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最神秘的石油富豪

    中國最神秘的石油富豪

    1

    2021年3月27日,美國一架觀光直升機墜毀在阿拉斯加的冰川之中。

    機上五名乘客身亡,一名重傷,其中就有捷克首富彼得·凱爾納,他留下了超過175億美元的資產。

    凱爾納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不熟悉,可他在中國的產業卻鼎鼎大名。

    那就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家外商獨資金融公司「捷信金融」,擁有4萬多名員工,一度是國內消費金融行業的利潤老大。

    凱爾納是捷克人,當年東歐劇變後與人合夥搞了個基金會,後來在國有資產改制的過程中賺得盆滿缽滿,成為富甲一方的歐洲鉅富。

    只可惜一聲爆炸,一場空。

    與他命運相似的,還有他在中國的親密夥伴,華信集團的葉簡明。

    2015年,凱爾納的捷信金融在中國風光無限時,38歲的葉簡明正帶領旗下的華信投資團隊在捷克開展了一系列涉及能源、金融、旅遊、媒體等領域的投資。

    基本上,當時捷克人所有的日常生活投資領域,都有華信的涉足。

    葉簡明很豪氣,最初協議投資額是120億捷克克朗,華信當年就交割了60億。

    更豪氣的是,葉簡明訪捷期間,聽說一家有120年曆史的足球俱樂部連吃飯都成問題,從不看球也不踢球的葉簡明隨手就將這個足球隊買了下來,因為「幫助捷克人民喜愛的足球事業,符合華信在捷克投資的戰略」。

    果然,有錢人都喜歡買國外的足球隊。

    葉簡明也成為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的座上賓,並被授予「捷克總統經濟顧問」的頭銜。

    這樣的親密關係,使得當年9月3日,捷克總統澤曼前腳剛參加完中國反法西斯戰爭七十周年慶典,後腳就飛到華信上海總部訪問。

    除了在捷克一路「買買買」,葉簡明還先後收購了羅馬尼亞、阿聯酋等國的能源業務。

    如此雄厚的實力讓海內外對葉簡明這個人充滿了好奇,一個普通的福建南平小夥,如何僅用了十多年時間,就建立起號稱「第四桶油」的民營能源集團華信系,還入圍了《財富》全球500強榜單?

    可華信隨後的崩塌速度和崛起一樣令人感到突然和不可思議。

    2018年3月,隨着財新網刊登特稿《中國華信葉簡明被查,複雜政商關係網起底》,葉簡明的「財富神話」戛然而止。

    同年8月,原甘肅省委原書記王三運落馬。一年後,國家開發銀行原董事長鬍懷邦被查,都暴露出與葉簡明不一般的利益關係。

    2020年,上海三中院宣告中國華信能源破產,並開始清算華信的總資產。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華信的資產共有570億,負債卻達到了恐怖的1878.1億。

    也就是說,「石油大亨」葉簡明折騰了這麼多年,居然一分錢沒賺,還虧了1300多億,錢到底去了哪裏?

    答案沒人知道。

    45歲的葉簡明去了哪裏,也沒人知道。

    2

    從目前所有能蒐集到的訊息來看,葉簡明的出身並不顯赫。

    1977年6月5日,葉簡明出生於福建省南平市建甌縣觀前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那時他的名字還叫「葉建明」 。

    南平市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和廈門、泉州等沿海城市相比,經濟並不發達,卻有一條維繫南北的水運航道在觀前村。

    歷史上,觀前村從南宋就有了航運業務,北達中原,南至福州,葉建明的父親就是當地一名船工。

    葉建明少年時在建甌一中就讀,學校很好,可他的成績不算好,普通到充滿自卑。

    高中畢業時,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在同學錄上相互贈言,唯獨瘦小的葉建明偷偷在黑板報的一角寫下:「我想感受一下萬人敬仰的滋味」。

    高中畢業後的葉建明到底有沒有上大學,至今無從查證,連同他人生「第一桶金」的來源,也一樣稀裏糊塗。

    按照他後來接受《財富》雜誌專訪時說,他是通過幫一個香港房地產商賣房子賺到的錢。

    「房子全部由我來賣,折價給我,還說十年之後給他錢。後來正式簽合同是三年以後給錢,就給他一個訂金。結果那些房子一個月就被我全部賣掉了。」

    幾句話就將「第一桶金」的來歷輕飄飄帶過,只能說葉建明的早年經歷實在太過於魔幻。

    1999年,22歲的葉建明成立了建甌巨力活塞有限公司,這是他事業的真正起步,而這家企業後來也成為國內鋁製發動機活塞最大的生產商之一。

    其間,葉建明和同鄉吳麗瓊結婚,隨後在南平市以「新葉」為名開辦了衛生用品、消防、木材以及食品等多家公司。

    2004年,一心想出人頭地的葉建明,滿腦子還是當選首屆「南平市十大青年傑出企業家」。

    因為當選了就能上母校的「光榮榜」,可惜最後願望還是落空。

    畢竟,在很多熟悉他的人眼裏,他只是個四處倒賣木材和消防器材的不入流商販。

    2005年,28歲的葉建明化名「葉洪鳴」來到福州,成立了福建華信控股公司。

    這是他以自己的巨力活塞和「新葉」系組建的新公司,也是他正式「脱實向虛」的關鍵一步。

    這家公司其實是一家民營的融資公司,福建地區宗族鄉親意識濃重,同鄉鄰里之間互相拆借資金早已視為俗規,葉建明則通過高利率投資項目吸引了一大批當地小老闆帶錢入股。

    而在整個華信內部,葉建明按照彼此資金多少設置了 「常委」和「委員」席位,他則搖身變成了自封的「葉主席」。

    在福建,這樣的民營融資機構多如牛毛,不值一提。

    可對葉建明來說,這是距離財富最近的地方。

    因為多年的商海浮沉,他已經意識到,唯有「錢才能生錢」。

    福建華信一路靠着貿易項目和融資賺了不少錢,而葉建明也盯上了一條更賺錢的財富之路——石油。

    3

    2006年,「遠華」案主角賴昌星旗下的華航石油被拍賣,葉建明也加入到拍賣行列。

    石油對葉建明來說,並不陌生,他很清楚這才是真正的財富之源。

    由於靠近台灣,福建是中國石油最重要的樞紐之一,也流傳着各種民間「石油大亨」的傳說。

    雖然福建沒有大型的冶煉工廠,可沿海各處的天然港口是遠洋油輪停靠的最佳避風港。

    來自海外的油輪穿行過馬六甲海峽和台灣海峽,才得以將成千上萬噸的原油輸送到中國內地。

    而在此期間,很多福建的漁民打着出海打漁的幌子,靠着各種灰色交易將一桶桶原油運到當地的地下煉油廠提煉,再走私到內地,賺取了豐厚的報酬。

    生於福建,長於福建的葉建明早就聽過無數靠着石油而暴富的故事。

    對於這次華航石油拍賣,葉建明原本志在必得。可惜此次拍賣由於標的有瑕疵,最終沒能交易。

    不過,葉建明也通過拍賣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成品油經營資格以及大批華航的前高管和員工,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造富之路。

    但是,頗有頭腦的葉建明並不屑於走早年同鄉的老路,甚至還引以為戒。

    2009年,32歲的葉建明在各方面關係都穩定後,將華信總部遷到了上海,更名為大家後來熟悉的「葉簡明」,很少再與曾經的「福建幫」聯繫。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葉簡明成功的最大特點就是「眼疾手快」。

    華信手裏的「王牌」是石油貿易牌照,可在國內,面對壟斷地位的「三桶油」,那就是一張「廢紙」。

    葉簡明很清楚,自己的牌局只能向外打,而且想贏牌,必須把整個牌局理順了。

    事實上,那時石油產業上游是產油國坐莊,中間是歐美日等財團控制,下游是「三桶油」把持,華信一個外來户,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可葉簡明最終不僅坐上了牌桌,還打了一手「好牌」。

    葉簡明的策略是避開國內的競爭對手,通過海外貿易掌握市場,再拓展到上游油氣資源,構建整條完整的產業鏈。

    用葉簡明自己的話總結就是:「華信在石油領域只幹兩件事,第一件是掌握終端,第二是進攻上游。通過貿易掌握終端市場,依託終端市場向上遊進攻」。

    由於當時國內燃料油短缺,華信利用自己的石油貿易牌照,從俄羅斯進口燃料油到國內,迅速打開了局面。

    自此,華信將海外市場作為主攻的重點,其中以歐洲為目標市場。因為這裏市場穩定,而且在金融危機後,整個油氣資源和終端網絡還出奇地便宜。

    通過一連串的收購,華信完成了海外油氣資源和市場的佈局。

    年紀輕輕就能進入石油這樣的壟斷性行業,還能有條不紊地按照既定計劃一點點實現目標,很多人猜測要麼是葉簡明實在有過人之處,要麼是他身後確有「高人」。

    4

    佈局歐洲的同時,華信整合了內地的地煉企業共同進入亞洲市場,甚至還與台灣「中油」合作,一起征戰東南亞。

    神奇的是,這些動作很多是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政策之前完成的。

    可以說,華信起步時的每筆投資,都踏準了國運大勢的關鍵節點,甚至提前落子佈局。

    不僅眼光犀利,葉簡明還藉助能源和金融兩大驅動平台,大刀闊斧地梳理各類業務。

    在華信最初的主營業務上,石化產業的PX、芳烴的大宗貿易,才是企業最主要收益來源。

    可隨着手上收購而來的煉廠、加油站、石油倉儲項目越來越多,葉簡明殺了個「回馬槍」,以這些下游終端為籌碼,重新入局到上游的石油貿易。

    2013年,華信的石化貿易收入為914.22億元,佔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89.11%;石油貿易收入490.82億元。

    僅僅一年後,石油貿易就達到725.52億元;2015年更達到1833.07億元,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品種。

    2016年,華信開始在國際油氣資源上「攻城略地」。

    先是以1.1億元美元從台灣「中油」手中購得乍得三個油田區塊35%的權益,緊接着又從中亞哈薩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手裏購得一家子公司。

    2017年,華信花了6.8億美元,從羅馬尼亞的哈石油國際公司買下其51%的股份,成為羅馬尼亞石油產業最大的股東;同年,華信又將手伸向了中東的產油國,花了9億美元拿到了阿聯酋最大陸上油田區塊ADCO4%的權益。

    此時,華信集團已經在歐洲的法國、西班牙、捷克、羅馬尼亞等國擁有了1000多座加油站,產業遍佈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整個石油產業鏈的佈局。

    不過,華信集團最風光的一次收購,當屬2017年對俄羅斯石油公司股份的收購。

    2017年9月,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期間,在中俄領導人見證下,華信以91億美元收購了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14.16%的股權,成為僅次於俄政府與BP(英國石油公司)的俄油第三大股東。

    此次收購完成交割後,華信獲得了每年4200萬噸和總量為26.7億噸油氣儲量的石油權益。

    而同時競爭這個項目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只能眼睜睜看着被華信「截了胡」。

    因為這次收購,華信被稱為國內的「第四桶油」,葉簡明也被業內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5

    2017年,華信以437億美元營收位列世界500強榜單第222位,是上海唯一一家上榜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能源企業。

    這個排名甚至高於中國化工集團、神華集團等諸多能源央企。

    而在前一年的美國《財富》雜誌「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上,39歲的葉簡明也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在簽署完收購俄石油股份,接受記者採訪時,葉簡明意氣風發地借某位教授拍他馬屁的話自誇了一番:「有次我不在,有位教授評價我說,當大家都在一間藏有黃金的屋子裏研究該如何搬運,當大家都在搞A方案、B方案、C方案時,葉主席已經二話不說,踹開門就把黃金搬走了,什麼方案都不要。」

    葉簡明自詡,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決策力和判斷力。

    當記者追問這種決策力和判斷力如何修煉出來時,他說:「應該是漸悟和頓悟的結合。」

    可問題是,能源行業各種大手筆的收購,背後都需要大把的錢。

    始終「不差錢」的葉簡明,他的錢難道都是靠「漸悟和頓悟」出來的麼?

    當然不是,葉簡明靠的是一招「借雞生蛋」的套路。

    葉簡明在海外「買買買」的重要目的,就是通過併購國外金融機構,轉而來撬動國內的金融資源。

    之前提到的華信在捷克的投資,其中就包含了華信通過收購加定增的形式獲得捷克J&T金融集團50%的股權,成為其海外的大股東。

    2017年,華信在上海以J&T外商獨資銀行為主體,開設了中東歐投資基金,採取亞投行模式,以收購加項目合作的形式,進軍到了證券、信託、期貨、銀行等多個金融領域。

    這期間,里昂證券變身華信證券,萬達期貨改頭換面為華信期貨。而華信期貨又發展為華信資產管理,通過入股海南銀行,不慌不忙將各類金融牌照一一攥在了自己手裏。

    正是通過收購和自建金融平台,華信最終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金融體系。

    葉簡明也毫不避諱華信進入金融領域的目的:自己有母雞,就能下蛋。

    只是,最後不管什麼雞下的「蛋」,統統被葉簡明毫不客氣地裝進了口袋。

    6

    先是國開行的授信48億美元貸款,華信毫不客氣,沒任何抵押背景下就統統貸走。

    接着,華信又打起了被併購公司的主意。

    2015年,華信宣佈以6億元收購北方石油60%的股份。剛打款2億過去,就瘋狂以北方石油名義貸款。不僅貸走6億,還以融資模式又挪走5億。非但最後一分錢沒付,還套走了近10個億。

    同一年,海南銀行被華信入股後,股東的關聯貸款也被華信裝進自己的口袋。

    坑完併購公司,再去坑合作伙伴。

    2016年,雲南能源投資集團與華信共同參與了捷克總理中國企業家見面會,會後被忽悠共同投資10億合夥「幹大事」。

    結果雲南方面出了5個億後,立即被華信挪走,然後就沒了然後。

    類似這樣的連坑帶蒙行為,華信少說騙了幾十億。

    華信不僅對外狠,對內更狠。

    旗下華信證券的賬目資金,被集團一紙情況說明,直接划走6個億,從此成了一筆糊塗賬。

    而華信旗下各類金融公司賬上的客户資金,更是想划走就划走,招呼都不打,挪用資金超過5個多億。

    其實,早在福建華信時期,葉簡明就沒少幹利用關聯公司開設信用證,從銀行循環貸款套現的虛假貿易把戲。

    這麼多年,華信「無信」的問題不是沒人舉報,可幾乎都不了了之。

    不僅僅是由於葉簡明身上的光環太刺眼,更是他玩了一手漂亮的「經濟共同體」概念。

    華信在香港註冊成立了一家中華能源基金會,而這家基金會其實是個囊括了多國政要以及世界銀行前官員、國內外知名經濟學教授的智庫組織。

    通過這個組織的賣力吆喝,葉簡明的國際身份也越來越顯赫,世界著名智庫羅馬俱樂部成員、美國能源安全理事會的榮譽主席,捷克總統經濟顧問.....

    而葉簡明這個「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的朋友圈被他命名為「經濟共同體」,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個「有錢大家賺,互相抬轎子」的模式被葉簡明玩得爐火純青,用華信內部人的話來說:「他打的是替換牌,拿國內的資源去撬動海外,又拿海外的故事在國內說話。」

    眾好倉銜中,他最喜歡別人喊他「主席」。

    只要是他發言,最後的口頭禪必然是:「這是一定的!」

    而在許多公開場合,葉簡明筆挺的西裝下總不倫不類搭配雙黑色布鞋,似乎故意在顯示他身份的不一般。

    看似每天深居簡出,時刻都捧着一冊佛經的葉簡明,也曾不止一次在內部豪言:「中國老百姓能用上這麼便宜的汽油,得感謝我!」

    說到底,葉簡明的低調和高調是相對的,看對什麼人,在什麼場合。

    只不過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2017年,香港一個機構的高官被捕,供出曾幫華信向海外某國行賄,以牟取該國的能源項目。

    華信的各種問題自此開始暴露,但是隨即被華信收購俄石油的耀眼光環所遮掩。

    同年10月,華信的官方微信推送了葉簡明撰寫的文章《「盛夏」與「寒冬」僅一步之遙》,他在文中暢談了華信的過去與將來。

    不知道是不是已經預感到什麼,他在文章結尾說:「上到山頂可以登高望遠,卻也意味着向上你已經無路可走,三面可能都是懸崖,一失足會成千古恨。」

    可謂一語成讖。

    很多時候,高潮之後,往往就是跌落。

    7

    2018年兩會召開前夕,《財新》一篇葉簡明被帶走調查的長篇報道震驚了全網。

    文章雖然很詳細地勾勒了葉簡明的發家歷程,可許多關鍵的地方依然語焉不詳。

    2018年3月,甘肅省省委書記王三運被抓,交代了自己與國開行胡開邦,以及葉簡明的關係。

    王三運還在安徽當省長時,葉簡明正想拿下當地的華星化工,通過熟人和王三運搭上關係,順利搞定項目。

    請來王三運後,葉簡明又接連撬動了海南銀行、國開行,並順利拿到了幾十億美元的貸款。

    但不得不說,王三運、胡開邦只是葉簡明龐大且炫目的華信系中的一環,其中還有太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謎團。

    比如,在認識王三運之前,僅靠一張石油貿易牌照就能縱橫捭闔國際石油市場,還能先知先覺提前佈局產業鏈,剛剛三十歲出頭的葉簡明如此神通廣大的能力究竟從何而來?

    不過,曾經顯赫一時的華信系終歸是倒了。

    華信旗下的千億資產賣的賣,拍的拍,可還是一筆糊塗賬。

    2020年4月,上海三中院面對一攤爛賬的華信財務情況,由清算組發布了條懸賞通告,希望知情者能如實將華信隱匿的資產進行舉報,並以按查比例進行獎勵。

    這不查還好,越查越亂。

    華信原旗下遭到清算的4家公司猛增加為15家公司,結果是一家比一家賬目混亂。

    清算組最後也實在是沒轍了,只好將查驗到的公司合在一起清算,可賬目還是有很多地方沒法算清楚。

    華信上千億的財務窟窿就在那擺着,但43歲的葉簡明到底去了哪裏,沒人知道。

    華信至今還有許多事情,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圈內更是緘默不語。

    喧囂過後,留下的依舊是一地雞毛和無盡的猜想。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