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冬奧9金之外 一個退役花滑老炮的20年冰雪創業路

    冬奧9金之外 一個退役花滑老炮的20年冰雪創業路

    在2月19日晚結束的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比賽中,中國花滑組合隋文靜韓聰獲得金牌,這是中國雙人滑選手繼申雪趙宏博在2010年温哥華冬奧會上摘金以來,第二次獲得冬奧會花滑雙人滑金牌。同時,另一對中國組合彭程/金楊獲得了第五。

    目前,中國的實時冬奧獎牌榜也來到了9金4銀2銅的成績,中國的冬奧歷史最佳成績被大幅度提升。

    本屆冬奧會是中國代表團史上規模最大、參賽項目最全的一屆,在109個小項當中,中國代表團共參加了104個小項,其中1/3的項目為首次參與。與此同時,如蘇翊鳴、谷愛凌等脱離傳統體制培養的精英運動員,也進入了大眾視野。

    冬奧賽場萬象更新的背後,是中國冰雪產業規模的跨越式增長。從2013年至今,全國冰雪產業總規模的年均增速達到28.1%,這帶動了申奧以後近1/4的中國居民參與到冰雪運動中,總參與人數已超過3億。

    冰雪人口的增長,無疑拓寬了冬季項目高端人才的選材基數。但在過去,普通冰雪愛好者想要成為精英運動員並不容易。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參與冰雪運動以來,受制於氣候與運動習慣,在東北之外的廣大地域,大多沒有系統、專業的冰雪運動員選拔培養體系,如何將這些地區的愛好者基數轉變為高端人才,成為冰雪選材發展的關鍵。

    在過往20年中,冰雪運動的市場化力量一直都在努力彌補這一短板。中國第一個滑冰俱樂部世紀星與其創建者範軍,就是其一。

    範軍曾是中國第一支花滑國家隊隊員,在運動員期間獲得過多次全國冠軍。1989年退役後,範軍當過導遊開過飯店,直到1999年,範軍的同門師弟妹、同樣師從「花滑教父」姚濱的申雪/趙宏博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範軍預見中國未來的冰雪培訓市場將有無窮潛力,他回歸了老本行。

    那一年,範軍同曾經的發小、國家隊隊友楊暉等8位昔日冰場戰友,在首都體育館旁一個10平米的小屋裏,開啟了中國商業滑冰俱樂部的征程。

    01 | 「國家隊休息的時候,帶業餘學員上冰」

    世紀星創立之初,範軍召回了許多當年國家隊裏的夥伴,當中有現在的花滑全國冠軍安香怡的父親安龍鶴,以及蘆美嘉、趙國娜等當年的全國冠軍,還有中國第一位國際級花樣滑冰裁判楊家聲,以及現在國內唯一一個在4個花滑項目都擁有執裁資格的國際級裁判黃峰。

    初代花滑國家隊重聚於世紀星,租用國家隊的訓練場,在「國家隊休息的時候,帶業餘學員上冰」。最初的歲月裏,租用冰場開展冰上培訓就是世紀星的全部業務。

    在世紀星成立的前一年,有港資背景的北京國貿冰場開業。作為中國第一家商業冰場,國貿冰場當年門票的單價就已經達到了50元,那時北京的人均月收入僅1100多元。

    較高的消費門檻、尚未成形的大眾消費習慣,讓中國的冰場數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明顯增長。以專業培訓為主的世紀星,「在開業2-3年之後,學員就已經多得冰場裏站不下了」。冰上培訓的市場漸起,但冰場建設的增速卻落後於此,世紀星的業務規模擴張也受到掣肘。

    冰上運動得以普及發展的第一個契機,出現在2010年。

    當時受經濟下行及電商衝擊的影響,商業地產歷經一輪洗牌,勝者對新業態求之若渴,紛紛開始向體驗中心轉型。冰場作為新興體驗型場景,因消費滯留時間長、對其他業態帶動性強,而被商業體納入和電影院一樣的必備引流配套。商業冰場的建設迎來了第一個小高潮。

    那年是世紀星成立11周年,作為國內冰雪老字號,在這一輪冰場擴張中,世紀星佔據了先機,「那時我們一般在立項階段就能進入,參與冰場的設計、動線/場地/機房的佈置及設備的選擇」。如今位於深圳海岸城、上海奔馳文化中心等地的世紀星冰場,都起步於那時。

    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並向國際奧組委做出了帶動中國「3億人上冰雪」的承諾。冰場迎來了第2個爆發增長的時機。

    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在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2022年中國的冰場數量將由當時的200多座增加至650座。此後大量資本湧入冰雪產業,商業冰場井噴,世紀星曾在2016年的一個月內開業了6家新冰場,創下行業紀錄。

    與民營冰場同步,經由政府扶持新建的氣膜滑冰館、學校及體育局冰場也開始迅猛增長。以冬奧會舉辦地河北省為例,從2019年開始,政府補貼了近1.4億元支持建設120個滑冰館,另1700萬元補貼用以支持冰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如今河北的每一個縣都有自己的冰場。

    650座冰場的建設目標在2019年就被提前突破,世紀星旗下冰場數量最多時也達到了32家的巔峰。

    在範軍看來,這一輪冰場的下沉擴張,加速了民間冰場的專業化與體制內冰場的商業化,對冰上運動的普及,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從那時候起,官辦冰場不再侷限於專業隊的訓練,也開始公益普及活動,而商業體冰場也開始承接大規模的學生普及工作。

    冰場覆蓋面擴大,這在硬件條件上為冰上項目普及打下了基礎,而「冰雪入校園」等冰雪政策引導,則在軟件上為冰上普及作出了第3次推力。

    早在冬奧帶領的冰雪潮出現很久以前,範軍就一直在推廣冰上項目的普及教育。他一直認為,推動普及的終極目的並不是促進自身冰場的短期營收,而是一步步推進高水平運動員的商業化選材基礎,那才是長遠發展的關鍵。世紀星的前路與整體冰雪氛圍休慼相關。

    但以帶動校園冰雪運動為例,由於早前政策指導較少,各地教育局和體育局很難聯動,「那時候要把學校的孩子領到冰場上體驗,是非常不容易的」。

    當時,範軍的想法落地得最好的是在南京建鄴區,那時他聯合了南京世紀星冰場附近的7所學校,每周約2000名中小學生輪流上冰學習,這些學校中的許多,後來成為了冬奧教育示範學校。

    冬奧申辦成功之後,校園普及活動得到了很多的支持,以北京為例,如今範軍的團隊與北師大附屬中學等很多學校都合作了涵蓋花滑、冰壺、冰球、等所有冰上項目的普及教育,並聯合北京滑冰協會開展了一系列冰上項目的學校聯賽。他說,「現在就是冰雪普及發展的最好時機」。

    02 | 「讓學員看見不斷向上的希望,俱樂部才有未來」

    普及教育的目的,是擴大冰雪人口的基數,而如何助力普通愛好者走向更高的專業運動員道路,是範軍和世紀星俱樂部一直以來求索的核心。

    體育俱樂部的模式最早源於西方,通過為業餘運動員提供運動場地和訓練、僱用職業運動員參加比賽,來獲取利潤與提高知名度。只不過在冰雪運動商業化進程尚啟蒙的中國,俱樂部賴以生存的競技氛圍、賽事基礎等等都為零,範軍的敢為人先註定了他墾荒人的角色。

    範軍首先要做的,就是培育高水平教練團隊與建設標準化訓練體系。

    範軍對教練團隊的把關一直很嚴。他說「俱樂部擁有高水平教練,代表着運動員在商業俱樂部裏能有可持續的發展。唯有讓學員看見不斷向上發展的希望,俱樂部才有未來」。

    最早教練不夠用的時候,範軍「自己教123級,楊暉教456級」。後來團隊逐漸壯大,越來越多吉黑兩省專業隊的高水平教練被招入範軍的麾下。「從初代國家隊教練員到十八九歲的現役運動員都有」,讓世紀星在冰場如雲的今天,依然保持優勢競爭力。

    在標準化培訓方面,以花滑為例,在俱樂部成立的第2年,國家體育總局頒佈了《花樣滑冰訓練大綱》,並於2006年、2012年兩度修訂。該大綱與中國滑冰協會的國家等級測試考級標準,都為已故的花滑泰斗楊家聲編寫,而楊家聲正是世紀星俱樂部的第一任教務總監。

    正是在這種淵源之下,世紀星的教學體系建設沒有走過彎路。在大綱指導下,世紀星逐步建設了與國際滑聯的技術體系相符的教學體系,根據國家等級標準編撰了自己的標準化培訓教材,一路見證了中國花滑教學從無到有、逐漸規範化科學化的過程。

    現如今,國內一個花滑運動員的成長,已與等級測試密不可分。運動員的等級,直接與國內外各類賽事門檻及專業隊伍選拔對接。以國內賽制為例,全國青少年花滑錦標賽的報名門檻是6級,全國錦標賽的准入資格是最高級別8級。

    只不過對於運動員而言,等級的進階需要逐級考取,從零基礎到可以參與專業賽事的5級,中間有很長一段訓練期。而這期間對運動員的競技交流起關鍵作用的,就是商業賽事。

    世紀星自創建起就開始打造自己的商業賽事體系,過去20年中舉辦了多屆全國花樣滑冰挑戰賽、冰球挑戰賽等全國性俱樂部賽事,同時還承辦了從北京青少年短道速滑/花滑/冰球聯賽,到亞洲青少年冰球/花滑挑戰賽等各級別業餘賽。

    雖然目前對於世紀星而言,辦賽的盈虧平衡點還在摸索當中,但範軍認為這是冰上運動商業化必不可少的一環。「展示與交流是促進興趣的關鍵,參加比賽對學生來說更像嘉年華,他們在比賽中能夠找到對手、找到朋友,還有心目中的明星」。

    訓練、考級、參賽,這是俱樂部裏的標準化培養路徑。範軍說,俱樂部裏的學員最初都是由家長自費進行培養的,「但一旦孩子拿到了全國比賽的前8名,世紀星就會開始投入,包括免費的教練員、免費的冰場使用、免費的住宿伙食還有津貼」,這就是俱樂部自己的專業隊。

    至此,晉級俱樂部專業隊的運動員,歷經入門、訓練、等級提升、賽事積累,從最初的冰雪人口基數中脱穎而出,成為專業運動員。在俱樂部的支持下,接下來他們會參與俱樂部聯賽、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等國內頭部賽事,以尋求進入國家隊的機會。

    在北京,世紀星已經成為了連接商業力量與體制內隊伍的橋樑。

    2016年,世紀星與北京市體育局簽訂戰略合作,以俱樂部的教練和運動員人才為基礎,為北京市組建了15支從前沒有的冰雪專業隊,涵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冰球及部分雪上項目,市場化力量鮮有地開始推動專業隊的發展。

    在北京市花樣滑冰隊中,大部分運動員都來自於世紀星的獨立培養,比如年僅14歲的安香怡,她從2017年起,已為北京隊奪得兩枚全國冠軍,目前是國內最具潛力的女單滑手之一。

    截止去年,世紀星已經為國家隊輸送了彭程/金揚(北京冬奧會雙人滑第五名)、於小雨、王雪涵、張鶴、安香怡、陳虹伊等超過30名運動員,作為國家花樣滑冰隊訓練基地、冰上項目後備人才培養基地,世紀星逐步建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培養與輸送機制,冰上體育的商業力量,開始崛起。

    03 | 「體育上的出類拔萃,不見得要靠犧牲學業來實現」

    範軍33歲以後的人生,一直都圍繞着世紀星,冰場、賽事、行業標準、運動普及...範軍一步步夯實着商業滑冰俱樂部的樁基。而正是在這個過程裏,範軍也見證了這一代孩子與自己前半生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

    這或許是商業選材所註定的。範軍說,在世紀星俱樂部的學生中,時常會湧現出一些集天分、熱愛與優良家庭條件於一身孩子,與老一代運動員的天賦熱愛難兩全相比,「他們那種自我的動力會帶來無窮的潛力,比純工業打造的運動員有更大的空間」。

    現役花滑國家隊女單隊員安香怡,3歲起開始在世紀星接受花滑啟蒙訓練,11歲就代表俱樂部在全國花樣滑冰冠軍賽上力拔頭籌,隨後進入國家隊集訓隊。

    對安香怡而言,即便在加入國家隊之後,她依然沒有打破上午上學下午訓練的平衡,這在範軍那一輩的花滑運動員看來是無法想象的,「我們這代人都是把訓練當工作,沒學更多的文化,我們不希望未來的孩子走我們這條路」。

    對商業冰場上的學生家長而言,有良好的經濟條件做後盾,體育培訓是強身健體,是錦上添花,範軍那一代體育人「寒門貴子」的曲折故事很少見於商業俱樂部。即使面對極具天賦、有可能走向職業發展的孩子,「我們都跟家長建議不能把學業扔掉,體育上的出類拔萃不見得要靠犧牲學業來實現」。

    範軍說出這句話的底氣,來源於近年中國大學的冰雪運動發展。

    「過去綜合性大學幾乎沒有冰上運動隊,只有吉黑兩省的體育學院,會給予優秀運動員以招生優待,很多南方的運動員不願意去東北上學,這是以前我們冰雪發展的一大阻礙。現在有新方向了」。

    以冰球為例,在體教融合與冬奧大背景下,清華、北大、人大、哈工大等頭部綜合性大學這些年都開始組建冰球隊,學校的冰球館、教練隊伍建設也提上了日程。從2019年開始,全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正式開辦,日後有望效仿冰球大國以分站式或聯賽形式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在範軍看來,大學的體育建設是第一步,目前高校的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要求普遍偏高,且花滑、速滑等運動項目在綜合性大學中仍較少見,而縱向上,中學的專業體育教育也未能與大學實現好的鏈接,道阻且長。

    如果參照冰球運動高度職業化的美國,其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CAA)的冰球聯盟每年會向15萬大學運動員提供27億美元的獎學金,而在大學NCAA之下,還有適用於17至20歲冰球運動員的JuniorA聯盟等,人才鏈條環環相扣。

    範軍介紹,當下即便在冰球培訓最火熱的北京,中學的冰球隊伍還不過10支,小學卻有兩百多支。

    而小學到中學的年齡跨度,正是一個冰球運動員從娛樂到專業的關鍵階段,職業化路徑可見的逼仄讓許多家長卻步,「我們學冰球的孩子,分水嶺就在12歲,中學的冰球氛圍還沒有培養起來,以前家長只能2選1」。

    「但往後會越來越好」,範軍說。目前在北京,清華附中、十一學校等都建設了自己的冰場,中學在運動員培養中「承上啟下」的作用,逐漸得到重視。「很多人說美國花滑隊的華裔運動員陳巍是耶魯的學生,現在我們也發展了,慢慢就發現這個東西,它並不是高不可攀的」。

    04 | 「南方地區對冰雪的陌生感,不是建一個冰場就能徹底打破的」

    2015年後,中國冰雪產業的迅猛勢頭推動了冰雪項目在普及、培養、選材等各個維度的突破性發展,但同時也催生了許多的行業亂象,為未來冰雪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教訓。

    2015至2019的冰場擴張潮就是其中之一。

    範軍說,對商業冰場而言,散客門票和冰上培訓是最主要的運營收入。

    但一方面,如今的冰場散客消費都在50至80元,與1999年的國貿冰場相比幾乎沒有上漲;另一方面,冰場數量的的高速擴張,讓國內高級教練人才的增速遠遠落後於場地增速。

    「以花樣滑冰為例,全國有專業隊背景的教練只有400多人,冰場卻有700座,現在冰場比教練多,很多冰場的培訓業務就難以為繼」。

    與營收不穩定並行的,是冰場建設的不菲開銷。據了解,一個新建冰場的基建投資在千萬以上,而由於大多商業冰場均在室內,無論冬夏基本都屬於反季節造冰,一個標準冰場一年的電費在200萬以上,這讓「冰場的投資回報周期很長」。

    2019年,疫情襲來,冰場運營成本高、周期長的行業本質很快在新建冰場上顯露,「許多冰場的紅火只能維繫開業的頭兩個月」,之後範軍的許多同行或競爭對手都開始退出或收縮佈局,轉向設備供應、冰場設計等業務。

    世紀星作為行業老字號,雖然在這場亂序擴張中堅守了下來,但受疫情影響,這兩年規模也從30多家縮減為21家。

    在範軍看來,冰場經過一輪擴張後又收縮,背後反映的是一個長期性的難題。

    在北京往南地區普及冰上項目20年,範軍說盡管主動推廣的工作一直在做,但最終市場能接納當中的幾分,自己並不能悉數掌控。

    「除了北上廣深等包容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近年更為普遍的規律,是很多經濟好的南方地區,他們對冰雪的陌生感不是建一個冰場就能徹底打破的,以硬件興建來帶動觀念轉變,事實證明有一定的作用,但冷靜下來後發現,滲透力不深也不長久」。

    2016年,體育總局等23部門印發了《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其中提到要實施青少年「輪(滑)轉(滑)冰」計劃,這啟迪了範軍。

    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都有超1000萬人新進接觸輪滑,同時,幾乎所有的冰上項目都可在輪滑當中找到替代品,比如速度輪滑與速度滑冰、花樣輪滑與花樣滑冰、輪滑球與冰球等等。但根據《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的報告,當前國內尚缺乏系統的「冰輪兼項」訓練經驗,「輪轉冰」仍面臨重重阻力。

    「目前這是個前景,這個工作得有人去做,我們就在嘗試」。2019年,在位於九華山莊的世紀星冰雪體育中心,範軍團隊在原先的四塊真冰場之外,新增建設了一塊旱冰場,「可以說是國內最專業的旱冰場,我想,就在我們九華山莊的真冰與旱冰上,先給他來個輪冰融合」。

    他說未來,他將以九華山莊為起點,逐步嘗試推進冰上項目的教學大綱、等級測試等體系與輪滑項目平移對接,他的目標,是通過輪冰融合來進一步打通群眾體育和冬奧項目之間的人才渠道。

    即使他承認,南方城市的冰上運動普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在這段路上畫上一條輪轉冰的曲線,範軍很是樂意,「這麼一來,很多地方即便沒有冰場,他也有隊伍了。把觀念立住了、體系完善了,等隊伍成熟,它就能支撐冰場,讓運動真正普及開來。這就和之前沒有球隊然後冰場垮掉截然不同」。

    05 | 「說大一點是為國爭光,說小一點就是想實現我們當年自己沒走到的高度」

    在一個沒有冰雪根基的地方播種冰雪事業二十年,範軍形容自己是一位「冰雪傳教士」。

    因為所培養的明星運動員,世紀星被媒體聚焦的總是冰場與培訓,但其實範軍這些年還做了許多其他的事兒。

    比如他和團隊培養了一批冰上項目的國際裁判,以求日後中國能擁有更強的賽場話語權,「但數量還是不夠,得繼續努力」;他還收購了全球第5大清冰車(冰場主要設備)品牌SportIce,想為冰上設備的國產化助力,「但國內的市場秩序尚未成形,得熬住」。

    訪談將要結束時,範軍主動說了一句總結性的發言,他說「我不太像商人,我不會算賬。能在商場的成功和失敗裏熬這麼久,是因為花十年才拿到全國冠軍的那種漫長,我小時候就經歷過了」。

    他說站在商人範軍身後的,是運動員範軍,和他的運動隊哥兒們。

    80代練花滑的時候,範軍、許兆曉、付彩姝、高海軍都是國家隊裏的全國冠軍,後來的世紀星總經理楊暉和雙人滑主教練韓冰,當年還一起拿過冬奧會冰舞的第16名,這至今仍是中國冰舞選手的最佳奧運戰績。

    90年代初,大夥兒陸續退役,散落天涯。範軍因只會講國語,就在東南亞帶台灣的旅遊團,還和楊暉在老家開過餐廳和酒吧;黃峰愛唱歌,就跑到改革春風盎然的廣東走穴駐唱。

    十年過去,範軍賺完第一桶金辦了世紀星,峰迴路轉,當年的大傢伙又都湊回到了一起。再後來,韓冰成了趙宏博的教練,範軍國家隊的隊友許兆曉、付彩姝帶領出了本屆冬奧會的中國男單選手金博洋,高海軍也帶出了國內大滿貫的李子君,黃峰成了國際級裁判……

    專業運動員出身,下海潮裏摸爬滾打,又在世紀星裏共築了後半生,幾個人幾十年的記憶全都疊在一起。「我們從小就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這項運動,年齡相仿,志同道合,在一起的時間比跟家人在一起的多。我們做這事,說大一點是為國爭光,說小一點就是想實現我們當年自己沒走到的高度」。

    這些上世紀的中國花滑OG、冰場老炮,今天名列於世紀星的教練牆上,旁邊則是世紀星所培養的彭程/金楊、安香怡等國家隊當代新星,兩代冰雪人的幫帶情誼盡顯於此。

    2月2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兩日,56歲的範軍在兩位冬奧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沿北京永定河岸碎步小跑着。他左手高舉着的本屆冬奧會的火炬「飛揚」,右手揮擺着向路人的歡呼致意,臉上笑容明媚。在後來谷愛凌和蘇翊鳴奪金的首鋼滑雪大跳台旁,範軍完成了北京冬奧會第268棒火炬的傳遞。

    在這屆冬奧會上,賽場旁有奧組委從世紀星抽調的裁判黃峰、張伊伊和曹躍,賽場上有金楊(花滑)、韓雨(冰壺)、廉子文(速滑)等北京市隊運動員,賽場外還有世紀星團隊中超一半以上的領隊與教練在參與賽務工作。對於範軍和世紀星而言,這足夠為過去20年的櫛風沐雨畫下一個圓滿的中段句號。

    離開花滑賽場34年後,範軍見證了冬奧會在自家門前舉辦,這是他運動員時期未能企及的賽事,但他以另一種方式,圓了年少的夢。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