張。

    到2009年,幾家國有大行和招商、廣發等機構,信用卡加起來突破了千萬量級。即便在信用卡業務的黃金年代,數億底層草根群眾沾不到邊。

    對申請人的信用審核最嚴格的浦發,要求用户至少要提供四份文件——身份證、年收入3萬元以上的收入證明、工作證明以及家庭住址。能達到門檻的,顯然只有中產群體。

    中小企業主,日常消費買買買,銀行歡迎,但是到了經營生產方面,銀行就閉門謝客了。中小企業融資有多難?

    首先貸款利息,浮動幅度一般在20%以上;其次抵押物登記評估費用,一般佔融資成本的20%;最後擔保費用,一般年費率在3%;扣除風險保證金利息等其他名義後,多數金融機構在放款時只有本金的80%。

    2005年的《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披露,根據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民營企業自我融資比例達90.5%,銀行貸款僅為4.0%,非金融機構為2.6%。

    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途徑(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尤其是浙江企業自食其力,依靠宗族等傳統載體,獲取第一桶金。原本一窮二白的温州,通過「標會」等民間金融形式,互相幫襯,變得富裕。

    簡單介紹下標會,就是幾個熟人以信用擔保,拿出自家的老本,放在一起。發起人稱為會首,他是團體的靈魂人物,每月或每季開標一次,第一次聚會投標,一定是會首得標。後面,每一個會員都有得標一次的機會。

    具體條規各個地方,細節不同,但宗旨是相通的,就是信任,不能貪污,不能捲款跑路。

    所以,中國只有一小部分群體能實行民間金融互助,大部分熟人借貸很難的。借錢的人是窘迫而尷尬的,他要降低尊嚴,拉下臉來找朋友借錢,做好被拒絕、被奚落的心理準備。

    我估摸着,很多人遇到過親戚朋友老同學來借錢的情況,而多數人不會爽快地借出去。熟人要借個八萬十萬塊,要不要立字據,走法律程序?借的數額不大,幾百幾千的,要不要利息,要不要催債,是不是猴年馬月才收回錢?雙方之間有太多抹不開的話,說不清的人情關係。

    現在,一大堆媒體人寫口水文章,大談「資本萬惡」「網路巨頭作惡」,我敢打賭,這些媒體人真到了自己手頭緊張的時刻,恐怕多半找網貸,只有網貸肯借錢給他。

    03

    當然,網貸的弊病是客觀存在的,這也不能否認。

    看看抖音上面推送的借貸廣告。

    「一秒安排,只需60秒,最高200000,借1000日息低至0.3元,不用抵押房和車,穩得一批,絲毫不慌!」

    「月息超低,不到一瓶啤酒的錢。」

    看上去利息很低,但換算成年化率就高了,商家就是用這種誘導話術來忽悠老百姓。

    有的APP還會做手腳,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的用户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平台開通了美團月付的金融服務,然後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逾期貸款而被送上徵信名單。

    那麼,對於這些惡劣行為,是該規範引導,還是一刀切,全部取締?

    管制可以消滅網路金融產品,但消滅不了借貸需求,沒了網貸,就是以前的民間高利貸模式。稍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民間放貸可比網路企業要狠多了,潑油漆、上門滋事,什麼樣的討債方式幹不出來。

    金融亂象在西方發達國家也出現過,1950年代信用卡誕生,在美國大受歡迎。然而,很快失控了,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競爭激烈,各家銀行為了拉客,無所不用其極。

    信用評級公司們為了獲得最詳盡的數據,收集客户隱私,甚至從兒童開始抓起,客户又反過來造假,銀行之間、銀行與客户之間的欺詐行為頻頻發生。

    幾年之後,信用卡活躍客户數量不增反減,整個行業一片烏煙瘴氣,那情形跟今天中國的網貸差不多。美國後來如何走上正軌的呢?華爾街的高管意識到,事情不對勁了,創立信用卡聯盟,既保證各家銀行有序競爭,又能讓持卡客户享受聯盟的統一福利。

    1976年,隨着跨國交易增多,為了突出信用卡的國際性,聯盟名稱改名為 VISA,業務紅紅火火,一直持續到今天。

    VISA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同時促進了經濟繁榮。先買後付和分期付款的新消費模式,拉動內需,50% 的汽車、冰箱售出時,用的是分期付款。消費刺激生產,生產又推進消費,社會經濟環環相扣。

    今天中國網貸是正常現象。網路公司放貸擁有天然優勢,左手有流量,右手有數據沉澱。用流量推廣產品,用數據精準獲客。

    郎鹹平在節目裏說過:花唄、京東白條的壞賬率非常低,只有1%左右,建行小微企業的普惠貸款,大概餘額已經有上萬億了,壞賬率1%而已。

    這可能有誇張成分,但網路大數據能減輕金融風險,確實有效。

    網貸存在的毛病也很大,應該進行規範,網路提供金融便利性的同時,應該禁止做誘導借款的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推廣。相信,行業自我清理後,能像歐美髮達國家一樣,促進繁榮。

    歸根結底,金融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就看人怎麼用。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