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022中概股能否絕處逢生?

    2022中概股能否絕處逢生?

    所謂中國概念股,是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統稱。

    1990年代,中國企業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開始嘗試性的股票融資。1993年7月,上海石化(Sinopec)作為試點企業成為第一個正式在紐交所上市交易的中國國企。

    中概股由噱頭轉化為價值投資

    近年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後第一天股票價格迅速飆升的新聞比比皆是,也顯示出國際投資界對「中國概念股」的追捧和對中國市場的普遍看好。

    在中國經濟最近20年「超英趕美」的過程中,「中國概念」也從最初的噱頭轉變為投資者所重視的價值投資。如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後的估值都大大超過首次公開招募股時的估值。目前美國股市中最大的中國公司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時,公司估值為217.67億美元,最高時一度超過8600億美元,是原來的40倍。

    中概股在美國的「存在感」在過去15年急速膨脹。2005年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僅36家,總市值2600億美元左右,僅佔美股總市值的1%。到去年末,已有超過600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市值6萬億美元左右,佔比逼近9%。

    今年一批中資企業攜疫後復甦的亮眼數據,以及美股的喜人漲勢,扎堆赴美。Dealogic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赴美IPO件數為36件,已超過去年全年,為史上最高。

    中概變中丐

    2021年,風雲突變。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在今年2月達到歷史高點20893.02之後一路向下,截止12月16日,該指數收盤在8670.6,跌幅高達58.5%!阿里巴巴-SW下跌48.33%,滴滴下跌54.71%,拼多多公司下跌67.87%,中概股腰斬者不計其數,跌幅超九成者也大有人在。任誰也沒想到,欣欣向榮的中概股在極短時間內就從市場追捧的香餑餑,變成了人人喊打中丐股,一時間血流成河,投資者損失慘重。

    以下是大致的時間線索。

    2019年3月美國提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被認為是對在美上市中概股的「一記狠招」,該法要求企業上市三年內需要向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提供審計底稿,否則可能會被強制退市。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承認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股價暴跌80%。2020年5月,瑞幸的財務造假案後,美國國會參議院全票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2020年12月,《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獲總統簽署通過。

    2021年7月1日,滴滴悄悄在美國上市,沒有敲鐘,沒有任何宣傳。一個市值4000億的巨無霸,上市竟然如此悄無聲息,聞所未聞,當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跌2.45%。

    2021年7月2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關於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中國金龍指數再跌1.86%。

    2021年7月6日,中國出台了《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提到加強跨境監管合作,並要求落實境外上市公司訊息安全主體責任。中國金龍指數再跌2.99%,從7月1日開始連跌5日,跌幅達12.7%。

    中國金龍指數走勢圖,來源:Investing.com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類股隨即暴跌。在7月23日消息傳出的當日,新東方下跌54.22%,好未來下跌70.76%,高途下跌63.26%,這些昔日明星的中國教育股全軍覆沒。拖累中國金龍指數連續大跌三日,跌幅達16%,整個7月累計跌幅高達22%。

    中國金龍指數走勢圖,來源:Investing.com

    2021年9月,中國恒大被曝出有2萬億人民幣的鉅額債務,破產傳聞開始發酵。恒大股價也開始暴跌,今年迄今下跌將近90%。外媒甚至將其與「雷曼」時刻相提並論,加劇了中概股的拋售,整個9月中概股都呈現下跌走勢。中國金龍指數跌幅將近10%。

    2021年12月2日,美國證監會(SEC)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修正案(HFCAA)細則。根據法案內容,從2022年起,如果PCAOB連續三年無法審查發行人的會計師事務所,則該股票將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並強制在美股市場退市(即2025年)。消息公布後,中國金龍指數下跌2.09%。

    需要指出的是,審計底稿不僅涉及一些商業機密,更涉及一些內部、地方和政企間的郵件往來。大數據企業的數據訊息更是影響國家安全的重要訊息。根據中國證券法的相關規定,包括PCAOB在內的境外監管機構無權在中國境內進行調查取證活動;上市公司和審計機構未經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向境外提供證券業務活動有關的文件和資料。

    12月3日,滴滴發布微博稱「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儘管公司尚未發布正式公告,但滴滴宣稱退市也是網安監管落地的體現。中國金龍指數再次大跌逾9%。

    縱觀整個2021年,一個接一個的利空砸暈了中概股,砸懵了投資者,腰斬的中概股同漲幅高達17.78%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形成鮮明的對比,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展望2022

    2021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中概股將何去何從?

    一、赴港上市

    做投資一定要隨時做好最壞的打算,並且要做好兩手準備。

    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雖然還有三年的時間窗口(截止2025年),但若明年市場依舊緊張的話,不排除大量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

    中信證券認為,海外監管趨嚴疊加港股市場上市規則及指數納入的逐漸放開,將加速有資格在港上市的中概龍頭回歸港股市場。而對於不滿足港股二次上市的企業來看,大概率在2025年前便將面臨私有化退市的風險。

    由於直接私有化退市所需回購公眾股份消耗資金規模大,同時拆除紅籌股權架構的合規成本較高、耗時較長、難度較大,不會成為主流選擇。而在港二次上市只需要滿足兩個市場監管要求,符合條件的中概股回歸港股二次上市將成為主流。

    實際上,很多先知先覺的中概股早早就已經謀劃好了後路。

    僅2021年,就有百度集團、嗶哩嗶哩公司、攜程集團、微博公司 、理想汽車、小鵬汽車、汽車之家 等明星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

    目前就赴港上市的影響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將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造成擠壓。因為香港市場的流動性遠遠比不上美國。截至12月,中概股的總市值約為1萬億美元,還有31只香港市場大型藍籌股的ADR在美股交易,包括騰訊控股、金融地產股以及港資公用事業股等,它們的回歸將產生規模龐大的融資需求,形成較強的抽血效應,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將迎來較大的挑戰。

    港股在2021年本就已經熊冠全球,很難再經得起如此大的折騰。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的資金將會迴流香港,勢必將強化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也有人認為最優質的中概股不怕動盪,因為不管留下還是走港股ADR都不影響其前景。

    二、回歸A股

    隨着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試點的推出,中概股也可以選擇直接發行股票的渠道在國內A股上市。

    粵開證券認為,由於A股市場硬科技標的稀缺性,回歸後的中概股將獲取更高的估值溢價,更容易受到獲得市場交易的追逐,這將帶動股票市值與流動性的抬升。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形成良性互動,是促進未來中概股回歸A股的關鍵。

    三、利空出盡,價值回歸

    在監管趨嚴、加大反壟斷調查和政策措施不斷加碼等的影響下,中概股遭受巨大挫折。

    上海證券認為,距離首提反壟斷時間已近一年,基於政策出發點在於促使行業向好而非抹殺龍頭,市場後期將逐步趨於理智,對監管政策的反應會逐漸鈍化,預計四季度政策影響將邊際減弱,網路行業特別是港股網路公司將走向觸底企穩。參考美國網路反壟斷經驗,措施對於網路龍頭的負作用往往是暫時性的,影響有限。在中國經濟轉型、科技強國的大背景下,網路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高景氣依舊,伴隨監管常態化,市場或將目光移回公司業績,關注行業內的優質潛力派。

    其實從上面的時間線索就可以看出,並不是中概股業績不好,並不是他們沒有發展潛力,而是整個宏觀大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令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所以,在這一輪泡沫的擠壓之下,很多中概股的估值已經明顯低於其自身應該有的價值。

    比如中國的網路巨頭阿里巴巴,其股價已經創四年半新低且接近「破百」,如此「骨折」的優惠價格確實誘人。市盈率17倍,市淨率2倍,總市值只有三千億出頭的網路巨頭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此外,在今年整個中概股覆巢之下其實也保存了很多完卵。比如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在今年的表現非常搶眼,小鵬汽車今年僅下跌了1.31%,而理想汽車更是逆勢上漲4.02%,股價並未受太多中概股暴跌的影響。

    比如瑞幸咖啡,在 2020年6月29日退到粉單市場之後,開票價為0.98美元,之後並沒有一蹶不振,呈現震盪走高的姿態,其中2021年的開盤價為8.58美元,最高價為17.79美元,截止12月16日收盤價為10.07美元,今年迄今漲的幅高達17.36%。

    瑞幸咖啡選擇賠錢和解、改變燒錢打法、優化成本控制、聚焦主業生態,一系列動作之後逐步擺脱了財務造假的枷鎖。

    再比如京東,今年雖然下跌了17.32%,但是從8月到11月還是一直處於反彈模式。

    由此可見,中概股仍不乏向好的力量。事實上,投資者對其餘中概股的信心也並未完全喪失,特別是在市盈率、市淨率等核心指標大幅回落之後,中概股的安全邊際愈發明顯。

    事實上,全球資本早已經入場抄底。巴菲特的搭檔芒格、高瓴資本、橋水基金增持了阿里巴巴,資本巨鱷索羅斯、段永平增持了拼多多,高毅資產、景林資產增持了BOSS直聘 、貝殼等。

    抄底基金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以易方達中證海外中國網路50(QDII-ETF)基金為例,2021年以來每個月都獲得淨申購,呈現越跌越買的姿態,截至12月,淨申購份額合計高達209.98億份。

    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中美重歸於好。那麼中概股將一掃2021年的陰霾,並在2022年大放光彩。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BABA.US)

    Pinduoduo(PDD.US)

    DiDi Global(DIDI.US)

    New Oriental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EDU.US)

    TAL Education Group(TAL.US)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