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5年內超15000家創業公司倒下,它們經歷了什麼?

    5年內超15000家創業公司倒下,它們經歷了什麼?

    差不多兩年前,我們系統分析過創業公司的死亡。

    那時候「資本寒冬」給市場帶來大降温,許多明星公司和創業者走下神壇,大家開始懷疑,創業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

    如今,兩年過去,疫情似乎改變了一切。那麼,創業市場呢?

    我們在IT桔子拉出超1.5萬家新經濟創新創業死亡公司的訊息,嘗試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過去5年的創新創業情況:

    因為疫情,創新創業公司死亡情況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些創新創業公司都是因為什麼原因倒下的?

    哪些賽道倒下了更多的創業公司?

    哪些城市創業死亡更加密集?

    01 整體覆盤:2021年死亡創業公司數量是2019年的1/7

    近五年,平均每年有3123.8家創新創業公司死去。

    雖然疫情下許多企業經營更加困難,但2021年死亡的創業公司數量卻創下近5年新低。2021年有819家創業公司走向終局,這個數字僅僅是2019年(5613家)的15%。

    2019年是近年創業公司死亡的高峰,媒體年末總結時都帶上了「資本寒冬」的關鍵詞,曾自稱是二手房行業顛覆者與革命者的愛屋吉屋、王思聰建立的熊貓直播等許多知名創業公司,都沒有熬過2019年的冬天。

    我們嘗試從兩個方面來解釋創業公司死亡數量在2019年之後轉頭下降的原因。

    一方面,前些年就開始出現創業熱情下滑的情況,入場者變少,走向終局的自然更少。

    我們在2019年分析創業公司死亡數據的文章中已經發現,自2015年之後,每年新增創業公司的數量開始下滑。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許多人短期趨於穩定,暫時放棄創業。

    另一方面,資本寒冬似乎已經過去。

    烯牛數據盤點顯示,國內創投市場融資數量與金額從2018年起一路下跌,但自2020年Q1後連續三季度保持正增長。2021年,國內創投市場連續兩季度披露融資數量超過三千起,已恢復到2018年上半年資本寒冬前平均水平。

    02 原因:創業公司疫情前多因行業競爭而倒下,疫情後死於主動工商註銷

    我們還查看了近五年創業公司的死亡原因,發現行業競爭、燒錢和融資能力不足最為普遍。

    近5年,有8836家創業公司的死亡原因涉及行業競爭。「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是很多人引用的創業金句,也從側面體現了大家的創業哲學。市場上一旦出現風口,就會有數不清的創業者湧入。雖然人人都期待自己是最終的風選之子,但投資人和市場有限,風口吹得越猛,最後同行相煎越激烈。

    行業競爭算是比較「籠統」的死因概括,創業公司具體都是如何敗下陣來的?往下看,主要還是因為「鈔能力」不足。在存在感最強的5條創業死因中,燒錢、融資能力不足和現金流斷裂這3條都跟資金有關。

    企業維持運營需要資金,這很正常,但在創業市場,資金實力尤為重要。

    風口會催生創業者,也會吸引資本湧入。漸漸地,「砸錢」成為創業公司(尤其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創業公司)快速獲取勝利的手段,通過燒錢獲取用户,又不斷融資持續燒錢——直到對手燒不動,自動退出。

    比如前幾年滴滴和快的的燒錢大戰,為了搶佔市場獲得用户,網約車公司每天都會發放眾多優惠券。滴滴創始人程維曾表示,2012年至2018年,滴滴從未盈利,6年裏虧損390億元。

    不過,在經歷了資本寒冬和疫情的洗禮後,這兩年的創業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

    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從前創新創業公司是跟風口上的同行鬥爭,爭個你死我活,如今的創新公司更多是要跟自己、跟大環境博弈。可以看到,主動工商註銷已經成為近兩年創業公司死亡的最大原因,行業競爭退到第3位,營銷不足這類死因也退出前5。

    另一個變化在於,市場不那麼缺錢了。只要有好項目,就能找到資本的支持。2020-2021年,融資能力不足作為死因降至第4位。

    03 行業:電子商務倒下最多創業公司 金融創業燒錢最猛

    單純從創新創業公司死亡數量來看,電子商務行業可以算是近年創業圈的最大黑洞,2017-2021年,該行業有2109家創業公司走向終點。

    電商確實是塊美味的蛋糕,線上消費對零售總額的貢獻比越來越大,新零售也充滿想象空間。

    但仔細翻閲死亡名錄,我們能看到很多響噹噹的名字和漂亮的背景。由知名主持人李靜創辦、唯品會戰略入股的樂蜂網,在燒掉超過10億元后,在2019年停止運營;由萬達牽頭,百度和騰訊聯合出資的飛凡網,承載了萬達集團全部的電商願望,在2020年黯然離場;來到2021年,曾經在跨境電商和共享衣櫥領域做到頭部的環球易購和衣二三,也宣佈關門。

    這似乎表明,即便你擁有大量資金、創意、甚至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高起點,來到電商行業,也很難走到最後。

    從存活時間來看,區塊鏈行業的創業公司平均存活時間最短,僅僅35.5個月。但存活最短的前3家公司都來自本地生活行業,吉首同城只存活了一個月,就因為燒錢而倒閉。而先進製造業的創業公司存活時間較長。

    我們還貼心地幫各位想創業的讀者,查看了各個行業的燒錢門檻,並真心建議,如果融資能力不強,可能要避開金融、汽車交通和物流業。這三個行業創業公司死亡前的平均融資額,都以億元為單位。

    從時間維度來看,前些年還有社交網絡、遊戲、文娛傳媒等行業闖入死亡黑洞前列,近兩年的死亡熱點已經非常穩定,電子商務、企業服務、教育、本地生活和金融牢牢佔住TOP 5的位子。

    各行業創業公司的TOP 1死亡原因背後,都藏着行業的特徵。

    企業服務、先進製造、遊戲、文娛傳媒等,在真正擁有營收前,需要在基礎設施、版權作品等方面大量投入,於是最大死因是燒錢;本地生活、電子商務等行業,風頭盛、玩家多,創業公司主要死於行業競爭;工具軟件、廣告營銷和房產業務,如今故事很難性感,主要死於融資能力不足。

    金融業近年來的創業公司,主要集中在網路金融,如p2p、網路保險方向。這些方向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融資金額遠超其他行業。此外,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網路金融的監管,不少違法的網路金融創業公司因此死亡。

    社交網絡產品頭部效應明顯,如果不能抓住時機快速入場,獲取客源,很容易被模仿失去機會。

    04 城市:倒下的創業公司 杭州超過廣州

    創業公司死亡聚集的城市,其實也是創業更為蓬勃的地方。

    2017-2021年,杭州近5年創業公司死亡數量超過廣州,硬生生擠進創業F4——這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杭州旺盛的創新活力。

    死亡創業公司的熱點聚集行業也有意義。企業服務、電商和本地生活實在熱門,於是成為各個城市的創業三大件,大家都具備。

    除了這三大件,更具體來看,北京擅長教育和文娛傳媒;上海、深圳和廣州創業熱點相似,除了必備三大件,還主推金融和遊戲;杭州、西安和重慶算是一類,教育和金融創業熱情都比較高;成都和武漢創業熱點領域相似,都還擅長教育和遊戲;南京比較特別,除了教育創業,還擁有汽車交通創業熱潮。

    05 寫在最後

    可以看到,經歷資本寒冬後又遭遇疫情的創新創業市場,並不算糟糕。創業熱情確實在下降,不管是頭腦發熱盲目入場的創業者,還是洶湧投機的熱錢,都在減少,市場也冷靜很多。

    冷靜的另一面似乎對應沉寂,我們現在鮮少見到對橫空出世的創業明星的報道,也難聽到轟轟烈烈的創業失敗故事。

    在2019年的創業公司分析文章中,我們引用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周逵對寒冬的評價,「寒冬通常是周期性的,每經歷一次寒冬,就會煥然一新」。

    兩年過去,創新創業市場確實迭新了一些:少了點戲劇性,多了許多理性和謹慎。

    但我們仍然願意樂觀地看待這片沃土,在一個不如從前那麼喧鬧的市場,真正努力並創造價值的創新者,能獲得更好的機會。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